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 《江苏教育》2022,(91):54-56
历史教学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史料实证”意识,需要教师在中学历史单元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鉴别收集、整理归纳以及正确运用史料的能力和自然融入“史料”实证的内涵。这既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也是理解和掌握历史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中国著名史学家傅斯年说:“史学就是史料学。因此,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和推论,把握和理解历史信息,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是通过利用史料来研究和描述人类历史的学科,史料是史学的组织细胞,史料不全或不真,则绝无真实之历史,傅斯年提出研究历史应该“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从而做到“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师特别强调学习历史要做到“论从史出。史由证来”,那么这需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史证方法,即通过收集、分析和运用史料得出历史结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历史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好历史课程的重要载体,如何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史料,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进而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大难题,本文指出,最基本的方法是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史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辨析史料和解答材料题的能力。首先运用史料,培养兴趣,其次运用史料,培养能力。总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史料,通过探究史料,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也是进行历史思辨能力的基本素材和对象.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的历史,史料可谓是汗牛充栋,有各式各样的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因此,在日常我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地搜集并整理史料,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另外,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历史教学界对此都有一些探索.我认为,史料在促进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和发展思维方面的作用都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李成林 《青海教育》2013,(11):54-54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适度地运用一些史料,有助于学生近距离地感知、理解历史,帮助他们形成“论从史出”的史学理念。沈昌直说:“今观周子之所搜,无非史料也。”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史料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石晓健老师认为用“史料”填补“遗失的历史环节”,还原历史原貌,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的深度理解。但是,史料浩瀚如海,无法穷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想到课堂教学的时问、空间限制,所以,“史料”运用要讲究“效益”,没什么“油水”的“史料”尽量少用或不用,对于“富含养分”的“史料”,可以通过深度加工,将其中的历史信息用足、用好,正如沈为慧老师说的,要“榨干史料”。  相似文献   

8.
一、历史教学中史料选择的必要性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是不能够重现的。要了解和研究历史,就必须借助于史料。史料,即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傅斯年提出“史学便是史料学。”梁启超也提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历史学研究离不开史料,有合理的史料才会有鲜活的历史。为了使历史恢复原来的面貌,使学生能够了解历史、想象历史和深化历史,应充分发掘和利用史料资源,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活动。史料教学不是单纯的史料堆积,而是从教学目标出发,借助史料来认识历史、感悟历史研究的过程。史料教学不同于历史研究,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无法在课堂上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史料进行选择,要注意史料选取的角度和对史料的取舍。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要突破不同教材的具体描述,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效史料(图片、文字等),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整合“史实”,理解“史识”,升华“史感”。《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可从整合“史实”、理解“史识”、升华“史感”三个层面,依托史料分层探究,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习得历史学习及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历史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读懂“史料”信息,让“史料”说话,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历史素养,近年来被教育界所重视。新时代下,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能够认真分析“史料”,对“史料”进行分析、判断,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规律。本文基于对史料实证素养内涵及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意义的解读,浅谈初中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高考历史试题中材料解析题的出现,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史料教学”的新课题。在教学中,要注意引用和教材重点内容相关的史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从《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世界通史参考资料》及重要外交文件、国际条约、领袖著作中选用。新编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教材和《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教材中已增加了大量史料、图表、图象,在教学中要加以充分利用。只有让学生大量接触史料,才能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便于教师对历史概念的表述或阐述,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历史知识。教师在精选历史典型材料补充课堂知识时,要遵循史料补充的“三原则”、“四要求”,做到“五甄别”。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史是研究数学产生与发展、反映数学文化的历史,是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数学学科育人的基本抓手。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史,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提升文化素养。一、敏锐挖掘史料素材数学名题“鸡兔同笼”流传千古,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设计《鸡兔同笼》教学方案时,笔者从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入手,筛选学生感兴趣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和典型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打造充满文化韵味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4.
从一定意义上说,专门的“史料教学”是不存在的,但专门的“历史教学”则是有的。一般所理解的中学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应该是根据历史教育的需要,围绕历史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为了让学生清楚和了解历史事件、现象的原委,增强历史理解和认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补充、引入相关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一、设计本课的缘起 2006年秋,浙江省高中教育进入新课程实验。嘉兴市的高中历史教育也不例外。“以史导论”教学模式在优秀历史教师们的实践中继续得到丰富与发展。其中的“史”在原来的“两层含义”(所有已发生的事;教师要如实地描述史实)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历史现场”这一熏要元素,具体是指教师要通过提供适当的史料,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观察与理解历史现象的“历史现场”,以此帮助学生既要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瞰视过去的历史现象.也应努力回到历史现象所发生的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  相似文献   

16.
陈强 《学周刊C版》2011,(6):52-53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只能依靠一些有形的东西去感知、体验、揣摩和理解历史。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本素材和资料,在史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正是从史料所提供的佐证中还原关于过去的人或事,因此要想真正地了解历史真相,必须积极地运用历史史料。所以,中学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史料,有助于学生直接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能帮助他们形成“论从史出”的史学理念。同时,通过教师展示精心准备和设计的问题,拓宽了教材讲述内容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在于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琐碎的讲解,肢解课文,而是要以诵读带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中国古代教育强调“熟读精思”,要求学童读书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要读得字字响亮,读得准确、熟练。  相似文献   

18.
【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单元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学习,学生初步理解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基本原则。而且,经过一年半的历史思维训练,学生基本具备了研读史料的能力,能够在史料情境中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基本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理解史料,质疑史料的习惯。这些为学习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19.
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把历史这门研究“过去的人和事”的学科教“活”,让历史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就要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史料,而且要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历史,具备科学的、先进的“史识”。否则,历史教学只是教师把古纸堆里翻出来的“死人往事”塞进学生的头脑,又有何益?要达到教“活”历史的目的,显然,陈旧的历史教学法必须扬弃,只有“启发式”教学才能完成这一使命。“启发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住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学生博古通今,“以史为鉴”,举一反三地从史料中汲取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营养。  相似文献   

20.
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可以使抽象的历史知识通俗易懂,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同时史料可以佐证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的正误。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辨别和运用史料,才能使史料更好地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