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目了然     
传媒新思维一目了然中国媒体世界性眼光的内涵随着经济追求和政治宣传的不断刺激和影响,各国资本开始逐渐进入国际传播竞争之中,国际传播活动便开始向强弱截然分明的两极演变:一部分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媒体逐渐成为传媒强国,获得媒介霸权;一部分发展中或较为贫穷的国家逐渐失  相似文献   

2.
打造全媒体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敬坡  周洋 《军事记者》2009,(11):22-23
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一旦醒来,世界都会为之震颤”。2009年10月1日,这头“醒来的雄狮”成为全球传媒关注的焦点。在这场媒体盛会背后,我们能看到传播技术、传播观念乃至传播体制的改变,传媒的竞争已经开始由多媒体时代逐渐进入全媒体时代。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打造媒体专属的“杀手锏”,是媒体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传媒领域也逐渐意识到要将我们的媒体打造成为国际媒体,在丰富对内传播的同时不能忽视国际传播,这是打造国际媒体与传媒大国的关键。中国主流媒体在世界国际传媒体系中处于较边缘的位置,国际传播力不强、缺乏议程设置能力、丧失了新闻话语的定义权和使用权,进而影响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因此,本文选取英国广播公司(BBC)和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为例,在对比中研究作为国际媒体在国际传播和对内传播中应当注意的要点,总结国际媒体的传播策略。从而加强我国对外电视的文化传播能力,提升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媒渠道激增和传媒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构建和营造特别的文化软实力成为提升广播电视传媒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对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通过文化传播,让世界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从而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已成为中国转型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广电媒体作为目前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泛、传播效果最理想、社会影响最显著的传播载体,理应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22年11月19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台湾地区与海外华文传媒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高峰学术论坛暨中国新闻史学会台湾地区与海外华文传媒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顺利召开。近百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与国际传播”“海外华文媒体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等主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为加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周雪梅 《新闻窗》2014,(6):60-62
30多年前,节目主持作为播音工作的分支功能开始在电视传媒中出现,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在表达上有了丰富性,于是主持人的形象与称谓正式诞生,约定俗成地造就了播音者的两个名字:播音员与主持人。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以播音员主持人为传播主体的传播形态如今已成为中国电视传播的主要形态。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意识到,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传媒行业中的稀缺资源,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品牌效应,各媒体开始不惜以重金聘请或挽留名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国际传播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国际关系的动态。数字化时代社交网络不仅是全球传播的必争之地,还承载了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传播使命。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社交媒体时代下的国际传播实践,强调适应不同文化和受众的重要性,同时分析西方国家社交媒体发展趋势和各平台特点对国际传播的影响,并提出一系列策略,以引导国际传播在社交媒体时代取得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就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和通道。自从人类诞生,也就有了信息传播。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传媒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出现的时间顺序不同可划分为传统传媒和现代传媒。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和传播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手机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对传媒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本文从四个环节论述了手机媒体如何在3G时代进一步显现“精准传播”这一优势.从而使其成为受众获取资讯和娱乐的最便利终端,成为集数种传媒形态于一身的“掌上传媒”。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加大了传播的失衡和差距,工媒介帝国主义开始产生,凭借资本雄厚、人才济济和技术保障等优势,"传媒霸权"者垄断了国际信息传播领域.而另一方面,一些非西方国家媒体则处于被边缘化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外在形象,它是国家综合国力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也是国家主权宣誓的无形体现。因此,国家形象本身意义非常重大,它对于国家在国际中地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的体制与行为的完善,是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的基本内涵与客观的条件基础,但是国家的形象塑造就离不开大众传媒。通过媒体传播影响公众的舆论导向,传播并表现国家形象,通过外宣传媒表现国家总体形象,也成为了各国外交的手段之一。由此,我们应该遵守媒体传播的有关规律,并融入世界传媒体系,提高塑造国家形象的能力。笔者基于此,首先分析当今社会传媒力量对于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及影响,然后重点介绍了外宣传媒的塑造国家形象的相关策略,最后提出了在塑造国家形象中传媒必须遵守的媒体规律及相关注意事项,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传媒腐败”,说到底就是一种“新闻寻租”关系,即:媒体或媒体从业者利用新闻传播权力获得潜在不正当利益机会的非法、违规行为。寻租者想通过非法、违规支付利益的形式来谋求新闻资源的使用权,或按其意志进行使用,也就是寻租者“租用”新闻传播权实现自己目的,而付给媒体或媒体从业者一定“租金”:招租者想通过非法、违规索取利益的方式谋求新闻资源出让,或按寻租者意志  相似文献   

13.
国际媒体合作传播既有利于促进世界相互理解,也有利于提升媒体国际传播能力,是被国际媒体广泛运用的国际传播实践策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媒体近年致力于拓展与亚非发展中国家媒体的合作,以“借船出海”为代表的合作传播实践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依托。长期以来,中国学界和业界较为关注合作传播的“供给侧”,即中国媒体的合作意愿、合作形式与合作效果,对参与合作的外国媒体关注度稍显不足。本文以共情理论作为切入视角,依托某持续性国际媒体合作项目,面向参与合作传播的中方媒体记者、亚非国家媒体记者与关键中介三类人员开展深度访谈,发现共情在国际合作传播的不同阶段分别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在合作意愿确立期,共情是合作传播双方参与合作的主要动机;在合作方案执行期,共情是合作双方采取的一种有效传播策略;在合作常态化发展阶段,共情作为合作双方共同期待的理想传播效果,推动着双方合作关系的升维。基于此,本文对国际合作传播的共情路径作出细化阐释,认为中国媒体为达成国际合作传播的共情目标,应以对其他国家媒体和人民的深层次共情为传播动机、在合作传播过程中注重与合作媒体的共商共享、注重倾听国际受众反馈并适时给予共情回应。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工作取得新进展,媒体融合迈出新步伐,多媒体、全媒体传播推进了传播的新形态,以契合时代传媒为主题的“传媒大讲坛”栏目,着眼于新型传播格局和多元化传播环境,笔谈新媒体时代报刊传媒的发展新动向以及经典传播理论的新解读,以期为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传播问题研究,日益成为新闻学界的热点,从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的辨析到对外宣传与传播规律的探讨,借助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和传播学理论,提出了不少新见解.如必须“树立全球传播的新观念”、“新闻传媒建构国家形象的策略”、“建设高质量的对外传播体系”等观点,对于推动中国对外传播的实践都提供了理论的支持。但是.对于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发展却少有专门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体的全球南方媒体积极倡导的“替代性叙事”成为国际传播“南方转向”的重要表征。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本文通过对相关国家媒体的扎根研究,发现:南方媒体通过构建“替代性叙事”积极汇入全球发展大变局,形成当代国际传播的“地方知识”,打破美西方主导性叙事的迷思,推动了国际传播超越西方现代性叙事的“南方转向”。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应运而生,而且表现形态日益多样化,内容生产的门槛也逐渐降低,更多的普通人开始成为生产者大军。媒体社交属性的加入,使得内容的传播从原本的硬性推送转化为以用户为传播节点的连接关系传播。媒体朝着多元化全覆盖的方向发展,变得无处不在,一切皆媒,预示着"众媒时代"的到来。传媒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核变"。本文从引领新媒体的五大传播趋势来探析传媒变革。  相似文献   

18.
每月视窗     
警惕女性传媒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如何看待网络话语暴力现象,活动营销:媒体形象传播新战略,新闻教育改革当务之急是“拆墙”,主播式出镜报道形式的探索,范围经济:传播模式的转型,全球传媒的话语权之争,救助报道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传媒在世界传播格局中的崛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传媒在世界传播格局中的日渐崛起在于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对全球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国家 ;中国与世界的融合 ,为中国传媒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传播科技的发展为中国媒体的全球化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传媒产业的振兴 ,使中国媒体有可能面对更具挑战性的国际传播大环境 ,并跻身其间 ;华侨华人精英层的形成 ,使世界对华人刮目相看 ,也使他们透过华人加深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了解 ;汉语成为全球最新的强势语言。  相似文献   

20.
“对话范式”是近年来指导国际传播实践的重要范式。然而伴随海外社交媒体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场域,传统“对话理论”面临社会网络关系盲区下的对象偏离和叙事错位困境。本文采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聚焦海外社交媒体场域,结合数博会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实践,提出国际传播“对话范式”应基于海外社交媒体网络社会关系情境,引入“互动关系”“议题参与关系”和“权力关系”三大社会网络关系线索进行对话重构,以促进国际传播真正“对话”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