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松桃文联副主席戴其晓编著的《中国珍邮辞典》已于2002年4月由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本查考我国珍邮的工具书,全书收录222种中国珍邮,详细介绍各票的版式、发行时间及时代  相似文献   

2.
英国 点击鼠标饱览世界珍邮今年3月31日大英图书馆宣布,只要你点击鼠标便可以饱览世界上最珍贵最吸引人的邮票。这个网页的名称叫《收集英国·收藏·集邮》,网址为:http://www.col-lectbritain.cn.uk/collections/philatelic/。该网站上有80枚珍邮的资料,大多数珍邮为著名的塔普林邮集中的藏品,邮票图案十分清晰。珍邮资料详实,对著名珍邮的易  相似文献   

3.
49国外体育探珍~~  相似文献   

4.
集邮者和投资者都希望自己拥有珍邮。可是珍邮是怎样炼成的?珍邮不是炒出来的。有人也许不同意:猴票不是珍邮吗?  相似文献   

5.
台湾《联合报》自1959年元旦起,在《万象》副刊上开辟"珍邮漫话"专栏,由刘能超主笔。专栏文章介绍名家集藏、前人经验、邮坛掌故、珍邮源流及中国邮票在世界邮坛的地位等。因作者收集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珍邮     
立健 《上海集邮》2002,(6):45-46
湖南王新生问 常在各种邮刊邮报上看到“珍邮”两字,我知道中国邮票中确实有很多珍邮,有些还是世界级的,但我只集新中国邮票,故很想了解新中国邮票中哪些才算得上是珍邮。 答 在答复这个问题前,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珍邮(或称“珍品”),大多数集邮者认为珍邮就是价格特高的邮票,这种看法虽不算错,但不够全面。人们  相似文献   

7.
多年前,在《国粹邮刊》上读到张赓伯写的《施家铎》,印象非常深刻,施家铎的影子时时在脑海萦绕浮现,挥之不去。这倒不是心疼他把早期珍邮包起藏于枕底,致使珍邮粘结一片。我痛惜这位“未来的邮坛大将”青年夭折,壮志未酬。我很想知道,这位寂寞无闻的集邮青年,生前除了买邮藏邮之外,是否也曾研邮和写邮?当时,我除了张赓伯写的“小传”,施家铎的集  相似文献   

8.
月末点击     
何霞 《新体育》2004,(11):6-7
看Look百年奥运珍邮巡展开幕 从雅典到北京——世界奥林匹克百年珍邮展于9月11日在中国邮票博物馆开幕,此次活动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国家邮政局邮政文史中心、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主办。本次珍邮展旨在以邮票展的方式展现百年奥运历史,传播奥运体育文化。珍邮展上展出了近200个国家一百多年来发行的奥运邮票精品近万种。邮展将在全国十余个省市巡回展出。  相似文献   

9.
珍邮思绪     
珍邮问题是一个学术问题、邮政史问题。虽然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集邮者不可能拥有珍邮,但珍邮又是大家所感兴趣的焦点。联想起来,绵延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王朝,到辛亥革命被斩断,日历又翻过去八十年了,今天,人们却依然满怀兴致地参观故宫。甚至连长春的伪满皇宫和傀儡御座,也成为经久不衰的旅游胜迹。一代又一代的人津津乐道宫闱秘史。至高无上的皇权与可望而不可及的珍邮,之所以都引起普遍的好奇心,其中似乎有相通的道理。 “小一元”是中国第一古典珍邮,国家博物馆仅存  相似文献   

10.
陈谷 《集邮博览》2010,(10):12-12
珍邮是很有诱惑性的两个字,集邮者一提到珍邮,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清代的"红印花",民国的"宫门倒印",解放区的"赤色邮票"。这些邮票大家都耳熟能详。珍邮的发现、保存、传承脉络都很清晰,它们的故事已经流传多年,并为公众所认可。  相似文献   

11.
珍邮拍卖记录会涉及各种珍邮的源流历史,也是集邮者邮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在一些集邮报刊上发表的珍邮拍卖信息中对票品的描述,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有些作者只根据自己对票品的一知半解,甚至是在不懂的情况下,对拍卖公司的拍品目录略加删改或翻译后写出,其对票品的描述,往往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近获日本邮趣协会寄赠的4月号《邮趣》“故水原明窗理事长追悼专号”,封面是以我国珍邮为背景的水原明窗肖像,我凝视许久,不禁往事萦绕,脑际映现出上海近年多次邮展开幕式贵宾席中一位满头  相似文献   

13.
更正     
《上海集邮》2013,(8):23
《珍邮撷锦(46)》(130523)右栏最后一行:帕克连票成交价"218500美元",应为"2185000美元"。  相似文献   

14.
文献集邮     
《南雨集藏和投资实用手册》(2002年版)近日出版发行《南雨集藏和投资实用手册》(2002年版)一书近日由天马图书有限责任公司出版。该手册内容丰富,其中邮文方面包括集邮投资名家作品、新中国邮票集藏投资、邮资封片集藏投资、热门票张集藏投资、专题邮品集藏投资、中国集邮总公司集邮品、港澳台邮票集藏投资、珍邮收藏  相似文献   

15.
金泽 《上海集邮》2009,(8):27-28
珍罕邮票(品)始终有着眼球效应,本刊从这期起在“放眼世界”栏特辟“珍邮撷锦”专栏,并邀请金泽先生撰写,每期有选择地报道各国珍邮拍卖信息,同时扼要地介绍它们的历史渊源和收藏价值等。  相似文献   

16.
李秋 《集邮博览》2012,(7):49-49
京华大地享邮名,以文会友结邮情。 三十春秋勤润墨,一代风骚颂巨轮。 宝献珍邮扬广宇,清词丽句见精神。 但愿神州铺锦绣,讴歌时代唱新声。  相似文献   

17.
《中国邮史研究》(北京李国庆邮社编)2005年第四期刊出方立武先生的《钱万能的集邮轨迹》一文,读来颇有趣味。其中写道:“钱万能为进军邮坛,取得诸位信任,在 1936年8月又捐赠《华邮珍史》和《邮声》各一册给甲戌邮票会图书部。“紧接着方先生提出:“但不知这两部是怎样的一本书?”的问题。我认为,研究这个问题是关乎发掘中国集邮文献及其历史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耀增 《中国集邮》2001,19(1):15-16
《中国集邮》第19卷11期《珍邮探秘》栏目中,关于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小版张的叙述,就我所知尚有一些较为具体的情况未谈及,特为之补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集邮博览》2009,(9):80-80
金秋北京,喜迎华诞。2009年9月,在国庆60周年到来之际,恰逢北京邮票厂建厂50周年,为拓展集邮知识,探寻邮票魅力与秘密,领略一流邮票印制企业的风采,《集邮博览》杂志社举办"探邮金秋邮学京城——集邮博览邮学团北京行"活动。  相似文献   

20.
5.为《中国集邮大百科全书》《中国集邮大辞典》撰稿。分支主编耿守忠约我写清代珍邮,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可在编写时犯了难,因为这些稀世珍宝平时难得一见。邮识有限,难度很大。我阅读大量有关书刊,如《海关密档》、《赫德传》、《邮展选粹》、《费拉尔手稿》和能够得到的国内外报刊书籍、目录,硬是把它拿下来了,共撰写词条99个条目,弥补了对清代邮政史的空白。我采取求贤拜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