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监十五年(516) 夏四月,以安右将军豫章王综兼护军。 五月,以司空、扬州刺史监川玉宏为中书监,骠骑大将军、刺史如故。十一月,以兼护军豫章王综为安前将军。 萧统十六岁。 殷芸侍读东宫。《梁书·殷芸传》:“(迁)昭明太子侍读,西中朗豫章王长史,领丹阳尹丞。”按,《梁书·豫章王综传》云:“(天监)十五年,迁西中郎将,又迁安前将军、丹阳尹。” 太子詹事徐勉举何思澄等入华林省编纂《遍略》。《梁书·何思澄传》:“天监十五年,敕太子詹事徐勉举学士入华林撰《遍略》,  相似文献   

2.
袁安字邵公,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任楚郡太守。岁余调任河南尹,在职十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建武八年(公元83年)迁太仆。旋代第五伦为司空。后又代桓虞为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兄弟专权。他多次弹劾外戚专横,被时人赞誉为忠言直谏一代贤相,名扬汉世。其子敞为司空,孙汤为太尉,曾孙逢为司空,隗为太尉,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又袁逢之子有袁绍、袁术称雄汉季。有关袁安的乡里,《后汉书·袁安传》记为“汝南汝阳人”但汉代的汝阳故城究竟在何地?  相似文献   

3.
“三农”在今天是“农村”“农业”“农民”的合称。历史上也有“三农”一词,但所指内容与今天不同。“三农”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大宰》:“一日三农,生九谷。”郑玄注:“三农,平地、  相似文献   

4.
“宾兴会”也称“宾兴馆”、“宾兴会馆”、“宾兴局”和“宾兴公局”等。是我国清代一种民间的助学组织。“宾兴”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注“兴犹举也,民三事教成,乡大夫举其贤者能者,以饮酒之礼宾客之。既则献其书于王矣。”  相似文献   

5.
《念奴娇·赤壁怀古》“小乔”注:“乔玄的小女儿,嫁给周瑜。”此注旁生枝节,扯出汉太尉乔玄,未免附会穿凿。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建安三年(198),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策以言戏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史籍记载十分清楚,小乔系“乔公”之女,于“流离”中为周瑜所纳。而这位乔公为何许人物,则史载阙如。然有一点似可肯定,乔公谅非在官名流,否则,六十五卷的《三国志》言涉斯人,绝不致仅此一处。乔玄,字公祖,汉末名臣。本传见《后汉书》。《三国志》记魏武帝事亦多涉其人,然史家下笔审慎,皆未以“乔公”称之。乔玄历任司空、司徒、太尉等  相似文献   

6.
首善·首都意识与最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善·首都意识与最好隋喜文称首都为首善,始见于《汉书·儒林传》:“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古人解释《汉书》上这话说:“犹言立为模范,后因称京师为首善之地”。很显然,古人讲的“首善”,是讲首都应当成为全国最讲道德、最文明的地方;首都的...  相似文献   

7.
三友 ,旧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见冯庆京《月令广义·冬金·方物》。白居易《北窗三友》诗 ,以琴、酒、诗为三友。三公 ,周代三公有两说。一说 ,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 ,一说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时以丞相 (大司徒 )、太尉 (大司马 )、御史大夫 (大司空 )合称三司。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唐宋仍沿此称 ,已无实际职务。明清虽亦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但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三尺 ,①指剑。剑约长三尺 ,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 :“吾以布衣提三尺 ,取天下。”②指法律。《汉书·杜周传》 :“三尺安出哉…  相似文献   

8.
《汉书·五行志》所记十二“大人”为何物?辛玉璞秦朝因暴政而亡,这是人们的普遍看法,班固双为其涂上上神的色彩。他在《汉书·五行志》中说:“史记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见于临洮。天戒若曰,勿大为夷狄之行,将受其祸。是岁...  相似文献   

9.
金朝是以女真族为主体,联合汉、契丹、渤海等建立起来的一个多民族政权,其官制也体现了多民族的特点。《金史·百官志》记近侍局为章宗泰和八年创设,是误记,早在金熙宗时就已创设了近侍局;《金史·百官志》失载的“治中”一职,就是府级属官中的少尹;《金史·百官志》记宣抚司为10处,但实际却罗列11处,自相矛盾。原因是修史者把辽东咸平宣抚司误为两处;史料记载金末哀宗时所设都尉或为13名号,或为15名号。经考证,认定13名号为是;对章宗时所设九提刑司的治所进行考订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出师表》“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中“奖率”一词 ,教材无注释 ,教师教学用书将此句注译为“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 ,平定中原”。译文以“激励、率领”释“奖率”。这个解释笔者认为不确。《小尔雅·广诂》 :“率 ,劝也。”《说文解字·力部》 :“劝 ,勉也。”《广韵·弥韵》 :“勉 ,劝也。”《文选·诸葛亮〈出师表〉》李注 :“奖 ,劝也。”可见“率”在此处与“奖”同义 ,其意为“劝勉”。在先秦的语言材料中 ,“率”与“劝、勉、奖”常连用 ,《汉书·文帝纪》 :“其开藉田 ,联亲率耕。”韦注 :“以奉宗庙 ,且以劝率…  相似文献   

11.
现行初一语文第二册的《木兰诗》一课中,写木兰还朝,功勋卓著,用了这样一句“策勋十二转”,课下注释为:“记功很多次。策勋,记功;转,次。”经查询有关资料,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欠妥,与本文不符。 “十二转”是北朝以来勋官的一个级别。勋官,是为表彰军功而设置的有虚衔而无实职的官职,这一点在《旧唐书·职官志》中已有明确记载:“勋官者,出于周齐交战之际。”公元575年,后周首先设置上拄国、上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等“勋官”十一级,  相似文献   

12.
梁代职官建制 ,《梁书》无载 ,见于《隋书·百官志》。《隋书》之中华书局点校本向称精善 ,然其于《百官志上》,亦有误点及失校之处。本文列举七例 ,加以匡补。  相似文献   

13.
《诗情画意·轻快活泼》(《中学语文教学》84年第十二期)一文释辛弃痊“明月别枝惊鹊”(《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别枝”为“另一枝”。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中也持这种说法。细细推敲,觉得犹可商榷。  相似文献   

14.
“缩酒”一词始见于《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缩酒”又名“缩酌”。《礼记·郊特牲》:“缩酌用茅,明酌也。”关于“缩酒”,旧时有两解。 1.沃酒说。郑兴《周礼·天官·甸师注》:“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去,若神饮之,故谓之缩。”杜预《注》也赞成此说:“束茅而灌之以酒为缩酒。”  相似文献   

15.
汉代出土资料中有许多汉代王国的工官为文献所遗,具体有司空长、宫司空、中司空等。从这些文献所遗的西汉王国工官可知:汉代王国官制中的司空大量见于出土资料,主要涉及齐国、中山国、长沙国、广陵国、东海国和楚国6个国家。按种类划分包括宫司空、中司空和营司空,按级别划分包括司空长、司空丞。其它王国工官亦是种类较少,数量不多,地位不高。  相似文献   

16.
东汉酒泉郡延寿县城考李并成延寿县之名,始见于《后汉书·郡国志》“酒泉郡”条,而不见于《汉书·地理志》,知该县当为东汉新置的酒泉郡属县。该县位于何处?有的学者据《汉书·地理志》酒泉郡属县中有“天衣”而无“延寿”,而《后汉书·郡国志》中则有“延寿”而无“...  相似文献   

17.
<正> 古代任用人为官称“任”。《尚书·大禹谟》:“任贤勿贰。”后来也称作“任命”。所以就职也称“上任”,卸职也称“卸任”。选拔任用官吏也就称为“简任”。《后汉书·申屠刚传》:“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上任为官称之为“就任”、“就职”、“就吏”。《汉书·朱博传》:“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晋李密《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晋书·阮籍传》:“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人被征召为  相似文献   

18.
古代有关官职任免升迁的用语古代任用人为官称“任”.《尚书·大禹谟》:“任贤勿贰.”后来也称作“任命”.所以就职也称“上任”,卸职也称“卸任”.选拔任用官吏也就称为”简任”.《后汉书·申屠刚传》;“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官,简任贤保,以成其德.”上任为官称之为“就任”、“就职”、“就吏”.《汉书·朱博传》:”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遗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晋李密《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晋书·阮籍传》:“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人被征召为官吏称之“辟”.汉蔡邕《郭有道碑文序》:“群公休之,遂辟司徒掾.《后汉书·黄宪传》;”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也称之为”辟召”.《后汉书·郑均传》:“常称病家庭,不应州郡辟召.”征召引进官吏也称之为”辟引”.《梁书·杨公则传》:“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任人为官也称之为“命”.《左传·襄公  相似文献   

19.
二、关于比、兴的问题 《诗经》的表现方法,古人概括为“赋、比、兴”。“赋、比、兴”之说,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大序》称“六诗”为“六艺”。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风、雅、颂,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后世比  相似文献   

20.
辟(bì) “辟”有“君主”的意思,如《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皇王维辟。”“复辟”一词最早就是“恢复帝位”之意。策“策”是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如《木兰词》:“策勋十二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受策以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于是即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