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教材中,除正文之外不少章节之后都有《阅读材料》和《做一做》两个栏目,这部分内容虽然不是教学和考试的重点,但笔者以为这是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倘若教师对这部分内容不做引导,就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有的学生甚至将其忽略视而不见(部分对物理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除外),教材编写的设想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教材后的《阅读材料》有的是物理发展史、科学家事迹,有的是科普论文,有的是对本节内容的提升,这些阅读材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扩大视野有很重要的作用。课文后的《做一做》…  相似文献   

2.
为了物理学科的严谨性与连续性,也为了更有利于高中学生开阔知识视野,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机械波”的内容中增补了惠更斯原理及利用惠更斯原理证明波的反射和折射(物理选修3—4《教材》P.33)这部分经典物理学内容。但笔者认为《教材》在惠更斯原理内容表述上欠周全,用惠更斯原理证明波的反射、折射的思路有失严谨,因此造成学生理解上存在困难,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也显得比较棘手。笔者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接受和理解知识都有一定的年龄局限性,而不是飞跃性的.教学内容不能出现断层,而应该是循序渐进、逐步升华的.因此,笔者对八、九年级《物理》教材(人教版)部分内容的编排顺序重新做了调整.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现在使用的物理教材大多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人教版)(以下简称教科书),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有许多内容与过去教材相比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和要求,但其中部分内容也值得商榷,笔者就有关问题愿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把教材(教科书)作为唯一教学标准的现象,本文以《抛体运动》的教学为例,通过对比不同教材的内容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抛体运动》的相关教学建议以及对新课程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 《设置放映效果》应是Power Point最吸引人的一部分内容。笔者所用教材对它的讲解只是一带而过,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却深藏着不少知识点及恬学活用方面的知识,若单纯为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而教,容易背离教学的原则,造成学生只台照本宣科,探索和创新能力将受到抑制。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的关键是使学生在掌握“设置放映效果”之后.能利用“设置放映效果”进行探究创新。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步伐日益加快,其中教材改革更是各具特色,教材不仅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它的编写体系也体现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思想观念以及对应的教学方式。笔者试对中美两种物理教材进行比较,以借鉴美国教材编写中的成功经验。一、比较的教材与内容笔者所比较的物理教材一种是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二册),(以下简称中国教材);另一种是美国物理教材《PropertiesofMatter》(物质的性质),(以下简称美国教材)。所比较的内容为温度计…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简称新教材)每章附有一至两篇阅读材料,第一至第三册全套共编入23篇,由于教学大纲没有对这部分内容做具体要求,在教学中往往被教师忽略。笔者认为作为教材的一部分,正文内容的补充,教师应鼓励、要求、指导学生课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和日本高中物理教材《川胜教授的中学物理教案》为研究对象,梳理中日教材在简谐运动周期与机械波波速计算上的相关内容,并针对学生疑惑提出教学建议.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注重前后知识的关联、聚焦物理公式的本质、渗透大中衔接的内容,以期促进学生对简谐运动周期和机械波波速计算方法的掌握,推动学生对相关物理概念形成更接近于物理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这是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内容,其中部分内容与农村孩子的生活相去甚远,比如《做好准备去春游》《过生日》《装扮我们的教室》,我就对这些话题做了调整:删除不适宜学生讨论的,增加他们熟悉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张云波 《广西教育》2013,(37):61-62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课文的出现,不仅为学生推开了一扇历史的天窗,而且给执教教师带来一次新挑战。如何让学生亲近历史、走进历史,使历史题材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走出烟雾弥漫的时间隧道,启迪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历史对话,笔者做了一些尝试。《我们为祖先而骄傲》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编者意在通过对孔子的认识和对莫高窟等中国灿烂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笔者在执教本课《历史文化名人——孔子》这一章节时,针对教材本身材料较少,孔子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现实,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一、开发乡土教材。为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探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教材中《力的合成》是教师实施“过程教学”极好素材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讲授好这节课的相关内容,应处理好以下几个“过程教学”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人教社2003年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以下简称《必修本》,与2000年出版的高中《生物》(试验修订本必修)教材(以下简称《试验修订本必修》比较,修改后《必修本》教材第二册,增加了部分科学史,将原选修教材内容改为必修内容,删去了部分与生物学关系不大、部分大纲不做要求的内容,从而避免了教师在教学时教材和大纲不一致带来的困惑,调整了课后部分  相似文献   

14.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海峡两岸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做个比较,并且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笔者对组织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挖掘出来的教材蕴含的关于物理思维方法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出7种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并简单叙述了利用教材对学生渗透物理思维方法教育的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现行《物理》教科书有必修加选修和必修两种版本,同样都是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权威性资料,以上这两类教材在知识上应该做到统一,且不应该出现错误,但笔者在实施这两类教材教学的过程中,却发现两类教材对同一问题有着迥然不同的说法,有的甚至存在明显的错误.下面就笔者发现的一些不同和错误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教材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编高中语言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容,选文上注重文章的思想品位和文化内涵,贯彻了新大纲“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分编,重新编订了《教师教学用书》。  相似文献   

18.
双语教学是现代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挑战和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需要?双语物理教材由多媒体光盘、英语物理选读材料、参考译和课外作业等部分组成?教学实践中应着重研究和探索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语言和教学评价。实践结果表明,双语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开发创新思维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代祥 《广东教育》2002,(12):36-37
物理教学大纲不做要求,但有利于深化教材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没有出现在教材里的内容,笔者称之为教材的“盲点”。比如学生学习《电磁振荡》的时候,提出为什么电容器放电完毕的一瞬间电流最大?给电容器充电完毕的一瞬间电流最小?学生无法从理论上推导,用实验又极难演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讲《交流电的产生》时,详细推导出e=εmsinωt,再结合ε=nΔФΔt得出①在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为零;②在平行于磁场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最大。据此做…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教材中的近代物理部分,在高考中经常出现粒子间相互作用类问题,而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介绍得很少,因此学生常常感到困难,找不到解题的方向,导致失分率较高。笔者依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这部分考题所涉及的内容不外乎以下几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