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教育管理者、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将教育信息化看成是外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种技术设施建设和投资行为。产生这样的认识偏差,与过去1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初级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是分不开的。任何国家、地区和学校,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与京、津、沪相比。重庆市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重庆市的基础教育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不断深入,重庆市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坚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了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十五”期间.重庆市着力抓好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建设、应用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市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迈上了新台阶。进入“十一五”。重庆市又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市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建设达到西部领先。为了实现这一远大目标。重庆市提出了“搭建三个平台”、“推进五项水平工程”和“构筑三条保障线”的战略举措。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及前景规划,本刊特刊登重庆市教委主任彭智勇的文章,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纷纷制定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让教育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许多发展中国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摆脱贫困、振兴国家的重要机遇,加大了投资和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我国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协调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类教育和电子政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正在加快,在信息化基础设备及管理配置、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建设、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成绩,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2009年,随着中央财政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教育部全面深入部署实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稳步前进,在规模建设、技术装备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基建工程的持续投资和重点信息工程的推进使教育  相似文献   

6.
教育信息化投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有着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投资不足、经费分配不合理、投资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我们认为,通过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投资体制,增加经费投入,合理分配教育信息化经费,提高教育信息化投资利用效率,能够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纷纷制定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让教育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许多发展中国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摆脱贫困、振兴国家的重要机遇,加大了投资和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市教育行政部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行政工作人员对信息化认识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育行政信息化建设存在着重建设、轻维护的误区;工作人员思想观念落后,传统的办公模式有待改变.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加强教育行政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及专业知识学习;做好教育行政信息化建设的前期规划,注重软硬件及后期管理的平衡发展;转变传统的办公理念,加强教育行政信息的安全性建设.  相似文献   

9.
董克民 《现代教育》2003,(17):120-120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为了进二步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学校更高层次的跨越发展,我校在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以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适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学校的第二个奋斗目标。学校把建设校园网络人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经过充分论证和参观考察,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建网方案,投资26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教育管理者、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将教育信息化看成是外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种技术设施建设和投资行为。产生这样的认识偏差,与过去1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初级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是分不开的。任何国家、地区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初始阶  相似文献   

11.
对边缘地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进行统一规划,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目前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严重失衡,表明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缺乏内在质量。文章运用博弈论、行政区划理论和实证分析,阐述了边缘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并提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谐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全方位认识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基础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我们拟从发展背景、发展思路、建设过程、发展模式、应用成效、主要结论、效果反思和对策建议等八个方面,全面总结、梳理和提升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以期更好地规划和设计今后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全国更多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网格概念有待科普 使用效率、应用效果及投资效益,与人们的预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是教育信息化当前最主要的困惑所在,而应用问题、资源建设与共享问题、校园网的升级维护问题,是这一困惑的三个主要方面。对于资源建设与共享,如下描述已经耳熟能详: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建设、缺乏标准、孤岛现象。与此同时,IT领域种种新的概念层出不穷,其中这两年来最耀眼的新秀,莫过于网格。在种种努力收效甚微的情况下,教育信息化也盯上了网格。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也日趋突出,然而,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投资不足,经费投入比例不合理,投资利用效率低等投资问题。通过增加经费投入,合理分配教育信息化经费,提高教育信息化投资利用效率等对策,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这次论坛上,我将发表关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些看法。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简单地讲述目前全国教育信息化的概况:第二,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方向:第三,我对教育信息化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国内高校掀起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但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本文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提炼出值得大家共同重视和思考的几个方面关系:当前与长远、硬件与软件、开发与引进、安全与应用、整体与个体、教师与学生、内力与外力、建设与管理,希望能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出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信息化及其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制约当前地方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五方面因素:一是观念陈旧;二是资金不足;三是人才缺乏;四是信息资源量少;五是资源利用率低。当前地方高校信息化建设必须:一要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二要想法设法筹集资金;三要加强队伍建设;四要多途径挖掘信息资源;五要提高资源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点,然而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投资还存在投入严重短缺、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严重、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效率低下、学校的个性化发展难以满足等现状,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券作为一种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对提高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率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角。文章基于此种考虑,探讨教育券适用于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可能及提高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首要任务是缩小学校问的差距,真正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具体措施是: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缩小校际间的差距;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用信息化技术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的优化机制;深化升学制度改革.实现生源质量均衡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异常复杂的教育改革系统工程,涉及资金投入、教育信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师资培训、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这既是反思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维度,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框架。笔者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首先描绘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上,选择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