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国明 《上海教育》2007,(3B):30-31
“实施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加强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建设”,已被明确列入上海教育“十一五”师资规划的重要行动计划之中。2007年1月,市教委人事处处长周国明应邀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研讨会上就名校长培养基地开展的工作情况作交流发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搭建人才成长平台,设立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使上海产生一批名校长名师……年初召开的上海市基 础教育工作会议把名校长名师的培养工作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海市教委已推出定时定点、有计划、分 步骤进行的"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工程"。  相似文献   

3.
名校长名师标志着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声誉,名校长名师可以带动一所学校、一个学科、一支队伍,产生一花引来百花开的作用。为此,上海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名校长名师培养的力度,通过名校长名师工程来加快名校长名师的诞生。名校长名师培养并非一跳而就,  相似文献   

4.
6月的上海,“峰会”的季节。 6月17日,刚刚送走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申城,又迎来了“2006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办公室指导,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江苏教育报刊社、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和上海普教系统名校长培养基地项目组主办的这一论坛汇聚三地精英校长,纵论“以学生发展为本”价值取向之下,今日高中该如何厘清问题、校准航标、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11,(3):1-1
名校长名师标志着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声誉,名校长名师可以带动一所学校、一个学科、一支队伍,产生"一花引来百花开"的作用。为此,上海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名校长名师培养的力度,通过名校长名师工程来加快名校长名师的诞生。名校长名师培养并非一跳而就,  相似文献   

6.
周慰 《上海教育》2006,(7A):10-11
6月的上海,“峰会”的季节。 6月17日,刚刚送走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申城,又迎来了“2006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办公室指导,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江苏教育报刊社、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和上海普教系统名校长培养基地项目组主办的这一论坛汇聚三地精英校长,纵论“以学生发展为本”价值取向之下,今日高中该如何厘清问题、校准航标、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施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加强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建设”,已被明确列入上海教育“十一五”师资规划的重要行动计划之一。依托教师教育资源联盟,探索优秀教师、校长的多种培养模式,采取动态遴选后备人选、集中培训、学历提升、双导师制、基地校挂职、课题资助、成果出版、教  相似文献   

8.
名校长培养基地开班时的场景尚未远去,如今再回首,各基地班已走过了半年多的历程。丰富的培训内容,让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有了更清晰的足迹:为了打造上海教育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校长、教师梯队,为了“修补”上海50岁左右优秀校长和教师的断层现象,力争在5~10年内形成一批领军人物,边回顾,边总结,边思考,边谋略,也许是这一新世纪人才工程不断完善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徐星  李立基 《上海教育》2010,(19):58-61
为解决上海基础教育名校长、名师青黄不接的发展瓶颈,市教委于2005年创办“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四年来开拓创新,努力整合全市乃至全国、全世界教育资源培养高端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刘茂祥 《上海教育》2006,(9B):32-33
名校长培养基地开班时的场景尚未远去,如今再回首,各基地班已走过了半年多的历程丰富的培训内容,让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有了更清晰的足迹:为了打造上海教育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校长、教师梯队,为了“修补”上海50岁左右优秀校长和教师的断层现象,力争在5-10年内形成一批领军人物,边回顾,边总结,边思考,边谋略,也许是这一新世纪人才工程不断完善的最有效方法。[编按]  相似文献   

11.
日前,山东省财政提供专项培养经费1000万,培养齐鲁名师名校长。根据培养方案,自2009年起实施首期山东省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从全省在职在岗的普通中小学专任正职校长中遴选100名“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进行重点培养,5年培养期结束、经考核合格后,命名为“齐鲁名校长”。省财政在培养周期内为每位人选提供5万元的专项培养经费,“工程”人选培养将采取国内培养和国外培训等多种模式进行。“工程”人选要选择1至2所乡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校作为其定点联系学校和实践基地,辐射、带动其他校长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打造上海教育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校长教师梯队,为了“修补”上海50岁左右优秀校长和教师的断层现象,力争在5-10年内形成一批领军人物,2005年,《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和修改后问世。2006年1月24日在上海中学举行的百名校长学员的开学典礼,标志着“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正式启动,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作为承担该工程宣传报道和“国内外教育论坛与研讨”的项目单位,从本期开始,在《上海教育》杂志开辟“双名培养工程专报”专栏,将目光紧紧锁定该项工程的每一步推进。我们报道工程的具体实施,我们关注校长教师学员的成长;我们热议发展中凸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成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是近年来上海各区县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卢湾区把“名师工作室”作为人才高地建设的重点,在全市率先推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通过12 个工作室的运行。让一批有教育思想、个人教育风格鲜明的校长、教师带动更多中青年干部和教师茁壮成长。近日。卢湾区围绕卢湾高级中学李昌群校长工作室展开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14.
周俊峰 《上海教育》2006,(3B):25-25
成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是近年来上海各区县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卢湾区把“名师工作室”作为人才高地建设的重点,在全市率先推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通过12个工作室的运行.让一批有教育思想、个人教育风格鲜明的校长、教师带动更多中青年干部和教师茁壮成长。近日,卢湾区围绕卢湾高级中学李昌群校长工作室展开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15.
杨荣 《湖南教育》2013,(12):25-27
10月17日,由株洲市教育学会和上海市“双名”培养工程联合组织、株洲市荷塘区教育局承办的湘沪两地名校长工作室学术论坛,在株洲市八达小学举行。本次论坛以“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参加论坛的有“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小学校长主持人、上海市实验小学杨荣校长带领的杨荣名校长工作室的10位校长,株洲市刘影名校长工作室、龙洁名校长工作室、周亚娟名校长工作室的所有成员以及株洲市部分中小学校校长。论坛分主题发言、访谈、对话、专家点评等环节。校长们放言论道,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6.
林彤 《福建教育》2023,(1):10-11
<正>2006年9月,作为福州市鼓楼区首届名教师的我带着上级领导对“名师办学”的期待,走上了“校长”管理岗位。从“名师”到“鼓楼区领衔名师”再到“福州市领衔名师”,从“校长”到“骨干校长”再到“省名校长”,16年时光荏苒,我一直在思考,“名校长”“名师”是否可以兼顾?角色之间是相互成就还是相互消耗?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名师名校长”,我认为此“名”在于好学、乐研、善思、立志、立言、立行。深怀教育情怀、涵养专业素养、提升管理能力,于细微见显著、立平凡存卓越,磨砺以须、倍道而进,方能使校长兼顾双重角色、做到相互成就。  相似文献   

17.
黄静梅  何娟  张丹 《四川教育》2023,(24):34-37
为了培养“四有”好老师,成都市针对名师名校长队伍所存在的“三多三少”现象,以“培养高素质名师,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愿景,以中小学名师名校长的培养为抓手,搭建起了名师培养递进阶梯,形成了“选、培、管、用”四位一体的名师名校长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崇高教育使命感、深厚专业功底、卓越教育教学成就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教育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8.
名师、名校长是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专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带动和辐射的作用。着眼于教师队伍长远发展的战略和我市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市教育系统审时度势,于1998年首先启动名师工程,2001年又相继启动了名校长工程。一、名师名校长工程现状分析工程伊始,在分析富阳市师资队伍实际和干训、师训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我市认真借鉴外省市名师名校长培养的成功经验,立足于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创造性地构架起我市名师名校长工程体系。我市名师名校长工程分两个层面展开,初级层面为镇乡级骨干教师培训,培训周期两年,目前已举办小学…  相似文献   

19.
时间:2007年12月12日地点:闵行中学首批推出的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中,闵行区有基地主持人2名,名校长培养基地学员4人,名师培养基地学员16人,高级研修班学员21人。为了给名校长名师培养对象搭建更大的舞台,同时在区级层面发挥更大的辐射和引领作用,闽行区从2007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组织了全区的成果展示,开设了公开教学观摩课及专题研讨会,举办了名校长名师教育教学论坛。  相似文献   

20.
江南 《宁夏教育》2013,(2):39-39
2013年1月25日,我区“中小学塞上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启动仪式暨首场专题报告会在银川举行。首批崮是确定的48名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参加了启动仪式,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院院长陈锁明博士参加了首场讲座。“中小学塞上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