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近代日本自明治维新起大众消费文化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等都对消费文化的历史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而区域生态创新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突破口。"一带一路"是新常态下中国发展中的大战略,有"中国梦"的新时代内涵,可以有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下,基于生态位视角,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三生"承载力,结合京津冀区域三地发展情况,提出了京津冀区域生态创新发展策略:加强区域产业协作,扩大环境容量生态保护空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化建设是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从生态资源、文化市政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文化教育科技和社会保障服务6个方面构建京津冀生态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京津冀生态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北京、天津和河北的生态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为53.22、48.51、48.27.河北处于京津冀地区生态文化发展水平的末端,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缩小与京津地区的差距,促进京津冀生态文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代工业化的进程,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剧,大量民众被抛到社会的最底层,沦为棚户。他们自成一区,生活在城市的偏远角落,内部结构具有相对封闭性,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状况表明他们是极端贫困化的典型。随着棚户区的不断蔓延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社会各界通过自己的方式,或取缔或救助,为解决棚户问题做出尝试。  相似文献   

5.
远程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助推京津冀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而地域文化生态又对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形成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采用文化学中常用的民族志和知识考古方法进行研究后认为,地域文化生态对京津冀远程教育协同发展软实力形成的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域地理文化生态对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凝聚力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二是地域创新文化生态对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感召力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三是地域共享文化生态对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行动力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文章最后指出,软实力正是京津冀开放大学远程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近代以来城市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这一历程及作用分阶段进行了探讨,认为近代区域发展中城市中心地位和作用的形成是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下长期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有四个相互关联的因子起重要作用,它们就是生态、科技、社会和文化。生态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效应和尺度之一,300万年来,人类由极其弱小的物种进化而居万物之首。其对自然的影响也由小变大,进化的自组织演化出的能进行创造性符号思维的大脑和高度适应环境的“泛化”特征。现在已几乎找不到无人参与的进化生态系统,作为自由物种的人类,要对整个自然界的演化负责,要破除人类自我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历史地分析了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之所以在西欧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近代科学研究活动的社会制度化,二是若干有利于近代科学认知发展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形成。前者导致科学事业的繁荣,后者决定了科学革命的发生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贵族沙龙文化,指17、18世纪法国贵族和社会名流谈论文学、艺术、哲学等问题,进而在法国社会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这种文化对法国文学、艺术、哲学的巨大影响和进步作用。尽管岁月流逝、斗转星移,我们仍能透过历史,感受到法兰西民族那富于逻辑的雄辩,浪漫奔放的激情,高贵典雅的服饰,诙谐幽默的性格,有容乃大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虽然在近代史上人们并未提出“文化安全”这样的概念,也未提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但是,文化安全问题在近代确实已经非常明显地摆在了饱受列强侵略欺凌的中国人面前。近代以来列强的武装侵略和直接的文化侵略给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带来的威胁,促成了中国人文化安全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1.
12.
近代以来,随着轮船这一交通工具的出现,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这也深刻体现在社会生活方面,不仅涉及物质生活层面,还包括制度规范和精神层面。故而,轮船是观察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切面。具体来看,以便捷、高效、舒适、安全等优势为依托,轮船扩展了人们的空间活动范围,带来了社会日常生活的变革,聚集了各种生活冲突,承载了市民生活记忆与想象,塑造着出行规范与公共意识。  相似文献   

13.
铁路作为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之一,被西方列强引入中国。中国社会对铁路的认识经历了由拒绝到接受再到积极兴办的过程。而铁路在中国的艰难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对中国的传统观念及社会风尚产生了缓慢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宗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聚居于黔桂湘3省区的侗族的近代社会宗法文化中,除表现一般性规律外,还表现出本民族的种种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可概括为12个方面。这些特殊性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英国,民众识字率有所增加,普通人整体的文化水平有所提升。宗教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宗教热情是近代英国普通民众学习读写技能的根本动力之一;宗教势力对于培养民众的初级读写能力功不可没;民众初等教育的兴起是多种宗教组织争夺下层信徒的伴生物。  相似文献   

16.
自近代以来,如何改变落后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一直是困扰国人的现实问题。从"师夷长技"到"摸着石头过河",一直在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历史表明,在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时不能错失机遇;道路选择不能离开国情,机械模仿他国经验;在选择趋向上要符合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17.
18.
京津冀区域教育空间布局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布局呈现不同特点。高校重点学科聚集,学校数量与人口规模不协调,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京津地区逐渐控制和缩减职业教育规模。基础教育优质学校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环京津贫困带教育事业发展尤为落后。在具体分析了区域教育布局的影响因素后,提出区域教育布局构想,即通过"一轴双核三带"建设,达到以下目标:一是放大京津冀教育优势互补效应,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优势,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缩小区域内教育差距;二是发挥教育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溢出效应,营造有利于区域发展的良好智库和人力资源环境,缓解区域内出现的经济、人口等社会问题,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秦枫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9):115-118
文化生态保护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态及上层建筑(政治),是以上各个变量系统的交叉,而非某一单独系统的结果。以徽州文化区的生态为切入点,从三个维度———自然、社会及政治进行考察与阐述,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集群进行创造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提供必要的时空地理环境,故保护自然生态的多样性,是进行文化生态保护的首要前提。文化生态问题源于社会问题,对待文化生态的态度更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同时,文化生态保护离不开政治手段加以引导、规制和宏观调控。此三者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不仅是单向的,更是三者之耦合。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热点,本文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该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