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内藏库的支出方式及支出用途随着其财力及国家财政状况几经变化,这些财政职能的变化,无不折射出内藏库作为国家财政后备库及应急库的一些外向化财政特征。宋代内藏库财力的波动主要得益于皇权及特殊时代环境赋予内藏库的绝对事权,由此构造了内藏财政兼具天子私财和国家财政的双重财政属性。这种财政属性得以在两宋长期维持下来,除了适时体现多变的时代境遇下"皇恩浩荡"的主观诉求之外,也与太祖、太宗时期确立以军需为其主要职能的祖宗家法有关。  相似文献   

2.
内藏库原系直属于皇帝的财库,在北宋前期丝毫不受外朝宰相府、三司等的监管与干预。王安石变法时期的熙宁年间,内藏库吏人开始受"仓法"约束;元丰改制时太府寺的执掌较北宋前期明显增加,成为中央重要的财务出纳机构,并主管京城各仓场库务的钱物出入、监察、审核,内藏库初步开始被纳入外廷太府寺的管辖;至哲宗元祐时,元丰改制关于内藏库成为太府寺下属财库的设想得以完全实现。元祐时期太府寺对内藏库的监管是全方位的,涉及内藏库的收入、支出、库存,在此基础上对内藏库的账目明细进行了监察、审计。至哲宗亲政,太府寺不再实质履行对内藏库的监察、审计,内藏库仅成为太府寺名义上的下属机构,再次成为外朝不得干预的直属于皇帝的财库。虽然神宗、哲宗时期内藏库的外朝化短暂而有限,但值得重视。以前笼统认为内藏库始终具有直属皇帝的独立性、特殊性的观点是不精确的。  相似文献   

3.
唐代的女性价值评判存在双重标准。在皇权集中时期,对上层女性的评判着重于国家责任,而对民间女性的评判则着重于传统女德。到皇权旁落时期,对上层女性的评判开始向传统女德倾斜,而在民间女性的评判中,国家责任上升为被大力强调的价值标准。皇权旁落后的女性价值评判标准与宋代以降的女性价值标准逐渐合流。  相似文献   

4.
东晋南朝皇权衰弱,控制地方的能力大为下降。州郡长吏不仅控制了地方财政,侵夺上供钱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刘宋开始设置台传机构,负责经办台仓、台库,试图从制度上杜绝州镇滥用上供钱物的现象发生。从《南齐书·萧子良传》、《册府元龟·邦计部》等史料记载看,台传在保管中央财物、加强中央财政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梁末"国用常褊",中央着力削夺地方财政,进一步将州郡"禄米绢帛"也纳入了台传体系。  相似文献   

5.
财政与政治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重要内容,财政体制为基础与支柱,政治体制是核心,财政体制要充分发挥效力,必须要有相应的政治体制保证。财政民主分权制与政治一党专制及个人专权体制相结合构成了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制度,但二者存在明显冲突:中央多集中财权而事权多分于地方、派系政治使财政系统深受其害、政治干预损害财政独立性与专业性及联综体制效力,因而导致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治理失控,苛捐杂税盛行,以及联综体制无法发挥效力,军务费支出浩大,严重损害财政体制,出现劣质国家治理,最终危及国民政府的政治统治。  相似文献   

6.
役,是封建国家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人身的直接掠夺,是封建官府强加给广大劳动人民的无偿劳役。宋代,“县乡版籍分户五等,以两税输谷帛,以丁口供力役”~①。赋税与力役构成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讨论的役包括官府对劳动力人身的直接剥削,以及宋神宗熙丰年间王安石变法时实行的役钱──变相的人身压迫。宋代役的主要承担者是乡村下户。本文仅从役的方面来探讨宋代乡村下户的负担,以助于进一步认识宋代乡村下户在宋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一、宋代的役宋代的役有差役与杂徭两种。“役出于民,州县皆有定数”。官府直…  相似文献   

7.
早在秦汉时期,便出现了帝室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分开。一直以来,财政分开与专制皇权的发展相呼应,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产物,也是专制皇权发展程度的表征。以满族征服为特征的清朝开国,从财政上来看,则是一个随着疆域的扩张和对税收的控制,公库与汗库不断分离的过程。起先,军事首领的个人财富为后金早期军事胜利提供了重要的财政保障。随着疆域的扩张和官僚体系的发展,处理军国开支的公库的形成,公库与君主私库的分开逐渐形成。1644年清廷入关成为全国性政权;1653年上三旗由天子自将局面形成,又经过了康熙初年内务府的制度化,皇室财政与国家财政正式分开。与同时期的西欧相较,清朝帝室与国家财政的分开非但没有限制皇权,反倒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作为游猎政权起家的清廷,在中央财政这一根本制度上仍延续了前代中央集权王朝的政治传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清初满族政权"汉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南朝时期,皇权走出了东晋时期的低谷,进入“复振”的新阶段,而两个时期地方势力与中央的关系迥然不同,导致这种转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东晋南朝时期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地位关系的变化。与东晋相比,南朝时期中央财政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例日益提高,地方财政所占比例则日益减小,这时当时政局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观圣作之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学术和史料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书法价值。其内容最主要的就是宋代徽宗皇帝给当时学子们制定的"八行八刑"十六条行为准则,所以,《大观碑》又被称为《御制学校八行八刑碑》,它反映了宋代的皇权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秦代统一中国以后,尽管确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但这种专制制度并不稳固。由于官僚选拔机制存在漏洞,逐渐形成了世族及门阀士族,对皇权构成了有力挑战。直到宋代,科举制度完善以后,官僚的变相世袭才真正得到解决,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才真正得到保障,而中国的传统权力格局也演变为"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这种政治、社会体制在历史上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宋武举制度体系的发展较唐时期相对完善,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崇文抑武的异化特征。该文通过资料法,对我国宋代武举体系进行了探究。分析表明这种异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宋代武举考试内容表现出以文为主;宋代封建皇权重文治不重视武举选拔;武将人才的补充和晋升渠道不以武举选拔为主;宋代理学思潮崇文抑武的特征对其武举科考的消极影响;以及宋代政治腐败都加剧了宋代武举崇文抑武的这一异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科举制度,至宋朝而大备、而一变。这种发展变化,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央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宋朝统治者在军权、政权和财权集中的同时,又对文化、思想、教育等领域加强控制,科举制度的发展,便是它的一个侧面反映。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分权国家出现了相对集权的趋势,而集权国家则出现分权的趋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政府间财政关系呈相对分权和集权演变趋势,一国市场发育程度对政府间财政关系有一定的影响。我国应当以政治体制作为确定政府间财政关系模式的基本依据,以适度集权与适度分权作为分级财政体制的基本准则,以事权与财权的非对称性安排确保中央财政主导地位及地方政府职能的充分行使。  相似文献   

14.
本期主要讨论日本、中国的学费和学生资助状况。在日本,学费上涨很快,但是学生资助制度没有及时得到完善。国家财政提供的资助主要通过日本学生资助机构办理。该资助属贷款而不是赠予,学生在毕业后必须偿还。多数私立大学虽设立了具有其特色的奖助贷学金,但获资助学生非常少。即便是日本国立大学的学生,其教育费负担也很重。在中国,公立大学的学费飞速上涨。虽然中国的学生资助类型多样,但是赠予型多用于奖优,助贫主要靠贷款,借贷学生的偿还压力很大。中日两国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其教育机会均等化政策。  相似文献   

15.
1942-1949年,为规范村财政收支,打击贪污浪费,减轻人民负担,山东根据地开展了持续的村财政整理工作,建立起嵌入式的村财政管理模式。在新型财政管理模式下,财权与事权趋向统一,乡村财政关系得以规范,农民负担有所减轻。根据地政府借财政整理之机直接掌握了乡村的几乎全部财政来源,获得了雄厚的资源基础,积蓄起庞大的财富,用以支持根据地军政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整理村财政是中国共产党为取得战争必需资源而采取的一种战时财政动员手段,也成为新中国国家政权干预、监管农村财政的滥觞。  相似文献   

16.
在宋夏战争新形势的推动下,宋仁宗朝的陕西路军事财政责任上移,朝廷建立“中央—地方”的财政供给体制,使之成为陕西路军事财政融入国家财政的重要阶段。主政者以扩权与分工为基本原则,构建以选近要特置的陕西路都转运使、本路转运使与言官、清要和财计等朝官组成的临遣系统,分别负责“经画”“奉行”“督办”等事务的三位一体军事财政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度支为主、内藏为辅承担起本路供军主责并较大幅度地增加财政供给,同时将之与“要害”战区、纵向防御战略相结合优化军需供给模式。而西夏立国带来的国防压力与财困冗费造成的内政忧患之间的平衡,以及由和转攻战略与士人轻夏思想之间的纠缠,共同制约奠定了“既增又限”“省费供军”的财政路线的政策基调。仁宗朝陕西路军事财政新的变化,凸显了北宋陕西路军事财政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阶段特征与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7.
国民政府时期县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政府取得全国政权后,各地县财政沿袭了清末以来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并存的双轨体制。在这种双轨制下,县财政存在滥征苛捐杂税、家产制管理和政出多门等严重弊病。国民政府通过整合县财政机构、建立独立征收机构和县公库、调整收支系统等措施,对县财政体制进行改革。至20世纪40年代初,县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最终实现了整合。中国的县财政,从清代只有国家财政而无自治财政,到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并存的双轨制,再到国民政府时期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的并轨整合,经历了一个适应现代化趋势的改革过程。  相似文献   

18.
宋代女性文学审美空间狭小、幽深而封闭,文学创作意象大多集中在闺房之内,呈现出以闺房为轴心向外辐射的空间结构模式。这既反映了审美主体特定空间内管中窥豹的审美特征,又再现了她们内心深处对幽闭空间交织的爱恋与厌弃的矛盾情绪。幽闭空间给宋代女作家认识外部世界带来局限,然而她们通过闺阁门窗这只特殊的心灵"眼睛",观察和认识着她们生存的世界,感受着女性独有的痛苦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9.
清末,湖北地方政府为弥补财政亏空举借了各种用途的军政外债共10笔,这些外债具有放贷人涉及范围广、牵涉的国家多、利息高、偿还期限长、担保物多种多样、实际用途特殊、偿还能力弱、政治性较强等特点。文章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注重史料的研究和剖析,运用历史、统计、经济等多学科和多方法,全面分析清末湖北地方政府军政外债的特点,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出其外债的全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史学界对其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杂议制度是宋代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制度。国家政治生活中所涉及的军事、礼仪、行政、司法、财政、外交等各方面的疑难问题,往往都可以通过杂议来解决。这种制度有利于统治者制订出比较正确的统治政策,调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杂议类似于一种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集中制”。杂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宋代官僚政治的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