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随着网络媒体迅速跃升为主流媒体。社会公众对快捷、准确的网络信息特别是政府网站的政策信息需求越来越大,政府网站的政策宣传主渠道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推进河南教育政务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传媒优势,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导向,为群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和监督平台,使机关网站更好地服务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有必要探讨和制订一个规章,规范河南省教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其评价指标包括电子政务的实现度、网站充实性、网站时效性、网站艺术性、网站交互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咨询网站链接多,流量大;内容丰富;界面友好,体现个性;具有关键词基本检索功能;有用户导航系统。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高校图书馆在互联网上提供政务服务或电子政务交易或文献信息服务。对于拥有形象网站的图书馆,精确的网站分析,不仅能够为他们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以制作更吸引造访者的网站内容,来提升访客数量。同时,借助咨询网站分析服务,更了解网站被使用的情况以及对网站质量进行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4.
《辽宁招生考试》2007,(3):F0004-F0004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是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创办的招生考试专业网站。以“服务考生、服务社会”为宗旨,全方位地发布招生考试的政策规定和工作动态,为教育考试机构、学校和广大考生搭建广阔的信息平台,已经成为考生和社会了解辽宁省招生考试动态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5.
网络在北京市残疾人教育中应用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网络技术在残疾人教育中的应用在不断地发展和扩大,并有着非常雄厚的网络技术教育的资源,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运用网络技术服务残疾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残疾人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残疾人教育中的网络技术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网络技术设备的投入与专业人员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政府应在政策、制度和实施上扶持和建设规范化和高质量的残疾人网络教育机制,利用多种手段促进网络技术的应用,建设好相关的残疾人教育网站,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网络技术在残疾人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有特殊需要人群提供教育、康复等相关服务的育能科技,将为特殊需要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本文介绍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解决"中国特殊需要在线"网站在研究与建设过程中的四个问题网站的性质界定与服务对象,网站的内容与结构,网络信息互动与分享以及网站的发展与条件.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中学校园网络在学校对外信息交流、对内资源共享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不可替代。作为普通高中学校,我们的校园网络所提供的服务中,首要的是Web服务,网站服务器发布学校网站,主要用于学校简介和新闻发布等,是学校面向社会的窗口,而内部使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社会管理是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网站作为主流网站在网络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辽宁省为例,通过对政务类网站政务要闻、热点关注、公共安全等五方面信息发布和更新情况的调研,了解我国政府政务类网站信息发布与更新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政府网络是在物理通信网络连接的基础上,采用符合Internet技术标准的面向政府机关服务的网络,分为政务内网、外网、WEB网站。政府网络信息安全告警体系建设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项目,它的实施对政府机构转变管理职能和工作方式,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打造24小时服务型政府、建设高效规范的工作机制产生重要的影响。地方政府网络信息安全告警结合等级保护制度,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模型及建立贝叶斯网络,并运用大规模并行处理和自学习自组织非线性动力学方法,探索出一套统一归一化的、具备五级告警机制的、可量化分析的政府网络信息安全告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环境中,传统的信息服务提供与获取方式将彻底改变,人们只需借助网络上任一终端就能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在全球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来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条件下,信息资源相对匮乏.教师辅导有时力不从心。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必将给教育教学带来突破性的变革。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上英语教学信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英语日常教学工作中,在提高上课效率、吸引学生注意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面以广东小学英语教学网站的建设谈谈如何以网络技术与英语教学和学习相结合,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来拓展学生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2.
网络经济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直接性,即为生产方和销售方提供直接沟通和交易的机会,这对以沟通买卖双方信息为生存基础的传统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门户网站和房地产专业网站涌进中介服务市场,网络与中介服务的大规模结合将使房地产中介服务主体和房地产中介业务的发展趋势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教育博客开辟新天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中国教育网推出了“中国教育人博客http://www.blog.edu.cn”,一个专为教育而设的博客网站。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是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网络向中国的教育人群提供最权威、最优秀的信息和工具。这一博客网站的推出足见博客这一网络工具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产业的跨跃式发展。信息网络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广大师生接受信息的一条重要渠道.这为高校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渠道,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必须建好主流网站,打造专业队伍,网内外教育一齐抓.变被动防范为主动占领,做好高校的网络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及开发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是一个含有巨大能量的信息海洋,各种信息网站网状结构,相互链接,开发信息资源一方面是将馆藏的现实资源通过网络传递服务,另一方面是网上信息的开发服务,扩大现实馆藏信息资源,重点是网上信息导航的开发与服务。  相似文献   

16.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方裕  杨霞 《教育探索》2011,(8):130-13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质上是一种信息资源,其功能发挥需具备一系列基本条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党校、团校网站,党委职能部门、学生事务管理服务部门网站,内设教学、科研机构网站,其他专题性网站等,其效能评价主要看其是否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主导性.  相似文献   

17.
任印路 《职业技术》2007,(2):119-119
技校学生对网络有着浓厚的兴趣,依托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设主题教育网站,可以扩充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和信息素养。针对目前技校学生教育、学习的现状,对建设主题教育网站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的校园网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同时,经济发达地区以城区教育网为主干,各区县、学校校园网为结点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新课程标准注重鲜活多样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和整合,而网络技术又为资源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操作平台,使得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笔者发现,很多地区的教育城域网、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建设却不尽如人意,没有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为教学服务。一、校园网教学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1.教学功能不突出目前,以城域教育网为主干,各区县、学校校园网为结点的教育网络系统,提供的内容主要有教育新闻、学校信息和政策法规等内容,注重的是对外交流、行政管理、教务管理以及教师备课功能的开发,不仅缺乏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收集和整合,也明显缺乏对学生学习功能的开发。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这些网站并不能提供较为实用的信息和服务,更谈不上利用这些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另一方面,诸多的网校在很大程度上是课堂教学的翻版,无法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得到提高。2.内容重复,浪费资源几乎教育网系统的每一个结点都有政策法规、教育快讯、教...  相似文献   

19.
<正>规范落实二级网站建设与管理制度,及时有效解决二级网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充分挖掘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步伐。高校二级网站作为校内各个部门和学院的对外信息宣传窗口以及内部信息沟通、网络教学和管理交流平台,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职能不同可将高校二级网站划分为:二级学院网站、机关处室网站、学生综合门户网站及教学、科研、财务、后勤等信息资源服务网站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二级网站数量的急速增长,传统的二级网站建设与管理模式,凸显出的弊端和安全问题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学校网站是信息时代学校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枢纽。学校网站既是教育改革的窗口,也是学校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教育创新和成果展示的重要渠道。学校网络是教师交流工作、反馈信息、发布信息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