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官员的俸料钱在其俸禄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唐后期与前期相比,官员俸料钱的发放有很大不同,唐后期官员的俸料钱比唐前期有大幅增长,且后期外官俸料钱的增长逐渐超过了京官。俸料钱作为唐政府一项重要的财政支出,其增长变化既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官员的经济利益产生了影响,又引起了社会诸多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明代府州县儒学的教育经费(下)赵子富二、教育经费的各项支出明代地方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大致有以下几项:1.教官的俸粮与生员的庞膳明代地方学校教官、生员的凛粮或凛银按规定由各地方存留田赋中支付。各儒学规定,府儒学设教授1员,训导4员;州儒学设学正1员,训...  相似文献   

3.
“五斗米”探源——《陶渊明诗二首》备课札记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杨连发将《汉书·百官公卿表》与《晋书·职官志》的记载相对照,可推算出“五斗米”俸额。在汉代,官俸全以谷物计。“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而晋代同等官衔则是“日食五斛”,月俸为一百...  相似文献   

4.
唐代官员从地域上可划分为两种 :在唐都长安任职者称为京官 ;在各地做官者称外官。唐代前期 ,人们都“重内官 ,轻外职”[1] (P6570 ) ,“英贤出入 ,皆薄其外任 ,虽雄藩大府 ,由中朝冗员而授 ,时以为左迁。”[2 ] (P3 3 ) 安史乱后 ,却出现了“方镇既重 ,故少召还者”[3 ] (P5177) ,官员“恳求外任”[4 ] (P4 12 7) 的现象。人们择官理念的这一变化与官俸的厚薄变化大有关系。唐代官吏从政府那里领取的俸禄有三项 :授田 (土地 )、赐禄 (实物 )、俸料 (钱币 )。按规定 ,唐代官吏所得的土地是职分田 ,一品 12顷 ,二品 10顷 ,三品 9顷 ,四品 7…  相似文献   

5.
民歌"竹枝"在唐代以前就已存在,到唐代达到兴盛,宋元时代继续流传,明代仍传唱不衰。根据流传下来的明代文人竹枝词中对民歌"竹枝"的有关记载,可以勾勒出明代民歌"竹枝"的大体风貌:一、传唱地域主要为巴渝楚湘吴越一带,广泛传唱于大江南北。二、演唱者既有女性也有男性,演唱环境多为月下水边。三、演唱内容以爱情为主,兼咏劳作,以苦怨为感情基调。四、音调上具有柔靡婉转的南音特征。明代民歌"竹枝"的盛行无疑会启发影响到明代文人竹枝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明代地方儒学主要是指府、州、县学,还包括都司卫学。主要以明代方志为基本史料,从教官俸廪、生员的廪膳、儒学日常经费及其他辅助经费等方面考察地方儒学经费的来源与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官俸制度是封建国家政治制度和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剖析清代文官官俸制度因置厘革的嬗变过程,进而归纳出清代官俸制度与历代相异的诸多特点,认为清代的官俸制度既有承袭前朝的一面,又有自身独创之处,还有受西方影响因时而变的地方,极具特色,颇有挖掘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1999年在河北省隆化县西北的鸽子洞中发现的元代官吏放支俸禄文书进行了考释,认为该文书是元至正末年某官吏为乞放支六月份官吏俸钞的申状草稿。并进一步指出,该文书提供了元末官员申请放支官俸的具体实例,为研究元末财政状况、揭示窖藏主人身份以及元代文书编号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唐代官员的俸禄包括官禄、俸料钱、职田和禄力四项。唐代后期俸禄制度屡有变动,且相对复杂。俸料钱变动最大且最为复杂,其余三项基本沿袭唐代前期,变化较少。俸料钱主要有大历制、贞元制、元和制、会昌制,俸钱数额、发放依据都在发生变化。从唐代俸禄制度各项内容入手,重点分析唐代后期俸料钱的演变,尤其是使职官的月俸情况,可以发现唐代后期月俸额高于唐前期,但极不稳定,使职官的月俸极为丰厚。学界普遍认为的唐代后期京官俸禄薄,外官俸禄厚的观点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他家乡金坛中学读初中时,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孙子算经"中的一道有名算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话音刚落,他就脱口而出:"二十三!"为什么能这样似乎不假思索就迅速而准确地说出答案呢?当时他是这样想的:"三二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  相似文献   

11.
袁明华 《成才之路》2012,(27):13-13
我国著名科学家华罗庚先生曾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一个是‘从厚到薄’。"在中学物理学科上来讲,从薄到厚指的是物理知识的逐步积淀,而从厚到薄则是学习能力的逐步提升。在知识的积累向能力提升这一转化中,反思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反思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与思的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明,思明则新,思新则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明代山西境内重点是大同地区的边墙、城堡的兴筑过程,特别辨析了"大边"、"二边"的概念。本文认为,明代不同时期存在着位置、走向不同的大边和二边,明初的大边、二边应在今内蒙古境内,现存的晋蒙交界处的长城是明嘉靖后形成的新"大边",其位置在明初的二边之内。后代资料中所以出现这种大边、二边颠倒错位的情况,一是正统以后明蒙双方攻防形势的改变,造成明朝防区的大幅收缩;二是成化以后的屡次异地重修边堡造成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晚清财政窘迫,文官俸禄遭到大幅削减,俸制体系名存实亡,以致陋规盛行,严重腐蚀清统治基础。清末"新政",对文官俸制进行改革,但囿于财政困难,官僚集团内部政令不一,俸制改革走向失败。但是俸制改革中体现的高薪养廉、晋级加俸、实行激励机制等原则和措施,体现出清末俸制体系向近代俸制的初步转型。  相似文献   

14.
唐代户部别贮钱设置于德宗贞元四年二月辛已,但有一个酝酿和后续过程。设置之初,其钱源有六项:中外给用除陌钱、缺官俸料钱、外官缺官职田钱、现伤外官一分职田钱、停额内官俸料钱和停刺史执刀、马列马军事钱。户部别贮钱与青苗钱应有渊源关系,也有区别。户部别贮钱的设置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佳胤是明代嘉靖七子之一,以功业文章彪炳史册。其对诗歌本质的论述很有特色:一是在复古主义盛行的时期力倡性情说,认为诗歌当以情为本,缘情与言志兼重;二是三次以性灵论诗,以"雕拟不施,性灵洞见"为纲,即以性灵为本,重视独创与自然本色,反对复古模拟。他先于公安三袁而标举性灵说,成为这一学说的首倡者。  相似文献   

16.
明代著名思想家杨东明不但是北方王门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晚明时期气本论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其哲学思想主要有"以气为本"的本体论、"理气断非二物"的理气论、"气质之外无性"的人性论、"本性之善,乃为至善"的性善论、心性合一的心性论。他不但继承和发扬了气本论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而且还为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哲学作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在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明代哲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史或法律史的角度来说,儒、侠、盗在性质和意义上均有所区别。时至明代,侠客史的发展出现了三大转向:一是"儒侠"与"儒盗"的出现,知识人日趋侠盗化;二是侠、盗之儒者化,其具体的表现则是"侠盗"的出现,文人士大夫为侠、盗大唱赞歌,以及盗贼投身到儒家学者的讲学运动之中;三是侠客与盗贼出现一种互动的症候,即在侠客与盗贼之间,仅仅只有一线之隔。无论是儒者之侠客化乃至盗贼化,抑或盗贼之儒者化,无不都是明代"社会流动"加剧的明证。  相似文献   

18.
王振顶 《学语文》2009,(1):48-48
"雷",名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有两个义项:一是“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二是“军事上用的爆炸武器”。近年来,网络及新闻媒体从"雷"的词典意义引申出新的动词用法、形容词用法,词义重.  相似文献   

19.
广西忻城“裁流复土”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广西忻城县在建置方面出现两次罕见现象:一是从唐代初开始建置至明代初的七百余年间,流官管理和土司管理多次反复更迭,在我国地方建置史上极为罕见;二是明代弘治九年(1496年)"裁流复土",至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长达四百多年忻城都是实行土司制度,这在我国土司制度史上更为罕见。本文拟对忻城县建置沿革、明初"裁流复土"及其背景、"裁流复土"后数百年间忻城土县社会状况略作考究阐述,试图理清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主张。其中"居学"二字指的就是课外作业。《论语》在开篇中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然而,现今的课外作业是否如孔子所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