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恶搞是一种产生于娱乐消费时代,依托于现代电子传媒技术进行制作、借助网络进行传播以娱乐大众的新型创作形式。大学校园网络恶搞具有"无父"的解构性和全民参与的集群性特点,是人性自由、解放的进步,但也不可忽视地存在消解文化、流于肤浅的趋势,需要我们审慎关注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网络恶搞是一种产生于娱乐消费时代,依托于现代电子传媒技术进行制作、借助网络进行传播以娱乐大众的新型创作形式。大学校园网络恶搞具有"无父"的解构性和全民参与的集群性特点,是人性自由、解放的进步,但也不可忽视地存在消解文化、流于肤浅的趋势,需要我们审慎关注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
从恶搞文化看后现代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搞”是近几年才开始盛行的词语。随之形成的“恶搞”文化更是以燎原之势迅速在国内蔓延。对于“恶搞”文化的快速传播,媒介在幕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可以从“恶搞”文化的传播中看到后现代主义对于今天的媒介及其文本的影响。本文旨在对“恶搞”文化和媒介关系进行后现代主义的初步探寻。  相似文献   

4.
杨兴彬  田园 《考试周刊》2010,(37):31-33
"恶搞"是一个外来词汇,但随着在跨文化交际的广度、深度日益增强,以这个外来词冠名的恶搞现象却得以迅速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一些不合时宜的视频、图片与言论在肆意蔓延,这对暴露在网络世界的青少年一代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作者认为恶搞现象的迅速传播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作者从传统文化教育、文化维度等几个角度出发,旨在揭示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为更好地教育青少年一代,阻止网络恶搞对他们产生的不利影响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曾麒霖 《考试周刊》2012,(45):11-14
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恶搞”已经不再是人们所陌生的对象,原来一直被强调的“精英文化”在当下追求平等的时代早就被民众所厌恶和反对。“恶搞”文化的“大众文化”形式让更多的民众有机会参与到现实社会生活中.让人们有机会实现平等、具有相同的话语权,让全民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狂欢,让人民拥有对现实的反叛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但与此同时“恶搞”文化也给国民带来一定价值观上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恶搞是当今社会中一种非常流行的文化.正确看待恶搞,首先是要承认它的客观存在.在恶搞作品中,不难看出这些草根艺术家的艺术潜质,谁也无法否认他们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其次就是要正确看待它的存在.恶搞作品是典型的草根艺术,草根和精英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立:精英的高雅艺术文化,草根的平民艺术文化.我们不要同化草根艺术,在艺术作品创作中,不妨考虑草根文化与精英艺术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恶搞的年度,恶搞在文化领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恶搞语境在生成意义的同时,也限制了语义的生成与转换.恶搞对原文本的颠覆是浅层的、戏仿的,恶搞文本尽管貌似强大,但其颠覆的力量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恶搞”这个词用于描述一种现代文化,它通常包括所有类型的诙谐模仿。在日语中,“kuso”最初用于描述奇奇怪怪的事情和劣质品。2000年左右,这个词被引入台湾,并且迅速成为一种网络现象传至香港,而后又传至中国其它地区——中国人总是用“恶搞”这个词来表达它的意思。“恶搞”这个概念源自一种新型游戏——恶搞游戏。引入这种游戏的目的在于教玩家们如何欣赏和享受劣质游戏——例如学会欣赏游戏中一些无法忍受的错误,而不是为此而觉得沮丧。这种理念很快便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网络传播形式中,网络恶搞视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并影响着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本文结合网络恶搞视频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解析网络视频短片在创作上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感化。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中的模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这一概念于1976年由道金斯提出,指文化传播单位.本文首先对模因论进行概述,然后用模因理论解读网络文化,分析网络文化中的图片模因和恶搞模因.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中国留学生与科技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国赴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后,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积极传播科学,组织科学社团;传播新思潮,开启新风气;发展科学,创立学说;兴办产业,服务社会;走向世界,开展科技、教育、文化交流,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全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留学热潮,这股热潮也自然波及到潮汕地区。当时有众多的潮籍学子留学外洋。他们满怀救国图强的爱国热情,在国外广泛地吸收新知,努力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民主思想。回国后,他们兢兢业业,发挥自己所学之长,为祖国的近现代化建设奉献自身的力量。同时他们积极投身家乡的社会改革,启发民智,在潮汕地区的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文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文化。近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的参与程度作为重要的标志。科学技术作为理性的主要载体,逐渐地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对文化的作用,依次是首先对文化的物质层次发生作用,然后对文化的制度层次发生作用,最后对文化的观念层次发生作用,从而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我们应该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使之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天平文化是在奈良时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背景下,“以唐为师”,推行文化奖励政策而形成的。天平文化主要表现为:佛教在日的传播,巩固了以孝谦女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日本的建筑、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医学空前繁荣。天平文化对日本民俗、国风的形成发挥了奠基作用,是日本民族文化形成的里程碑。日本文化的许多特点在天平时期建立了雏形。天平文化促进了平安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地方官是促进区域社会农业科技交流推广的必要中介。清代四川相当一部分外省籍地方官对辖区农业着力经营,不失时机地引进、推广新的作物品种,使农业技术更趋精细化,并推动农业科技改良组织的建立与农业科技著作的编撰、刊印和流布。四川一些农业科技也藉地方官之力传播到省外。地方官通过科技交流推广以发展农业文明的历史传统,当进一步总结发扬。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以数字网络为代表的新传媒技术的普及,而这些新传媒技术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它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构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宅居"现象就是在此背景下得以迅速蔓延的,而紧跟时尚的大学生又是"宅居"动物中的一个重要"部落"。笔者将重点立足于新媒介时代的背景,并从新传媒的特点出发来分析当代大学生中的"宅居"现象,以便对此现象做出客观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高等教育的科技生产作用、科技消费作用以及科技传播作用和各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构成高等教育推动科技发展的内在机理,缺少其中任何一环,都将影响高等教育对科技发展的推动.  相似文献   

18.
高等工科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工科实验教学的改革要紧跟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走出一条全新的工科实验教学之路,就要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背景,构建起高等工科实验教学全新的培养目标体系、教学设计体系和现代教育技术平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等工科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促进高等工科实验教学发生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了高等教育的科技生产作用、科技传播作用以及科技消费作用及各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高等教育推动科技发展的内在机理,缺少其中任何一环,都将影响高等教育对科技发展的推动.  相似文献   

20.
歌曲的传播是实现其存在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歌唱艺术繁荣的重要过程。伴随着音乐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已形成了听觉、视觉和视听觉等途径的歌唱艺术传播方式。歌唱艺术必须通过演唱实践才能转化为有生命活力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