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说"寺"     
方地喜 《现代语文》2006,(1):127-127
"寺"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是"庙宇",它的含义几经演变,才最后沉淀为这个常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现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很"和英语中的程度副词"very"进行对比研究,浅析这两个程度副词在语用上的异同及两词对比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听话人的角度结合语用推理中的溯因推理原则,探讨现代汉语中语气词"吧"的各种用法,认定其基本语法意义主要体现在语用方面,即表示"要求确认"。同时结合相关语言事实,从类型学的角度做佐证。  相似文献   

4.
说"禅"     
现代汉语中"禅"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在"禅"字记录的许多词语中,"禅"的读音有些混乱.现在我们从汉语史的角度看一下"禅"字的读音及意义的演变历程,以分辨清楚现代汉语中"禅"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  相似文献   

5.
"抬"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在共同语中还是在内蒙古方言中,动词"抬"都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笔者从语用语义的角度,着重探究了动词"抬"在汉语共同语中的使用情况,词汇意义及"括"在内蒙古方言中的特殊情况,从而概括出"抬"的泛义性、多样性、意义弱化、口语色彩浓重力图寻求内蒙古方言中的"抬"与共同语之间的关系及互相之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V开"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很常见,但对于"V开"中"开"的语法意义,学界研究较少,只有吕叔湘(1980)、刘月华(1998)等少数语法学家对其语法意义进行过归纳,本文主要从共时角度对"V开"的语义类型与"开"的语义分化进行描写和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然"是一个比较常见常用的字.在现代汉语中,有"对,不错"、"副词、形容词后缀"等几种意义形式.在古代汉语中,"然"的意义更加复杂,条目众多,用法比较灵活,所属词性也庞杂不一.  相似文献   

8.
"上下"和"左右"这两个词分别由方位词"上、下"和"左、右"组合而成,在基本意义上两者截然不同.但在现代汉语里,它们有时可以通用,存在着意义上的交叉现象.从认知角度看,这是它们表示不同的空间方位概念及各自包含的不同概念隐喻结构造成的.本文从它们基本意义着手,分析它们各自的隐喻意义及其经验基础,从而揭示两者语义上的相同与相悖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起因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只有""只要"意义的全面改动。针对"只有"是表必需条件还是唯一条件和"只要"是表充足条件还是必需条件两个问题展开论证。通过建立逻辑、事实和语法相结合的论证体系,以语法结构能否正确反映逻辑和事实为检验手段,最终将"只有"的语法意义确定为"表示唯一的条件",将"只要"的语法意义确定为"表示充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五灯会元》中的副词“都”作封闭式的调查统计研究,重点考察“都”的语法意义、句法功能和语义指向问题。《五灯会元》中的“都”主要表示范围,与现代汉语中总括副词“都”用法相近,而表程度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消失,并出现表示主观语气的新兴用法,这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也大量存在;在句法上,“都”常与否定词或表示否定意义的肯定形式共现,它所修饰的中心成分结构形式多样;在语义上可指向主语、宾语、处置对象、状语、兼语。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这是在一所普通初中学校上的研讨课。该校一位教师上《社戏》第一课后 ,我承接她上第二课时———月下归航。这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教学重点 :1、比喻的修辞手法 ;2、“偷”豆为何难忘。第一个教学重点 ,安排三个步骤实现教学 :步骤一 :让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划出比喻句。学生很快找出比喻句“那航船 ,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本喻体、比喻词等名词术语学生似乎都懂 ,也就是说 ,若考试采用选择题形式 ,请他们选出是 (或非 )比喻句的一项 ,大部分同学能得分 ,若让他们造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 ,恐怕十有八九就要失分了。为了让学生能…  相似文献   

13.
“去行政化”与“纪宝成难题”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行政化趋势由来已久,典型地表现在行政等级越来越具有支配性地位,但要想立即去掉或完全去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学发展要求必须去行政化,这就构成了著名的"纪宝成难题"。通过对大学行政化形成过程分析后发现,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去掉行政特权,回归学术本位,而非简单地去掉行政级别。在去行政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走行政与学术系统并立的过渡阶段,只有这样去行政化才是可能的,这说明纪宝成难题并非完全无解。  相似文献   

14.
认为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及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不准确,建议在中学教材中取消对"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等概念的要求,将"零族"、"Ⅷ族"分别称为"ⅧA族"、"ⅧB族".  相似文献   

15.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福柯探索"凝视"与哲思的关联,体认"知识-权力",洞察"知识"和"权力"的内在生成,并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生物学等多元学科的"凝视"之中关注微观问题的性质与机制。  相似文献   

17.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8.
汉语句子主语是受体的句子中,以"被、受、挨"句最易混淆,本文分析了三句易混淆之因素,并对词性、词义、词语搭配以及动词的语法作用等方面对"被、受、挨"句加以分辨,以期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准确应用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19.
在继承前人对符号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任何符号都有符号层、逻辑层、学科层、存在层这四个层面的意义。据此,从符号学与集合论这两个视角来看,空符号与空集合虽有着的不同意义,但其相互问存在既相异相通,又相互支撑的微妙关系。事实上,在逻辑层面、学科层面和存在层面上“任何符号系统都离不开空符号”。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拉美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债务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问特别长,涉及范围特别广,债务数额特别大,对世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西方金融中心和支柱的美国对这场危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分别提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贝克计划”和“布雷迪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