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数学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58,自引:15,他引:58  
学生对“数学是什么”的认知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数学和解数学题的方式,教师对“数学是什么”和“数学是如何习得”的认知也影响着数学的教学和数学课堂经验空间的塑造,要在学生接触的数学题中引入变化,利用改变学生的经验空间去改变他们的数学观和问题解决。通过学生数学经验空间的拓宽,使学生有更宽广的数学观,有更具弹性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应在于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处理方法的掌握,以解决生活中种种实际问题。“思考数学”是一种单纯的指向数学活动本身的、特有的思维水平,是一些人需要学习或研究更多的数学时而产生的思维活动。“数学思考”直接指向学生与数学相关的那些一般的思维水平方面的发展。为了学生将来能更好地生活,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学应在“思考数学”的基础上走向“数学思考”。本文中,笔者通过对两种“思考”进行相关分析,以及论述“数学思考”的具体目标和途径,详细地诠释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数学问题解决有助于发展学生灵活的认知策略和培养创新精神,通过问题提出能力、认知能力和“数学精神”的培养,以及学会数学知识的系统化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昌 《成才之路》2011,(30):18-18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新课程改变了传统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的状况,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在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知道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专家对高职高专的数学培养目标要求是:“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技能.具有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等能力,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数学建模思想一脉相通。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不仅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性”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真有趣”“我喜欢数学”.这些话是我引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后他们最常说的,也是他们学习数学的真切感受.日记中,小朋友们记录了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表达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心情与感受.  相似文献   

8.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活动,也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一个个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就能启发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教学法着重于教给学生知识,不反映知识的来龙去脉.60年代把数学在代数基础上进行统一处理的运动(“新数”运动)也只是教给学生数学家事后领悟的数学知识结构,没有结构的建立过程,因此学生难于理解.80年代美国教育界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口号,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学习活动,“问题解决”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而且成为90年代教育的中心课题.“问题解决”教学要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强调教师应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提供观察、实验、操作、探索、猜测、归…  相似文献   

10.
蔡虹 《广东教育》2004,(9):32-3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会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同时将“数学思考”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单独列出作了具体阐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成为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抓好"数学建模"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对高职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借助于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数学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选集一些“数学建模”案例向学生介绍.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含义,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他们更好地应用数学、品味数学、理解数学和热爱数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并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发现、感受生活实践中的数学,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  相似文献   

13.
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 :数学是过程 ,是活动 ,学数学就是做数学 ,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 ,获得一种体验 .要实施这样的理念 ,“反思”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所谓“反思” ,是指在解决了数学问题之后 ,从更深的层面上 ,对问题特征的审视 ,解题方法的剖析 ,解题过程的审阅 ,解题结果的验证和题形变化的研讨 ,对问题和问题解决所作的重新思考等 .从“终极”或“阶段”意义上而言 ,解题后的反思 ,非但不会浪费学生的时间 ,相反 ,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解题的智慧、促进数学研究性学习和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数学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选择教学资源和应用策略,改变教学和学习的组织形式,让原来“抽象乏味”“脱离生活”的数学课堂有了较大的改观。以下以《用“角”丈量世界》一课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数字化工具开展真实世界中数学问题的研究,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问题解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关于数学建模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3 0年来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数学教育都把目光投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 ,并且采取了许多重大行动 ,其中最具有战略性的行动是“联系实际和加强应用” .例如 ,1 980年 ,美国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TCM)就提出了“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的口号 .[1] 1 971年 ,日本提出了数学“开放题”的概念 .[2 ] 我国在 1 992年的数学教学大纲关于数学能力的提法由“三大能力”改为“四大能力” ,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有的一切均表明“应用与建模”是当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数学建模 ,…  相似文献   

16.
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把“探索型课题学习”列入教学计划,规定了教学时间.而“数学日记”就是数学“探索型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展现形式.所谓“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他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等领悟、理解、应用和推广;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以及向教师请教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数学日记”是一种培养学生数学开放思维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提倡“数学日记”。  相似文献   

17.
“设置教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注重数学应用”是“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教学的主线,“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转变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8.
现行数学教材中,习题基本上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牢记数学概念、结论而设计的,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参与的过程,体会不到数学概念的一般性和背景的多样性,只局限于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被动的“封闭”的意识,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最现实的办法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多角度去思考解决“封闭”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星云 《广西教育》2008,(10):21-22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解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简言之,就是使学生“学以致用”,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自觉运用“数学化”的思维去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学会解题,学会数学地思考。著名数学教育家、现代“问题解决”研究的先驱波利亚也认为,要“把解题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才能和教会他们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由此可以看出解题训练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在数学实践中,教师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