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猜想不等式的证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 [1 ]的末尾提出如下一个猜想不等式 :证明或否定 :对于任意正实数x、y、z ,有xx y yy z zz x≤322 ①经反复推敲 ,①式是一个真命题。现给出其证明。证明 为方便起见 ,记①式的左边为M ,设u =y z ,v =z x ,w =x y ,由此解出 :x =v w -u2 ,y =w u -v2 ,z =u v -w2 ,代入①式左边 ,得M =v w -u2w w u -v2u u v -w2v②注意到长度分别为u、v、w的三条线段构成三角形 ,设其对角分别为A、B、C ,正弦定理应用于△ABC ,得v w -uw =sinB sinC -sinA…  相似文献   

2.
凸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证明及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ABC ,记BC =a ,CA =b,AB =c,s=(a b c) /2 ,△为其面积 ,则有海伦定理 :Δ =s(s-a) (s-b) (s-c)。对上述定理 ,有熟知的推广 :定理 1 对圆的内接四边形ABCD ,若AB =a ,BC =b ,CD =c ,DA =d ,s=(a b c d) /2 ,△是其面积 ,则Δ =s(s-a) (s-b) (s-c) (s-d)。当d =0时 ,我们得到海伦定理。文 [1 ]给出了一个凸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如下 :定理 2 对凸四边形ABCD ,若AB =a ,BC =b ,CD =c,DA =d ,s=(a b c d) /2 ,四边形ABCD的一组对角和为 2u ,△是其…  相似文献   

3.
在△ABC中 ,重心G的等角共轭点L叫作类似重心[1] .本文导出△ABC所在平面上的任意一点P到类似重心L的距离公式 ,从中可推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引理 1 [1]  设BD、CE为两条类似中线 ,AC =b ,AB =c,BC =a ,则ADDC=c2a2 ,AEEB=b2a2 .①引理 2 [2 ]  设P为△ABC所在平面上任意一点 ,D、E分别是边AC、AB所在直线上的点 ,BD与CE交于M (M不在边上 ) .若 ADDC =λ ,AEEB=μ ,则PM2 =PA2 μPB2 λPC2λ μ 1 -λμa2 λb2 μc2(λ μ 1 ) 2 .②定理 PL2 =…  相似文献   

4.
定理 设四边形ABCD的边为a、b、c、d ,外接圆半径为R ,则R =(ab cd) (ac bd) (ad bc)4 papbpcpd,其中 p为半周长 ,pa=p -a ,等等 .证明 :如图 ,用余弦定理 ,得cosA =a2 d2 -x22ad ,cosC =b2 c2 -x22bc .应用cosA cosC =0 ,记k1=(ab cd) (ac bd) ,k2 =ad bc,则解得x2 =k1k2.应用三角形外接圆半径公式 ,得R△BCD=xbc4 p′px′pb′pc′  ( p′=12 (x b c) ,px′=p′ -x ,等等 ) ,则有R2 =R△BCD2 =x2 b2 c21 6p′…  相似文献   

5.
命题 设△ABC的面积为△ ,三边长分别为a、b、c.则△ABC的内接正三角形的最小面积为 △236(a2 +b2 +c2 ) + 2△.图 1证明 :如图 1所示 ,正△PQR内接于△ABC ,BC =a ,CA=b ,AB =c.设∠BRP =θ,则易求得∠PQC =∠A+ 60° -θ .再设△PQR的边长为x ,则分别在△BRP和△PQC中 ,由正弦定理可得BP =sinθsinBx ,PC =sin(∠A + 60°-θ)sinC x.又因BP +PC =BC =a ,故x = asinθsinB+sin(∠A +6 0° -θ)sinC=asin(∠A +6 0°)sinC ·cosθ+…  相似文献   

6.
一、1.23  2 .(a -b + 1) (a -b - 1)  3.6  4 .y2 -y - 2 =0  5 .1<d <9  6 .12 5 %  7.4 5mm 8.392x - 392x + 4 0 =1  9.y =90x  10 .2 6二、11.D  12 .C  13.B  14 .A  15 .C  16 .A 17.B  18.D  19.C  2 0 .B三、2 1.6 .2 2 .在梯形ABCD中 ,∵AB∥CD ,AD =BC ,∴AC =BD .∵DC =CD ,∴△ADC≌△BCD .∴∠ACD =∠BDC .故OD =OC .图 1四、2 3.如图 1,连结PO并延长 ,交⊙O于点C、D .根据切割线定理的推论 ,有PA·PB =PC·PD .∵PB =PA +…  相似文献   

7.
包含△ABC的三边a ,b ,c的三角形不等式 ,形式各异 ,多姿多采 ,而传统证明方法却只能因题制宜 ,灵活多变 ,无一定法 ,颇具难度 .本文介绍一种统一的新证法 :“P-Q -R”法 .定理 设a ,b ,c为△ABC的三边 ,记P =a3 b3 c3= a3,Q =abc= a ,R =a2 b ab2 b2 c bc2 c2 a ca2  = a2 (b c) = bc(b c) ,则  2P ≥P 3Q ≥R≥ 12 (P 9Q)≥ 6Q ,P 3Q ≥R >P 2Q .当且仅当正三角形时各等号成立 ; 、 分别为循环和、循环积 )证明  (ⅰ )依平均值不等式 ,立得P =a3 b3 c3≥ 3abc=…  相似文献   

8.
定理 设P是△ABC平面一动点 ,BC=a ,CA =b ,AB =c.则有PAa PBb PCc ≥ ∑a2∑b2 c2 . ( 1 )为证式 ( 1 ) ,先给出两个引理 .引理 1 [1]  设x、y、z∈R .在△ABC中 ,有(x y z) (xPA2 yPB2 zPC2 )≥a2 yz b2 zx c2 xy . ( 2 )引理 2 [2 ]  在△ABC中 ,有PB·PCbc PC·PAca PA·PBab ≥ 1 . ( 3 )式 ( 2 )即著名的Klamkin不等式 ,式 ( 3 )是我们熟知的Hayashi不等式 .定理证明 :在式 ( 2 )中 ,令x =1a2 ,y =1b2 ,z =1c2 ,得  P…  相似文献   

9.
设ai,bi∈R   (i=1,2 ,… ,n) ,则不等式b21a1 b22a2 … b2nan≥(b1 b2 … bn) 2a1 a2 … an,当且仅当 b1a1=b2a2=… =bnan时等号成立 .证明 设 bib1 b2 … bn=ui,aia1 a2 … an=vi  (i=1,2 ,… ,n) .∵  u21v1 v1≥ 2u1,u22v2 v2 ≥ 2u2 ,… ,u2nvn vn≥ 2un ,将这n个不等式相加得u21v1 u22v2 … u2nvn≥ 1,即  b21a1 b22a2 … b2nan≥(b1 b2 … bn) 2a1 a2 … an.当且仅当u1=v1,u2 =v2 ,…… ,un=vn ,即b1a1=…  相似文献   

10.
四边形海伦-秦九韶面积公式的一个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 0 1年全国高考数学 (文史 )第 1 9题如下 :题 已知圆的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AB =2 ,BC =6,CD =DA =4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本题有七种以上解法 ,有利于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若用本文下述公式① ,则只要代入数据 ,即可算得面积△ =83。事实上 ,对圆的内接四边形 ,设其四边长为a、b、c、d ,s=12 (a b c d) ,△为其面积 ,则有△ =(s-a) (s-b) (s-c) (s-d)①①式的证明参见文 [1 ],当d =0时 ,①式变为△ =s(s-a) (s-b) (s-c)②②式是著名的海伦 -秦九韶公式 (参见文 [2 ]) ,…  相似文献   

11.
设△ABC的三边长为a、b、c,F是△ABC内的费尔马点 ,延长AF、BF、CF分别交对边于A′、B′、C′ ,记AA′=x ,BB′ =y ,CC′=z .文 [1]、[2 ]分别建立了如下不等式 :x y z≤ 32 (a b c) ,(1)1x 1y 1z ≥ 6ab bc ca. (2 )  本文给出不等式 (1)、(2 )的统一加强形式 ,即定理 在△ABC中 ,有x y z≤ 32 ab bc ca. (3)  引理 1[3]  设P为△ABC内任一点 ,∠APB、∠BPC、∠CPA的平分线与边AB、BC、CA分别交于E1、E2 、E3,则PA PB PC ≥ 2 (P…  相似文献   

12.
命题 设D、E、F分别是△ABC的边BC、CA、AB上的周界中点 ,且BC =a ,CA =b,AB =c ,s=12 (a +b +c) ,△AEF、△BDF、△CDE、△ABC的面积分别记为△A、△B、△ C、△ ,△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 .则有 ∑(s-a)△ A=△22R.证明 :由三角形周界中点的定义知s=AB +AE =c +AE ,s=AC +AF =b +AF ,则AE =s-c,AF =s-b .又∵sinA =a2R,sinB =b2R,sinC =c2R,∴△A =12 AE·AF·sinA=12 (s-c) (s-b)· a2R=a4R(s-b) (s-c) .故 (s-a)△A=…  相似文献   

13.
一、易变性 :三角函数和三角形中的有关知识相辅相承 ,将二者结合 ,能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例 1 在△ABC中 ,S△ABC =p(p -a) ( p -b) ( p -c) ,其中a、b、c分别为△ABC的三边 ,p =a +b+c2 ,试证明这个结论 .简证 :因S△ABC=12 absinC ,故S2 △ABC=14 a2 b2 sin2 C .由余弦定理 ,cosC =a2 +b2 -c22ab ,∴ S2 △ABC=14 a2 b2 ( 1-cos2 C) =14 a2 b2 1- a2 +b2 -c22ab2=116 ( 2a2 b2 + 2a2 c2 + 2b2 c2 -a4-b4-c4) .而 ( p( p -a) (p -b) ( p -…  相似文献   

14.
定理 正四面体四个顶点分别在一组 ( 4个 )平行平面上 ,相邻平面距离为h ,则表面积为 1 2 3h2 .证明 :设棱长为a的正四面体ABCD的顶点A、B、C、D在A的这个平行平面上的射影分别为A′、B′、C′、D′(如图 ) ,则A′C′=B′D′=a2 -4h2 ,A′D′=B′C′=a2 -9h2 ,A′B′=C′D′=a2 -h2 .由于A′B′C′D′是矩形 ,可知(a2 -4h2 ) 2 (a2 -9h2 ) 2 =(a2 -h2 ) 2 ,a2 =1 2h2 .四面体表面积为4· 34 a2 =3·1 2h2 =1 2 3h2 .正四面体的一个性质$湖北省黄石二中@杨志明…  相似文献   

15.
一、基础知识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简称为三角形的内心 ,内心有下列优美的性质 :性质 1 设I为△ABC的内心 ,则I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 ;反之亦然 .性质 2 设I为△ABC的内心 ,则∠BIC =90° 12 ∠A ,类似地还有两式 .性质 3 设I为△ABC的内心 ,BC =a ,AC =b ,AB =c,I在BC、AC、AB上的射影分别为D、E、F ;内切圆半径为r ,令 p =12 (a b c) ,则 (1 )S△ABC=pr;(2 )r =2S△ABCa b c;(3 )AE =AF =p -a ,BD =BF =p -b,CE =CD =p -c ;(4 )abcr=p·AI·…  相似文献   

16.
定理 在四面体P ABC中 ,设PA =z ,PB =x ,PC =y,AB =c,BC =a ,CA =b,记 y2 z2 -b2 =X2 ,z2 x2 -c2 =Y2 ,x2 y2 -a2 =Z2 ,则四面体体积V =11 2 [4x2 y2 z2 -x2 X2 -y2 Y2 -z2 Z2 X2 Y2 Z2 ]12 .先证如下 :引理 从一点O引  相似文献   

17.
设△ABC的三边长为a,b,c,其内切圆为⊙(I,r),则有下面的不等式(证略):AI2+BI2+CI2≥14(a2+b2+c2)+3r2(1)文献[1]中还有以下不等式:AI+BI+CI≥6r(2)(1),(2)中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b=c.定理1 设平面闭折线A1A2A3…AnA1有内切圆为⊙(I,r),其边长为|AiAi+1|=ai(i=1,2,…,n,且An+1为A1),则有:∑ni=1AiI2≥14∑ni=1a2i+nr2(3)当且仅当a1=a2=…=an时取等号.  证明 设已知闭折线的边AiAi-1,AiAi+1分别与内切圆切于点Bi-1,Bi(如图1),设|AiBi-1|=|AiBi|=xi(i…  相似文献   

18.
若在任意三角形的各边向外 (内 )作正三角形 ,则它们的中心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此即所谓拿破仑定理。本文将该定理弱化为特例 :当△ABC退化为一条线段时 ,便有如下命题 :命题 如图 ,C为线段AB上任一点 ,△ACE、△BCF、△ABD是正三角形 ,O1、O2 、O3 分别是它们的中心。则△O1O2 O3 是正三角形。证明 延长AE、BF交于D′,连结AO3 、BO3 ,AO1、BO2 ,延长AO1、BO2 交于O4 ,则O4 是正△ABD′的中心 ,由对称性知 ,四边形AO3 BO4 是菱形。连结O3 O4 ,由题意知 ,∠O4 AO3 =6 0°。故△AO3 …  相似文献   

19.
第 一 试一、选择题 (每小题 7分 ,共 4 2分 )1.已知 a3+b3+c3- 3abca +b +c =3.则(a -b) 2 +(b -c) 2 +(a -b)·(b-c)的值为 (   ) .(A) 1    (B) 2    (C) 3    (D) 42 .规定“△”为有序实数对的运算 ,如下所示 ,(a ,b)△ (c,d) =(ac +bd ,ad +bc) .如果对任意实数a、b都有 (a ,b)△ (x ,y) =(a ,b) ,则 (x ,y)为(   ) .(A) (0 ,1)  (B) (1,0 )  (C) (- 1,0 )  (D) (0 ,- 1)3.在△ABC中 ,2a=1b+1c.则∠A(   ) .(A)一定是锐角 (B)一定是直角(C)一定是钝角 …  相似文献   

20.
如图 1所示的图形在平面几何中比比皆是 ,十分常见 .在△ABP和△ACP中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 ,可得下述十分简单而有用的结论 .正弦比例定理P为△ABC的边BC所在直线上异于B、C的任意一点 ,记∠BAP =α ,∠CAP =β ,则sinαsinβ=BPPC· CAAB. ( )  证明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有BPPC =12 AB·APsinα12 AC·APsinβ,于是 ,有sinαsinβ=BPPC· CAAB.  显然 ,当点P在线段BC的延长线 (或反向延长线 )上 ,定理仍然成立 .当AP为△ABC的内或外角平分线时 ,有α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