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珺 《培训与研究》2009,26(5):61-63
在高校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北省高校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现状的调查来分析其传播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的建议和对策,以便使奥林匹克精神与高校教育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奥林匹克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高校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北省高校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现状的调查来分析其传播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的建议和对策,以便使奥林匹克精神与高校教育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奥林匹克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奥林匹克作为一种教育体系,包括奥林匹克精神教育、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理想教育。广泛开展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奥林匹克教育,将给当代大学生更新的启迪和鼓舞,对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主义是人类文明的奇迹,它的精神实质是教育人、锻炼人、培养人。当代大学生教育面临许多新问题,将奥林匹克精神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培养其合作精神、诚信品质。用奥林匹克精神教育大学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既可以使奥林匹克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也可以扩大学校教育的精神文明内涵。  相似文献   

5.
从回顾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过程入手,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进行解析。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奥林匹克精神已产生了异化。通过对教育功能是奥林匹克精神重要体现的阐释,呼唤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志愿精神教育,既是内化奥林匹克所提倡的理性和基本伦理原则,又是传递爱心,培养高尚情操,为社会无私奉献的过程.它不仅是传播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精神的载体,更是传播文明价值观、教化人的重要途径.因此,实践奥林匹克志愿精神,开展志愿精神教育活动不仅是举办北京奥运会的需要,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查分析北京市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论证北京奥运志愿者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志愿精神教育,既是内化奥林匹克所提倡的理性和基本伦理原则,又是传递爱心,培养高尚情操,为社会无私奉献的过程。它不仅是传播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精神的载体,更是传播文明价值观、教化人的重要途径。因此,实践奥林匹克志愿精神,开展志愿精神教育活动不仅是举办北京奥运会的需要,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查分析北京市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论证北京奥运志愿者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作为奥林匹克的核心内容,教育这也是所包含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出发点与归宿所在。本文通过对现代奥林匹克教育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奥林匹克精神所具备的现实意义,最后根据笔者经验,提出在高校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从而保证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相信本文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永远不变的内涵,《奥林匹克完章》里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它将体育运动与教育和文化相结合从而使人实现和谐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最重要的功能是教育,深入理解和践行奥林匹克教育的主旨精神,对优化高校体育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372所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现状进行分层抽样调查,以全面了解和正确展望中国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更好地推广和开展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奥林匹克教育,促进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国高校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高校会更加普及,更加深入人心。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宗旨和奥林匹克理想将给中国当代大学生予以新的启迪和鼓舞。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教育价值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的动因、实现教育价值是奥林匹克精神最高境界的体现和奥林匹克精神对青少年教育具有现实意义三个方面,综述认识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2.
奥林匹克志愿教育既是传播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精神的载体,也是传播文明价值观和教化人的重要途径.奥林匹克志愿教育对推动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努力构建完整的奥运志愿服务的教育体系、奥运志愿教育的目标机制、奥运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奥运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和奥运志愿教育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教学要把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渗透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及培养他们优秀的思想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借鉴奥林匹克的重在参与精神,进取精神,公平竞赛精神,团结、友好、进步、和谐、合作精神,学校要发挥其教育优势,把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与学校德育、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营造奥林匹克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并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建设,引领学生深入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内容体现为参与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友谊精神和奋斗精神,这些精神将对当前国内大学生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其集中体现为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公平竞争,奥林匹克精神对诚信给予明确的彰显,奥林匹克精神促进科学发展,这些都能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2008,(5):16-16
为了促进奥林匹克教育深入班级和中队,全面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学生真正关注奥运、了解奥运、参与奥运、体验奥运、得益奥运,获得身心和谐发展,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班主任》杂志社举办了“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班队会大赛”。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价值,主要有爱国主义精神、进取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精神几个方面。明确了奥林匹克精神在学校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同时提出了学校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对奥林匹克主义的定义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建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就是使体育运动处处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  相似文献   

18.
自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以来.其蕴含的奥林匹克精神与教育及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理清奥林匹克精神与教育、奥林匹克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为基础.探讨了如何以奥林匹克精神的宣传为途径促进高师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认真分析奥林匹克精神体系的主要内涵基础上,指出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励大学生公平参与社会竞争非常有益,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教育和文化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在极大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方面,至为本质的是能够巩固和促进人们的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特别是能够对人们的负面的价值取向起到极好的引导和矫正作用。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处于较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纷繁复杂的客观因素和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