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这在党的中央全会历史上尚属首次,此次会议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改革越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越临近,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就越紧迫。法治是安邦固本的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古今中外历史证明,法治昌明,社会清明;法治不彰,祸国殃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更凸显其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只有大力弘扬依法治国理念,才能最大范围凝聚共识,形成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社会合力。  相似文献   

2.
一、加强高职院校法律素质教育的必要性1.加强高职院校法律素质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弘扬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意味着法律向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和层次的扩张和渗透,而且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其中依法治国是根本保障,在推行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应当做到从"小孩"、"小事"、"小处"做起,所谓细微之处见真知。本文分别是从以上三个"小"着手,对其中反映出来的法治意识培养的滞后、法治意识培养的缺失、法治规范与伦理道德的脱节等社会问题进行简要地讨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高校应抓住契机,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念及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此,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念的本质内涵、基本要求;重视实践教学,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进行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渠道,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5.
<正> 一、依法治国与行政法治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一种治理国家、社会的理论和原则,即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实行“法的统治”,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理社会。社会主义的属性规定人民当家作主,主权在民,一切权力归人民,因此必须依法治国。一切公民、法人、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和组织都必须依法办事,社会主义的中国也必须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理社会,才能实现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目标。为了早日实现这个目标,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在1996年对依法治国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加强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方针。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离不开党的领导,需要党的领导来保证其性质和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做到从严治党。适应世情、国情和党情发展的要求,从严治党能为依法治国提供组织保障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从严治党保障依法治国必须做到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党内法规,加大打击腐败的力度。做到依法行政,增强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要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落实上级监督,重视同级监督,发挥媒体监督、网络监督、舆论监督等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靠保证。要实现依法治国,关键是公共权力的法制化,即依法治权。公共权力的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是我国依法治国的迫切需要。因此,要加强公共权力的法制化,依法治权,进而实现依法治国,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它是民族梦、国家梦、社会梦和个人梦的统一。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通过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途径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本文阐述了中国梦与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依法治国对中国梦实现的基石作用,并对通过依法治国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求索。  相似文献   

9.
<正>"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是新时代依法治国的根本目标,而全民树立法治意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全民普法是基础性、系统性工程,亟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具体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不断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构建法治社会文化,形成宪法至上、人人平等的法治社会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靠保证.要实现依法治国,关键是公共权力的法制化,即依法治权.公共权力的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是我国依法治国的迫切需要.因此,要加强公共权力的法制化,依法治权,进而实现依法治国,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权利文化是依法治国的文化根基,是法治社会形成的人文条件.和谐社会是倡扬权利、保障权利公平的社会.将权利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党执政理念的重大转折.加强学生基本权利保障是依法治校的主要标尺.  相似文献   

12.
1.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厘清依法治国和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依法治国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以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4.
试析依法治国的道德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的管理手段。但依法治国不是仅靠立法的数量 ,更重要的是强调法律实施的效果。它需要诸多社会条件的支持和配合。其中道德是重要的保障因素之一。法律蕴涵的道德精神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道德对法律的功能支持是依法治国的必要条件 ,执法者的道德素质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公民的道德自律是依法治国的根本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依法治国的含义作了完整的表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当然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实现由“人治”转向“法治”的必由之路。因而它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依法治国,首在依宪治国;加强立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实现‘法治“的关键,健全监督机制,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深入开展“严打”,保持社会稳定,这是依法治国的  相似文献   

17.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既要依靠法律的权威性、强制性——依法治国,也要依靠人的道德自律——以德治国,德法相济形成合力方能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当然要求 ,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先决条件 ,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实现由“人治”转向“法治”的必由之路。因而它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依法治国 ,首在依宪治国 ;加强立法 ,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前提 ;严格执法 ,是实现“法治”的关键 ;健全监督机制 ,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深入开展“严打”,保持社会稳定 ,这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是民众最为关心的民生和社会问题。食品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民众的生命和健康,食品行业承担社会责任显得尤其重要。食品企业伦理道德意识缺失以及法治监管不健全是导致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的主要原因。要重新构建食品行业的社会责任体系,需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论到实际论证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提出做到依法治国要从制度、监督、观念与执政党的关系等方面形成统一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