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科知识》2005,(8X):41-42
日本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蚂蚁在用触角接触其他蚂蚁的体表分泌物后,即可辨别出对方是“同胞”还是入侵者。科学家发现,蚂蚁身体表面能够分泌由18种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化学物质。同窝的数千只蚂蚁的体表分泌物成分均相同,而不同窝蚂蚁的该分泌物成分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在巴西境内的亚马孙雨林里发现了一种新蚂蚁,由于这种蚂蚁有许多前所未见的特征,生物学家称之为"火星来的蚂蚁"。  相似文献   

3.
蚂蚁也吃素     
人们一般认为蚂蚁是食荤的小虫子,它们主要以蚜虫甚至毛毛虫为食。但令科学家不解的是,在热带雨林,食素的蚂蚁比食荤的还多。在对秘鲁新热带雨林和文莱的古热带雨林中195种蚂蚁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大多数蚂蚁原来类似草食动物,主要吃素,位居食物链的低层。这一发现意外解决了另  相似文献   

4.
我们小的时候都注意过蚂蚁,小孩子们喜欢趴在地上观看这些勤快的小昆虫整天忙忙碌碌的样子。其实,不仅小孩子,科学家们也一直在研究这种小昆虫,看看它们是怎么解决很多难题的,在这个过程中,能给人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发。比如,当一只蚂蚁找到食物之后,为什么大群蚂蚁能够很快地找到通往这个食物的最短路径?蚂蚁的这种智能被有关研究人员称为群集智能。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众》2009,(5):20-20
一种学名为“Leptanilla revelieii”的蚂蚁是蚂蚁家族中体型最小的物种.科学家统计,迄今共发现14000种蚂蚁,很可能仍有相同数量的蚂蚁物种仍未被发现。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科学家在缅甸境内发现的一枚琥珀中真实记录了1亿年前两只蚂蚁之间的战争,它们的颚部仍咬合在一起,仿佛时间都停止了下来。科学家认为这两只蚂蚁来自于不同蚂蚁物种,它们存活在恐龙时期,当时它们可能争夺食物或者遭遇突袭,当树胶落在它们的身体上,就将它们完全包裹起来。  相似文献   

7.
据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报道,当蚂蚁遭遇交通堵塞时,它们喜欢用一种“别废话,给我让开”的方式把别的蚂蚁挤到一边,走别的路。这一缓解交通的方法出乎科学家的意料,却很有效。科学家们曾经发现, 找食的蚂蚁一路上会留下气味,这样别的蚂蚁就可以循着气味找到蚁巢和食物源之间的路。如果更多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们发现,活动在大树之间的蚂蚁,常把树皮啃出一条条凹槽,通过凹槽可走向各处。有了这样的“公路”,蚁群就不怕风吹雨打,行走时既安全又方便。而活动在地上的蚂蚁,它们会就地取材,利用沙粒来修筑自己的“公路”。此外,当蚂蚁在狭窄的“公路”上列队行走时,科学家们观察发现,它们在常来常往的十字路口交叉处都筑起了圆环形的“建筑物”,并放上自己特有的“交通标志”。蚂蚁怎样“走路”  相似文献   

9.
蚂蚁趣事     
近期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了一件蚂蚁与真菌相互依靠,共生共存的趣事。 英国的一位科学家说,蚂蚁是机警的“园丁”,对它们所“培育”的真菌,它们能很快地停止供给有毒的食物。不过蚂蚁自身似乎是不会检查食物是否对真菌有毒,只是当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03,(10):32-33
在运动场上,我们很难看到一名运动员对足球、篮球、排球样样精通,然而在科学界,却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多次转换研究方向,涉足了很多学科领域,并且在每个领域里,都有相当的成就,然而,他把自己比喻成懒蚂蚁,他为什么会这样比喻自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郝柏林和他懒蚂蚁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小树和蚂蚁尔虞我诈 在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中部,有一种名为Hirtella myrmecophila的小树。这种小树的嫩叶上会长有一些很小的袋状物,里面经常有蚂蚁进进出出,那些袋状物就是蚂蚁的巢穴。 小树和蚂蚁的关系可以算得上一种共生关系。蚂蚁为小树充当保镖,保护它免受昆虫的袭扰,小树则为蚂蚁提供栖息地。但巴西科学家巴斯孔塞洛斯和同事发现,树叶和蚂蚁的"亲密接触"一般不会长久,因为双方都是为了暂时的利  相似文献   

12.
蚂蚁社会一向被认为是社会合作的典范和楷模,蚂蚁们为了整个群体的利益而通力合作,而不存在为个体谋私利的现象。但据英国里兹大学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研究,蚂蚁社会里也充斥着欺骗和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3.
元元 《发明与创新》2009,(10):50-51
科学家通过时间测算分析,揭穿了一些古老寓言中的谎言:蚂蚁、蜜蜂、海狸等动物拥有所谓的毫不松懈的勤奋精神,其实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知多少     
《科技新时代》2006,(1):107-108
科学家是如何为火星上的地貌命名的?;真有一种叫做Google的蚂蚁吗?;我最近听说能免费去冥王星,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5.
彩虹蚂蚁     
这些有着彩虹一样绚丽色彩的岩蚁正在尽心竭力地照顾着尚未孵化出来的蚂蚁幼虫。不过它们漂亮的颜色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研究人员赋予它们的。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颜色标记试验发现,蚂蚁并不像之前人们想象的那样一生只能从事一项工作。科学家之前认为,蚂蚁有着严格的职业分工,每只蚂蚁只能从事某种特定的工作,正是这种专业化保持了蚂蚁世界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蚂蚁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但它们在自己的领地上却从来不会发生"交通堵塞".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蚂蚁处理交通问题的能力要远超人类,这一新发现将有助于人们未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17.
蚁后成天呼呼大睡,而工蚁却没日没夜的干活,严重睡眠不足。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火蚁的睡眠模式,首次揭开蚂蚁睡眠之谜。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人工环境下饲养了一群火蚁,其中包括三只蚁  相似文献   

18.
蚂蚁奇观     
李津军 《百科知识》2013,(15):44-45
蚂蚁虽然身量很小,可却是世界上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动物,远远超过所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的总和。小小蚂蚁遍及全球,无孔不入,成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就是在这小小的蚂蚁中,科学家发现了许多令人慨叹的大智慧!配药治病一种生活在南美大陆的红蚂蚁,一旦吃了腐肉烂食而生病时,竟然会像人类一样服用  相似文献   

19.
<正>为什么蚂蚁可以举起比自己重100倍的物体?科学家们解释说,这是由于蚂蚁的身体小。如果把蚂蚁原样"放大"到人的尺寸,肌肉构造不变,蚂蚁就举不起比自己重100倍的物体,甚至连头都抬不起来。反过来,如果把人缩小到蚂蚁那么大,身体构造不变,人一样会变成"大力士"。物体的尺寸变化时,长度呈线性变化,面积按平方变化,而体积按立方变化。假设人的身长  相似文献   

20.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今年四月在《自然》杂志上介绍了关于蚂蚁行为的最新发现:蚂蚁在找到新的食物源之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连续"快照"的方式沿途留下关于食物源的印象,并且这些"快照"最终还可成为蚂蚁重新找到这些食物源的依据。人脑简单、视力也不出众的蚂蚁所具有的辨认复杂路径的能力,一直使科学家们困惑不解。早先的研究表明,蚂蚁、蜜蜂等昆虫能将某一固定地点的景象以画面的形式储存于记忆之中。苏塞克斯大学的最新研究结果首次表明,蚂蚁还能够利用连续的画面来帮助自己在离开某一地点很远之后重新找到这一地点。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