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仰韶文化彩陶装饰最显著的特点是动物纹饰较多,有鸟纹、鹿纹、蛙纹。这些动物纹饰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形象生动,个别器物仿照动物的形象。在众多的动物纹饰中,鱼纹是最具特色的,有单体鱼纹、双体鱼纹、三体鱼纹,有的为变形体纹饰,既写实又抽象。而人面形和鱼形组合在一起的纹饰不见于其他文化,成为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标志。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发展从写实到抽象,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仰韶文化中半坡,底沟,秦王寨是其早中晚三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半坡类型彩陶的特点归纳——写实、古朴;底沟类型彩陶的特点归纳——出现彩陶、植物纹,曲线、圆润流畅,生动活泼;秦王寨类型彩陶的特点归纳——几何纹、抽象图案、颜色鲜丽。  相似文献   

2.
人类所有的艺术都是从手工艺开始的。阿柯玛村落的玛丽亚·奇诺用她祖先的方法制作了传统的“礼仪彩陶水罐”。传统上,制作这样的阿柯玛容器需要四、五天时间。用露天火烤制陶器.火烤制下部。这期间,艺术家吃饭、睡觉都很少。据说,只有将艺术家的灵魂和陶器的灵性结合了起来.才能制作出正真的彩陶。这件彩陶是用手工将长长的泥条螺旋形盘筑而成。每一圈都是平滑的,并用红色和黑色天然氧化矿物色做出图案,空出的部分是白陶衣。完工后,她在陶罐的口沿上做了一点小缺口,以便在作品完成之后,能把灵魂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4)
黄河流域是我国陶器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在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都出现了精美独特、造型别致的彩陶。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彩陶装饰纹样不仅延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还为日后装饰图案的发展起了一个好的开端,是我国先民为世界艺术宝库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4.
界首制陶技艺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首彩陶在中国彩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继承了唐三彩的釉色并将其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现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界首彩陶制作技艺进行调研分析,指出其生存状态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原始彩陶艺术是近两个世纪以来备受关注的关于“美”的研究对象之一。原始彩陶艺术体现出来的“功能美”满足了原始先民在生理、心理及精神(社会)上的三重需求。  相似文献   

6.
陶器是人类漫长的石器时代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是人力改变天然物的开端,而彩陶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化史上一个全新的审美时代的到来。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无论是文字的始创,艺术的发端、原始巫术的产生和远古神话与图腾的出现,都离不开彩陶。“因为,在中国传统艺术最初观念的建构中,彩陶艺术所提供的发生学上意义和它的审美特征都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彩陶文化被誉为"人类童年的智慧之花"。早在7000年多年当人类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了彩陶工艺,她反映着人类在文化初始状态的艺术成就,具有弥足珍贵的文化价值,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艺术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随着起舞造型的变化,装饰艺术风格也有了明显变化。图案构成复杂巧妙趋于繁丽,马家窑时期的彩陶装饰艺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圜底彩陶钵反过来与史前的人头骨盖形的器皿相比,其造型非常相像,因为不集结怎样,猎取敌对部落的人头或牺牲本部落的人,其人头总是有限的;而用粘土烧制的彩陶代替则方便多了。  相似文献   

9.
现代许多考古发掘证明:人类史前的陶器与彩陶的最初创造确实是农耕时期的妇女的一种专利。特别是中国妇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透露出人类对原始社会母系阶段印记的回忆。也透露出人类对于制陶的发明和自我创造的艺术折光,后世所谓“陶冶”,“陶钧”都是以制陶来比喻人类的化育和创造。而彩陶的发明和广泛的颁布,使各部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或继承发展,或彼此影响,或相互交流,从涓涓细流形成了华夏文明的浩荡源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博客与BBS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徐涌  燕辉 《现代情报》2005,25(5):198-200
文章从BBS与博客的发展历史入手.分析了两者在运作方式、内容、思想理念、类型划分、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差异。认为两者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很多方面作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Web2.0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剑颖  冯桂珍 《现代情报》2007,27(11):53-55
针对Web2,0在互联网发展的热潮,本文分析了Web2.0的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及其典型特征.从信息源的类型、情报学的学科定位、Web2.0在情报学具体领域的应用、用户情报行为4个方面探讨了Web2,0对情报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人就已经使用图形来传达自己的思想以及用图形来沟通和联络情感,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与雕刻在岩壁上的岩石刻等既承载了先人对自然的理解,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然而,现代平面设计已经趋向于国际化、全球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审视传统图形,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新主题.  相似文献   

13.
 裸子植物的幼苗可分为3个类型、8个亚型。即:1.苏铁型,包括苏铁亚型、银杏亚型、南洋杉亚型;2.松型,包括杉亚型,松亚型,麻黄亚型;3.买麻膝型,包括买麻滕亚型,百岁兰亚型。类型和亚型都有特征描述,并有一个检索表。文中首先讨论了种子的起源是多元的,因而裸子植物的起源也应是多元的,是前裸子植物不同类型平行进化的结果。 又根据裸子植物幼苗类型的形态特征,提出裸子植物有4条进化路线,即:苏铁路线,银杏路线,松柏路线和买麻滕路线。还讨论幼苗类型之间的进化关系,认为除买麻滕型幼苗因其形态特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线外,总的趋势是由留土萌发向出土萌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国际上素有“陶瓷之国”的盛誉。外国人把中国称为“China”,即有“瓷器”之意。可见陶瓷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从第一件彩陶的诞生,到现代的陶瓷艺术,陶瓷的发展一直不曾中断,但把它运用到现代壁画上还只是70年代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唐三彩的制作工艺、表现题材进行了介绍、分析,并对唐三彩产生年代的历史文化环境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找到唐三彩的色彩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唐三彩是中国鼎盛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唐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6.
北京举办的“神秘的玛雅,墨西哥古代文明”大型展览,一下子就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力。这是中国人首次大规模地、全面而完整地亲眼目睹高度发展的玛雅古文明。那绚丽的彩陶、精美的石雕、宏伟的金字塔、奇妙的文字、精确的历法和超越东半球的数学思维,都令人叹为观止。在重现的玛雅古文明世界里,人们既能受到智慧的启迪,又能感到美的享受。对科学真理和艺术完美的永恒追求,既是美洲玛雅文明发展的动力,也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在玛雅文明  相似文献   

17.
历史系创建于1937年,是西北大学较老的系。历史学科的发展一开始就表现出充分利用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在学校迁入陕西城固的困难时期,历史系教师即对历史名人张骞之墓作了考古发掘,对诸葛亮遗迹进行历史考察,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和考古报告。40年代后,著名清史专家萧一山、留法博士马师儒等先后任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突出了对西北历史文化的研究,在察汉瓦当、古代彩陶、隋唐壁画、敦煌艺术、碑刻金石、金银铜器、陵墓发掘等方面,成果尤为显著,在国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论述路由器的选择协议,详细介绍了路由.选择协议的基本原理、工作机制、特点、报文类型和路由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从新石器时代彩陶宽带纹及其向后来花纹带的延伸过渡中,探寻宽带纹的形式特征及其深层文化寓意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中外网络出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晓农 《现代情报》2006,26(11):216-217,219
本文对网络出版的认识、类型、技术、知识产权、cbook等几个方面。对中外网络出版进行了比较.并认为加强对发选国家网络出版的研究有利于本国网络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