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人都是说着童谣、唱着儿歌长大的。童谣以其韵律、节奏的独特美感吸引着儿童,使我们在优美和谐的吟诵中得到情感的愉悦。因此,我把“新童谣”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与新童谣亲密接触,使新童谣融入校园,融入语文课堂,融入课外活动,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编童谣、传童谣、唱童谣、演童谣、用童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李亚真 《福建教育》2005,(5A):18-18
小时候,童谣是一叶满载着童心的扁舟,引领我们驶向成长的港湾;长大后,童谣又成了我们走进童年美好记忆的最佳钥匙!孩子们有着天真烂漫、充满幻想的天性,而童谣就是他们发挥想像力,把游戏时的欢呼、对动植物的耳语、对自然景象的观感等,以纯真的口语创作出来的诗篇。因此,童谣就具有以下几个特质。  相似文献   

3.
播放歌曲:“人之初,性本善……”(音高而亮,几句之后渐弱,主持人上场)甲:小时候,我们在妈妈的催眠曲中入眠。乙:长大后,我们唱着新童谣快乐成长。甲:童谣记载着我们童年的梦。乙:童谣寄托着我们纯真的情。甲:但是最近,我们却发现一些“另类”的童谣在队员们中间传播、流行。乙:为此,我们中队开展了“传唱校园新童谣,争做文明小公民”活动。甲: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流传着这样一些童谣,请看:(多媒体演示动画,配音)1.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一拉线,我传2.我在马路边,捡到一枝烟,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  相似文献   

4.
孙:陈老师,您好!2001年1期—2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刊登了一些来自学生口中的校园童谣,您看了以后,怎样评价这些童谣?陈:我看了你们杂志上登载的《新校园童谣》以后,感觉内容上参差不齐,有的较有意思,也有教育意义,但也有一些我认为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可能有些还比较消极。孙:作为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您认为校园童谣在一个人的童年中具有怎样的作用?陈:童谣不是现在才有的,它自古就有。历史上的任何一代人,在小的时候都朗诵、传唱过各种童谣。可以说,孩子们都是伴随着童谣长大的。我们成年人回忆起童年的生活,谁不…  相似文献   

5.
童谣是孩子喜闻乐见的,寓教于乐的歌谣。我们都是唱着童谣长大的,没有童谣的童年就少了一抹颜色。然而,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现在生长在闽南地区的孩子却大多数不会闽南童谣。从德育的角度讲,童谣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从教学的角度讲,它是对教学内容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从2007年起,闽南童谣进入了我们的音乐课堂,对于这门全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闽南童谣课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去了解、学习和传承其中的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下面就如何将闽南童谣有效融入音乐课堂,谈谈我们的探索之路。一、闽南童谣教学生动化教学中我们尽量让闽南童谣教学生动化,让学生感到童谣的美,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借鉴了"奥尔夫教学法",比如:运用节奏练习、音律配合、角色扮演、游戏等教育手段,使童谣更突显其艺术特征,肢体动作的加入,促进情感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喜欢嚼着一块糖编织着长大后的梦想和希望长大后喜欢嚼着一首诗搜寻着小时候的记忆和印象如今站在讲台上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希望和成熟希望的地方学府参天古木凝聚百年风雨用生命之躯写成一部书方块汉字铺成一条路承载匆匆步履通向寒窗苦读古朴建筑送出栋梁无数只留下墨香如故这树这路这屋是我一生的财富我找到了自己(外一首)@张文宾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一、念背童谣 师谈话:同学们,有人说,童谣就是童年的歌,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有多少童年,就有多少童谣.是啊,在妈妈的怀抱中,在外婆的摇篮里,在我们的校园中,多少美丽的童谣伴随着我们健康地成长。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背的童谣多!怎么样?  相似文献   

8.
编后语     
童谣就像压缩了的文化饼干,融合了多种文学元素,它短小精练,琅琅上口,易学易记,便于传唱,很适合少年儿童的欣赏心理。健康的童谣,如心灵的鸡汤,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对我们品德的形成、情感的陶冶、行为习惯的养成、语言美感的熏陶都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我们去传唱、去表演、去创作这类童谣,就能从中摄取丰富的营养,促进我们健康、活泼地成长。当我们长大成人后,这类童谣也许依然存留心间,成为我们美好的记忆。“灰色童谣”流行于校园,值得同学们警惕。这类童谣嫁接了一些成人文化的成份,融入了某些社会流行元素,以戏谑的方式宣泄着某种…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在回忆中念童谣,从中了解编写童谣的技巧。2.让学生在回忆中想象,在想象中编写童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一、念、背童谣1.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有人说,童谣是童年的歌,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是啊,在妈妈的怀抱中,在外婆的摇篮里,在我们的校园中,美丽的童谣伴随着我们成长。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背的童谣多,怎么样?2.师先念童谣,而后学生念童谣。3.师谈话过渡:真棒!同学们记住的童谣可真多,可见大家都很喜欢童谣。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4.学生说自己喜欢童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一场猝不及防的雨里,忽然间记起了一首童谣: 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叫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长大是个小矬巴儿(矮子) 念着这童谣,雨中的心情不由就蓦地放松下来。童年的一些光景在脑海中如画卷般慢慢展开——那可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在这画卷的边缘,童谣余音袅袅,促使我试图再去回忆一些关于它们的点滴。可是,漫漶的记忆里,只有三两个了。  相似文献   

11.
快乐的童谣     
[美玫的话] 这期“小舞台”编发了一组健康活泼的新童谣。童谣曾经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可爸爸妈妈的童谣词儿太老了,唱起来没劲;眼下流行的一些“灰色童谣”又思想消极,内容低下,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成长。怎么办? 为了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纽委会办公室在征集、评选歌曲的同时,又向少年儿童和成人征集能体现民族精神并深受少年儿童喜爱、便于流传的新童谣,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下面这些童谣是美玫从来稿中精选出来的,推荐给大家,美玫希望大家迅速行动起来,创作更多更好的新童谣!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一、念背童谣师谈话:同学们,有人说,童谣就是童年的歌,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有多少童年,就有多少童谣。是啊,在妈妈的怀抱中,在外婆的摇篮里,在我们的校园中,多少美丽的童谣伴随着我们健康地成长。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背的童谣多!怎么样?生:好!师:让老师先来念童谣: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你们看,老师小时候念的童谣现在还记得。现在请同学们也来念一念。生:我会念《刷牙》这首童谣:小牙刷,手里拿,早晚都要刷刷牙。小牙刷,手里拿,满嘴小牙白花花。……师:真棒!同学们记住的童谣真多,可见大家都很喜欢童谣,…  相似文献   

13.
上海童谣     
《红领巾》2009,(6):36-37
童谣在哪里啊,童谣在哪里?我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走走到上海滩(shang hai tan)。哈哈,这不是吗?它们排(pai)着队(dui)等我们念(nian)呢!  相似文献   

14.
朗朗上口的童谣,曾经伴随着我们走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我们不仅从中得到了诸多欢乐,还学到了不少知识和道理。而如今的校园里,却出现了“读书苦,读书累,不如加入黑社会”等“灰色童谣”。长期吟诵这些“灰色童谣”必定会直接影响孩子们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15.
吴静怡 《考试周刊》2015,(46):183-184
具有农村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民间童谣就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并为儿时生活带来无穷乐趣,常常让我们追忆,让我们难以忘怀。当今社会,教育西方化给中华民族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将民间童谣带入幼儿教育中,把民间童谣与游戏、与学习结合起来,能开启幼儿的语言智慧,培养幼儿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幼儿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幼教工作者必须将童谣渗透进幼儿教育课程体系中,不断挖掘童谣资源,更新教学方式,家园合力,让民间童谣伴随着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周丽华 《教师》2013,(17):80-80
"童谣"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音节和谐简短的歌谣。童谣以合辙押韵、短小精悍的特点吸引着幼儿。幼儿爱听,也爱跟着童谣的节奏说。因此童谣也是幼儿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童谣的内容想象丰富,富有情趣,如《小青蛙》:"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它。"只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总有一首童谣伴着我们进入梦乡,伴着我们渐渐长大。“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来自外婆的爱,包围了我们的整个童年。今天,来自上海的朱媛媛小星星,有一个特别美好的愿望,是什么呢?别急别急,我们先来认识—下她吧——  相似文献   

18.
童谣是在儿童之间口耳相传的一种传唱艺术形式。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中间常常悄然流行着一些灰色童谣。如何抵制这些灰色童谣的不良影响,让新鲜活泼、健康向上的新童谣在少年儿童口中传唱,把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元素溶入其中,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是我们每一个少先队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真想在五彩缤纷的梦幻世界里长大。清晨,当太阳的光敲打花瓣的大门,我用晶莹的露珠洗完脸,便抖动着透明的翅膀,唱着愉快的歌向学校飞去。进了学校,老师热情地端来一盘盘知识套餐请我们享用。喝着鲜浓的语文豆奶、吃着金灿灿的数学蛋饼、啃着香喷喷的英语烤鸡腿、嚼着脆生生的电脑花生米……同学们欢歌笑语,一天的知识营养就这样滋养了我的大脑。  相似文献   

20.
文化现象:童谣是什么?今天的孩子是否喜欢唱童谣?又喜欢唱什么童谣当"灰色童谣"充斥校园时,新童谣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日前,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市许多小学正红红火火地开展着"新童谣创编和传唱"活动,这无疑为"灰色童谣"的侵入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丰台五小银地分校开展的"童谣唱响校园,皮筋舞动童心"主题活动,以"新童谣 新游戏"的形式,围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做新时代的文明好少年。队员们通过编、写、画、唱、跳等形式,把新童谣演绎得多姿多彩,为校园增添了一抹明媚的春光。如今,"编唱新童谣、传唱新童谣"活动正在积极健康地朝着深度拓展,这些重要举措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