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总”不好做□丁法章我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在晚报做“老总”已过九载,如果再加上当青年报“老总”的5年,就有14个年头了,要谈做“老总”体会的话,真是个中滋味说不完,甜酸苦辣道不尽。一言以蔽之:“老总”不好做!“老总”者,一报之长也。这里所说的“老...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有一个新闻工作者告诉我,一次他去某大公司采访一位总经理,这位老总自认为“蝗虫”又来了,便迟迟不见,让他在会客室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来,老总出来了,板着面孔说:“我很忙,你直说吧,要我们给多少钱?!”当时弄得他哭笑不得,连忙解释说:“我是奉命来采访的,绝不要你们一分钱!”这位老总听他这么一说,面孔顿时变了样,态度也热情了,对他说:“对不起,误解您了,我们也是被新闻界一些人搞怕了。”真是“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可见,搞“有偿新闻”严重损坏了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社会形象,败坏了党的新闻工具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3.
我这一辈子没有当过“老总”,但度过十多年编辑生涯,自不免常与“老总”打交道,所以对这个问题也许多少有些发言权,想谈上几句,凑凑热闹。谈到“老总”应具的素质,恐怕三言两语说不全面,窃以为最露要的一点,应当挺起腰杆做人,维护编辑的正当权益。很可惜,我的那位“老总”,不具备这种素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11,(11):59-59
稿子太长 某公司老总做完工作报告,批评秘书说:“写这么长的稿子,我看见釜场上的人都听得不耐烦了!”  相似文献   

5.
沪上一家刊物的老总约我采写京城一起著名的新闻官司,末了嘱咐一句:“不论是调解结案,还是判决,一定要给我提供一份法律文书副本,这是我的基本要求。”我在频频点头之余,不禁为这老总丰富的办刊经验和鲜明的现代意识所感动。因为,一份法律文书在手,不仅可以保证他的刊物所报道的案件准确合法,不出纰漏,也表明了老总对法律的严肃态度和对法庭的尊重。记得有篇文章说:现代人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法制观念,二是对计算机的认识和使用水平。细想起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这两点真是不可或缺。前者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7,(9)
好个「希望大家都超过我!」文/四川·何其兴最近,刚刚到任的南充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谢洪才,在首次与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见面的会议上讲:“希望我们报社多出一些名记者、名编辑,希望大家都超过我!”这位年轻老总的见面话虽简短,却掷地有声,颇有分量。这既是他...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的传媒中,时常可以发现这样的标题或文字:没想到(或想不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这么高!没想到扭亏增盈、开源节流的效果这么好——这是好的一面;没想到这帮人的思想觉悟这么低!没想到亏损、浪费和腐败这么严重——这是坏的一面。这样的报道多了,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也都习以为常了。实际上,细细想一下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的。 何谓“没想到”,说简单一点就是现实情况与人们原先头脑里的想像不一致或者说差别很大。人们  相似文献   

8.
“老总,我带孩子们看您来了”(一等奖) 3月27日,贺龙元帅的夫人薛明,以八十高龄、有病之躯,携子女到元帅故乡——湖南桑植,参加贺龙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在贺帅铜像前,薛明抑制不住热泪,一边举手致意,一边说:“老总,我带孩子们看您来了!”  相似文献   

9.
也许你会以为这题目犹如说“吃饭要吃”,废话连篇!其实不然。正如说“杂谈要杂”强调杂谈写作要注意“杂”的特色一样,“杂谈要谈”则从“谈”的方面来考察“杂谈”写作的另一重要特色。 在“一般写作”里,把通常使用的写作手法分解为四类:叙事,描写,抒情,议论。那么,“杂谈”写作的特色是要充分地向读者昭示“议论”的功夫!这正是“杂谈要谈”的主旨所在。也就是说,在每一篇杂谈文章里,凡属于叙事、描写、抒情的文字要从简或省略。一般说,杂谈往往要求“就事论理”,或“以事为依托”;有“事”要说,就难免要“叙事”。然而一般是不在“杂谈”当中去显现作者的抒情和描写的才能的。至于“议论”,则是显现“杂谈”文章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的成份,需要在这方面去  相似文献   

10.
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这是读者多年来对新闻出版物的一种评价。你说冤枉吗?我们这些“生产”书报刊的“老总”们,心里最清楚:读者的评说是公正的。有错与无错,是辩证的统一。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很难要求一部书,一张报,一丁点儿差错没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有错是绝对的,无错是相对的。但是,担负着生产精神产品的报刊社,可不能用“差错难免论”来搪塞读者,宽慰自己。眼下的事实是,读者——“上帝”一面在强烈呼吁报刊上消灭差错,为他们提供优质精神食粮,而另一方面天天“生产”书  相似文献   

11.
前日几个老记聊天,老资格的李总说了个笑话:某晚报一位年轻女记者被指派到附近农村采访一条新闻,磨磨蹭蹭还没动身。领导就问:“为什么还没去?”她若无其事地回答:“等办公室派车,说要明天才有!”领导有点不高兴了:“人家在等呢,就这么三四公里路,没有车那你的脚呢,干嘛去了?”女记者有点脸红:“是啊,我的脚干嘛去了呢?” 这是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我的脚干嘛去了?”人人皆有一双脚,就好端端地长在自己身上,人就靠它撑着站起来和走路,干嘛去了呢,不可思议吗?  相似文献   

12.
赵瑜的《马家军调查》刊出后.犹如投掷在深潭中的重磅炸弹,在全国产生轩然大波,新闻“轰动效应”可谓大矣!然而,马家军的弟子曲云霞说:“赵瑜与我说的那些都是他自己瞎编的,我根本没说。”马家军的另一弟子王军霞则说:“这本书我已看过,真实性是非常强的.而且还有很多地方我觉得赵老师还是给马指导或者某些人留有很大余地.给了很多面子.还有更严重的东西,根本没有写在上面。”“二霞”的观点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至于赵瑜和马俊仁则更是各执一词。真理只有一个,究竟有无失实的地方呢?看来只有等待“调查”的“调查”了。对…  相似文献   

13.
总编辑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各种类型又有其特点.有优良的类型,也有差、劣的类型.优秀总编辑得到领导和部下赏识、钦佩;劣质总编辑得到的只能是人们对他的反感. 笔者试图对报社中劣质“老总”的种种不良表现的分析,给“老总”们提供一面引以自省的“镜子”,使人们知道:作为一个总编辑,应该注意摈弃哪些不良品质和作风,应该弥补哪些弱点与不足,应该避免犯哪些错误,并由此培养自己优良的领导素质,做一个合格的总编辑. 分析起来,劣质“老总”有以下类型及其特点: 华威型成天张口闭口喊“忙”,实际上往往是假“忙”(如同张天翼小说中的《华威先生》一样);或者“忙”得不对路.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口头上标榜自己“太忙”,实际上往往不很忙,“忙”字挂在嘴边,是想显示自己不同凡响.这样的“老总”在一天将过去的时候,就会喊道:“今天真忙死人了”.如果仔细清算他一天所做的事情,就会连他自己也感到没做几件事。二是工作并没“忙”到“点子”上。有的忙于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4.
人生很多事,只说这几“点”。 起点。生命之起点,任何人无法选择,作为这个人本身不能选择出生的时间与家庭,当生命开始孕育的瞬间,一切都已决定。故此不说也罢!事业之起点,则因人不同而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5.
光明 《新闻三昧》2005,(7):25-25
6月2日解放日报8版《千金一诺》一中说:“一名企业老总突然决定要到村里实地考查,晚上还要进行投资入户的商谈。”笔认为这里的“考查”该是“考察”之误。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闻写作“怎样写才能被采用”?“写什么才算好稿”?这是许多基层业余通讯员提出来而且难于找到确切答案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人回答说:“题好一半文”,亦有人指出说,“事好一半文”,而我说:“字好一半文!” 说起写作,我已有12年历程了,尽管“字好一半文”算不上我的经验之谈,但说是“多年写作得来的一点感受”确不为  相似文献   

17.
“不锈太钢,前程辉煌。”用这八个字来概括这家著名特大型国企的改革发展道路,是比较形象的。追思风雨历程,展望未来构建,集团党政“三驾马车”充满乐观坚定信念。董事长刘玉堂说:“将太钢建成国际水平的以不锈钢为主的特殊钢企业,这既是公司的跨世纪发展目标,也是当代太钢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7月23日早晨,“西湖之声”广播电台播了一条有关省教委今年不公布全省高考文理科前三名,不给各中学高考成绩排队的新闻。正在吃早饭的妈妈边听边说:“就是应该这样!什么‘状元’不‘状元’的,弄得学校、学生都紧张。这条新闻好!”她不知道,“西湖之声”摘播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地市县报与大报相比,最明显的差距表现在评论上,这一点连我们自己也不否认。地市县报的老总们常常为评论绞尽脑汁,可是收效甚微。要办好地市县报,必须高举党报的“旗帜”,加强新闻评论工作,以作为提高整个小报质量的突破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评论质量呢?窃以为,主要的还是让“我”字进评论——这  相似文献   

20.
提起报纸、刊物上的差错,真令读者、编者、作者均感伤心痛肺。什么“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书”之类的话,流传广泛。这话又似乎成了某些报社编辑们特别是老总们的“挡箭牌”,人家一提“贵报的差错不少”时,总是拿这句话来“挡”一阵子:“老兄,错字误句,谁都不愿出现。但是,在所难免。防不胜防啊!”言下之意,报刊上出现差错,谁来也没办法治。真的是“防不胜防”,还是没有着力去防呢?一般来说,出了文字差错责任在校对。校对工作重要这不是套话而是实情。这是项细致而艰苦的工作,手眼耳并用,一个个字地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