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开始了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与先前轻视劳动群众相比,他开始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他极力促进工人阶级的觉醒与革命斗争,但同时他的思想又时常停留在改良主义阶段,悲观主义色彩浓烈.这一思想状态与他过渡时期思想的混杂相关.他在工人运动问题上改良和革命的双重性也对他后来在工人运动态度上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在"五四"爱国运动期间,逐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他开始关注工人阶级的现状,创办工人刊物、成立工会、重视工人教育,积极投身工人运动的组织与领导,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的到来,立下了不小的功绩,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他致力于向工人传播革命思想,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为开展工人运动创造组织条件;他躬亲革命实践,指导工人运动,并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了中国的工人阶级。陈独秀的探索不仅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供了早期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4.
邓中夏是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者,他从事於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人运动的展开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根据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自身特点,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和提高中国工人阶级的现代化意识,将此作为实现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战略问题加以认识和解决,这是他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何孟雄是一位优秀的工人运动宣传鼓动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工人运动活动家。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他提出了系统的工人运动思想,同时在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使其得到了检验与发展。为了保障工人权益、实现工人利益,在挽救国家危亡、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何孟雄始终都在努力践行着他的工人运动思想。尽管何孟雄工人运动思想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从总体上来看具有进步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这条路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毛泽东对这一路线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我国传播,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从对十月革命胜利的宣传中,逐步领悟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而后,在“五四运动”的实践中,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战斗威力。他们开始认识到劳工阶级对于推翻帝制、建立劳农当家作主的制度的巨大作用,开始树立朴素的群众路线的思想。这时,毛泽东在湖南主编《湘江评论》,他在民众大联合的文章中表述了他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初步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第一次工运高潮过去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认识到了农民群众对于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关注和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他的工运理论和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深入学习邓小平的工运理论,研究邓小平的工人阶级与工会思想,对于指导中国工会工作改革与发展方向,推进中国工人运动,团结和动员各民族职工努力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把中国工会带入21世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关注和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他关干工人阶级和工会的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思想非常深刻,在《邓小平文选》1~3卷中有540多处进行了论述。我们广大工会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尤其是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和领会邓小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的理论。并用这~理论指导工人运动和…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逐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主张依靠工人阶级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无产阶级革命。他通过文章和实际行动宣传马列主义、组织工人革命团体、策划和指导五卅运动及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掀起了上海乃至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的民族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诞生了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党,马克思主义学说经过同各种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的激烈斗争,开始在工人运动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这一转折是多种原因促成的,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资本论》在各国工人阶级中的广泛传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他早年的工人运动生涯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的最初结合的一个缩影.他投身工人运动是他自己追求真理的具体表现.俞秀松在上海领导党团工作时参加了一些工会组织,进行指导,又内部指挥了包括五卅运动在内的多次工人罢工斗争.他对帮会流氓应对有方;对帮会的见解一分为二,富有策略性.他提出的组建工人俱乐部的主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工运路径.在他的言行中体现了无产阶级艰苦奋斗的可贵精神和改造世界的宏伟抱负.这种精神与抱负在一定程度上又具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在上海工人运动中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30年代的中国左翼文学运动是由带着自己的独特经验和思想接近马克思主义的鲁迅与在马克思主义的组织、思想和文学观念中成长的党员知识分子共同展开的.从二者之间的联合与矛盾看左联时期鲁迅的思想文化形态,则可概括为:阶级理论视野和文化启蒙立场并行,“真的知识阶级”和无产阶级大众二元平等,“个人的无治主义”和左翼阵营意识的消长共存.与左联党团领导人的新旧对立、非此即彼的典型思维相比,鲁迅的思想呈地质层般的“多层累”形态,是一种非政治实践的批判性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3.
在李铁大量的表现工厂生活的小说中,其前后期的作品有着很大变化:由单纯、诗意地表现身边的生活,到因生存焦虑产生出具有“人文关怀”的艺术之作;不滞留在单纯的现象批判,对生活充满着信赖;关注被遮蔽的工人生活的现实,细腻地呈现女工们的内心感受。这些充分显示着他思想与艺术的成熟。李铁小说的魅力既同他的人生状态、生活工作经历有关,也同他的艺术美学原则有关。发展与变化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小说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工人阶级队伍状况,分析认为:在社会变动中,工会运动也悄悄改变,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应成为工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劳动关系调整的重要手段。新工会法突出和强化工会维护职能,从法律上保障了职工权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德同志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关于军事、党建、文化、经济建设的思想和理论十分丰富,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发展,朱德同样有着系统、深刻的见解和精辟的论断,为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工会法律角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者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我国工会的本质属性,工会具有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有对用人单位的经济裁员发表意见、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监督、参与处理劳动争议等权利。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工会最根本的工作,工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中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形成并提出了自己的青年教育观。深刻认识李大钊青年教育观的丰富内涵,通过正确的实现路径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对于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传入中国,并迅速与中国工人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相结合,不仅在中国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而且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旅欧华人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先驱;旅日华人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使者;旅俄华人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生力军并协同共产国际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最重要的就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把革命理论与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相结合,与一批革命知识分子一起,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北方是李大钊的故乡,也是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在这片热土上,他领导和创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发展壮大了党的队伍,领导工农革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