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组合作学习”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只听老师讲解,只能记住所听内容的15%。学生先学,老师后讲,则学生可以记住研究内容的65%。  相似文献   

2.
梁彩欢 《成才之路》2010,(26):95-95
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使我们很多老师把课堂变成了自己一个人的舞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形成了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满堂灌”满堂听”的教学习惯。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提出教学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是学生的责任.然而令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前提则是教师的正确指导与积极引导,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 ,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语文课程教学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其具体做法是 :一、兴趣——自主、探究学习的源泉我在教学中以激趣为手段 ,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如教学《寓言两则》时 ,课前教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 :“这节课老师让大家听两个…  相似文献   

4.
我县教研室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指导下,提出了“有效教学四常规”的课堂教学要求,即“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的学练时间不少于20分钟,学生参与面不少于80%,当堂达标率要在80%以上”,结合我校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课题的开展,经过实践和科学扬弃,我们探索出“预习——探究——点拨——学习”的自主式课堂学习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说起"合作学习",更多的人会想起语文、数学等主科课堂。其实,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也离不开学生的合作。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以学生操作为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信息技术老师是利用操作任务来促使学生参与其中。作为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体——学生,他们更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学习能力、学习热情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此,我们时常会看到,在课堂上对于教师布置的操作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形式多样,但我们一定要抓住学科特点,揣摩学生心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老师的教学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相似文献   

7.
农村高中课堂教学沿用传统的讲授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能得到有效激发,课堂依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沉闷局面。农村高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构建,旨在顺应时代教育发展趋势,破解农村教改难题,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语文教学,使学生习惯了听,习惯了服从,习惯了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厌烦了写作,语文课也就成了"一言堂",学生失去了阅读与写作的热情。虽然有些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没有脱离老师和教案的桎梏。语文主题学习,让每位语文老师看到了孩子们学习的潜能,激发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也点燃了老师创新教学的热情,让老师和孩子同时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我有幸参与了我校"语文主题学习"课题小组,  相似文献   

9.
正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生物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这种学习方式,认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而"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则被老师们视为打破学习主体独自学习习惯,培养学习主体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且有团队精神,竞争意识,领袖品质,体现合作精神的最有效方式,风靡课堂.但是我们在实际生物课堂教学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讨论时,存在着不少误  相似文献   

10.
李从瑞  常克义 《考试周刊》2015,(11):123-124
<正>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沙伦博士对合作学习进行了这样的界定:"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这里所说的合作学习是针对课堂教学实施的一种教学方式,而我们认  相似文献   

11.
李平 《考试周刊》2013,(7):180-181
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些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合作学习的优势并没有真正得到发挥,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做,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最大化,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良学习习惯,改善课堂教学,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田军旗 《辅导员》2013,(22):61-61
<正>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每位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课堂要高效,让学生"动"起来,讨论、展示等关键环节,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载体。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常会陷入误区:误区一:有形无实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小组成员马上分头聚集,教室只听"嗡嗡"说话声,大家都动嘴,但听不清说啥。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这种讨论,有的成了学生闲聊的时机,浪费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之"人际交往智力"的学习风格——小组教学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最好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为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过程,我们倡导以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但是,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往往不知怎样合作学习或不愿意合作学习.结果出现了两类尴尬的课堂:一类课堂叫"表面热闹下的空洞无物".正如上海特级教师李惠军在《我思、我行,故我在》一文中所言:"在一种全新的理念与环境氛围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的教学场景——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辩、华  相似文献   

14.
<正>《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的指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动"起来、自主"学"起来,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时下的听评课,一个集中的声音是学生有没有动起来,较之先前的老师讲得怎么样,实为革命性的进步。然"动起来"未必都是"学起来"。如若学生只动不学,则是扬汤止沸,与改革初衷相违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而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学习的兴趣又是关键,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高中生物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渠道。如何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其基本模式是“讲-学-练”,最突出的是“讲”。老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老师是“演员”,学生做“观众”,学生接受知识多处于被动状态。至于“练”,课堂机会不多;而“学”则名存实亡,课堂哪来时间?因而“讲-学-练”这种模式最后落实在一个字——“讲”上,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新课程标准提倡“导-学-讲-练”的课堂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探讨。在许多的公开观摩示范课教学中,这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当老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每个学生马上都开始了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是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有听清楚同伴的发言。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班,成了专门的发言人,更多的只是旁观者。有的班级学生有六十甚至七十人,教室里分成了十几个小组,教师想全面了解每一组的合作情况  相似文献   

18.
郑爱峰 《教师》2013,(13):87-87
一些老师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么放任自流,要么做做样子,合作学习完全成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点缀。实际上,像这样的情形,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早已屡见不鲜。在有些老师的眼中,虽然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他们看来,合作学习纯粹是一种形式,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渲染课堂气氛的。笔  相似文献   

19.
自主学习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往往习惯于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习惯于老师的命令,这种被动消极的学习观念已不能适应当今这个终身教育的时代了。因此,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成为当前学科教学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吕谦 《四川教育》2002,(11):46-46
宜宾市高县文江镇滥田小学邓小容: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落实,参与课堂活动的只是少数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在我们这种偏僻的山村小学,大部分学生知道的东西太少,他们在课堂中不是很愿意参与进来。我觉得这是一个难题:怎样才能让学生们都积极地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呢?请吕老师指教。主持人、特级教师吕谦:读到你的来信,使我想起了远在1996年底的一件事。当时,我参加省特级教师讲师团去阿坝州支教。在理县,我上一节作文课。一开课,学生根本不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