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数字化转型作为焕发内在动力的重要举措,能否促进资源型企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研究。【方法】本文选取2011—2019年中国资源型上市企业样本数据,运用文本分析技术刻画数字化转型,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等方法,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该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专业化分工是数字化转型促进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机制,即数字化转型能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促使专业化分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提高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3)数字化转型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同时在专业化分工的门槛下,数字化转型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4)数字化转型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外部交易成本差异而存在异质性,如在资产专用性较高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环境中,数字化转型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结论】未来应积极引导资源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分工,为资源型企业提供助推数...  相似文献   

2.
依据资源型企业物流的现状提出了物流转型成本的概念,系统地分析了物流转型成本的构成及当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时各个转型要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最佳转型时机,对资源型企业物流向社会物流转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为例,通过对新常态下,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科技创新需要采用的方法与措施的分析研究,提出转型升级的方向是:跳脱出"传统型、资源型、生产型"的框架,稳步快速地向"主业超强的科技型、市场型、国际化"模式迈进。同时,对云锡转型过程中围绕主业创新提升、多领域融合、技术集成创新等6个观点,深入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制造业企业专用性冗余和一般性冗余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冗余资源、战略导向与企业战略转型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长三角地区138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专用性冗余资源与企业战略转型存在正相关关系,一般性冗余资源与企业战略转型存在正U型关系,且市场导向和企业家导向在企业利用冗余资源进行战略转型的过程中起到差异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在资源不断减少甚至枯竭以及产业与城市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必然会经历:兴起—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失的过程。孝义市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优势逐渐弱化,经济发展步履维艰。本文通过分析孝义市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孝义市煤炭产业转型的目标以及转型的思路和路径,对孝义市进一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体系,更好的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针对资源型企业公司创业核心具有技术变轨、产业转型的复合性特点,通过兖矿集团煤化工创业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深入剖析,得到资源型企业群落公司创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战略驱动、利基策略、技术并购、资源整合、技术内化、企业衍生以及并行的双元组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资源型企业群落公司创业关键成功要素模型.研究丰富了公司创业理论,对我国资源枯竭型企业的产业转型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驱动因素和机理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枯竭城市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能源支持,随着资源逐渐衰减等原因,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许多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地区"。2008年以来,国家开始选择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作为转型试点,运用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支持转型工作。文章通过对资源枯竭城市的实地调研,结合数据分析对当前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宏观环境变动使得城市发展波动增大、东北地区的城市转型步伐明显变缓、独立工矿区和森工型城市是转型中的难点城市。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衡量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主要驱动因素,发现对转型成效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再就业促进活动、国家财力与政策支持及棚户区改造,但再就业培训体系与产业发展等匹配度低、地方资金投入方向与国家导向偏差、棚户区搬迁改造与居民能力不匹配等原因阻碍了各领域转型工作的有效推进。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提出继续加大中央财力支持、完善接续替代产业扶持政策、推进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建立资源枯竭城市棚户区改造基金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资源与战略的内在联系出发,提出中小制造企业战略转型风险主要来源于与企业战略转变匹配的资源变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通过提炼不同资源变动过程中引发战略转型风险的因素,揭示了中小制造企业关键资源要素对其战略转型风险形成的作用路径,将由于资源变动不确定性引起的战略转型风险界定为资源惯性风险、资源获取风险和资源匹配风险;运用事故树分析法构建中小制造企业战略转型风险系统的多重关联分析模型,为后续风险测度提供借鉴和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成熟资源型城市作为国家能源资源的核心保障区,绿色转型任务不可轻视,为促进其绿色转型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同时为转型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研究基础,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设计了能源资源、经济、社会、环境、技术5个子系统的成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整政府、产业、企业3大转型主体的政策参数,模拟了各政策情境下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增加投资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力度比费用型环境规制政策更能促进城市绿色经济水平的提升,费用型环境规制会挤占企业的研发投入,适当降低费用型规制力度可以促使企业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同时政府和企业均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城市绿色技术水平,利用创新驱动绿色转型,最后应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的投资比例,带动城市产业多元化发展,做到节能减排降耗。因此,建立政府、产业、企业三位一体的转型政策体系,才能优势互补,促进成熟型资源型城市早日实现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0.
“振兴东北”以来区域城镇化进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棚户区改造、老工业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城市转型和城镇化发展。但区域城镇化仍面临动力不足,城市群经济实力弱,资源型城市转型困难,乡村城镇化落后等诸多问题和挑战。根据区域城镇化形势、条件和任务,本文探讨了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对策,包括优化城市群结构,提升中心城市的国际服务功能;继续加强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城市老工业区改造;大力促进乡村城镇化;探索农垦区、林区和沿边地区的特色城镇化途径;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构建区域城镇化生态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1.
郑明贵  董娟  钟昌标 《资源科学》2022,44(3):536-553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型企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资源型上市企业财务数据,采用LP法测算其各年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变化趋势,构建了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从要素投入结构视角检验资本深化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①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逐年增长,但增长率偏低且整体呈下降态势,表明资源型企业发展缓慢,面对新发展、新阶段的竞争力不足;②资源型企业资本深化水平不断提升,深化速度明显加快,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抑制效应在上游开采业、能源企业、快速资本深化时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国有资源型企业中更为突出;③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产能过剩效应是资本深化抑制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传导机制,同时由于创新投入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较低,创新惰性效应虽存在但传导作用有限;④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本深化对组织资本较高和融资约束较低的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更小。本文研究结论对资源型企业要素配置决策和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创业型企业迁徙行为对于属地城市和目的地城市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首先从资源基础、发展能力、战略选取等方面区分创业型企业与成熟企业不同组织特征,在PPM理论框架下,结合创业型企业迁徙行为特点,从推力、拉力与调节3个方面构建了创业企业迁徙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对创业型企业迁徙行为产生最为重要作用的因素为区位成本要素、企业家特质、产业集聚机制效应与宏观政策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于资源匮乏的中小制造企业而言,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但资源配置的组态如何影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未得到充分研究。以资源基础观作为理论基础,基于数字化战略与企业内部资源协同的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数字化战略、人力资本、企业规模、发展潜力、盈利能力、数字化团队6个方面,对北京38家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组态前因进行分析,识别出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源配置的4种组态形式。结果表明,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源配置组态效应客观存在,具体表现为数字化战略和企业多种资源协同联动作用,其中数字化战略和资金要素对中小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政府应加强对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支持力度,而企业自身更应注重数字化战略和资源的协同联动。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浪潮下,以数字技术为特征的企业数字型跨国并购在我国发展迅猛,重塑企业跨国并购活动的同时,也成为传统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与数字企业数字研发的重要引擎。然而,驱动企业数字并购决策往往是复杂的,如何考虑数字并购中多重复杂因果之间的联系,从而探究中国企业数字并购活动成为理论与实践关注焦点。对此,以探究中国企业数字并购驱动路径为切入点,基于跨国并购动因理论,以制度环境、企业异质性与资源寻求为并购分析视角,整体性地提出了由数字制度环境、企业数字能力与东道国数字资源构成的中国企业数字并购驱动组态模型。进一步,为对比分析中国传统企业与数字企业数字并购高成效组态路径的异同,使用fsQCA归纳出中国传统企业数字并购高成效的5条组态路径与4类战略,分别是S1(数字能力驱动型)、S2(制度环境驱动型)、S3+与S4(制度环境+数字能力耦合驱动型)与S5(战略自发型)。结果表明,数字制度环境+数字能力耦合驱动型是大部分传统企业数字并购的成功路径。其中,数字能力是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与传统企业通过数字并购加快数字化转型目的相吻合。数字企业实现数字并购高成效的共有4条组态路径与4类战略,分别是C1(数字制度...  相似文献   

15.
对于资源匮乏的中小制造企业而言,如何基于自身资源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但资源配置的组态如何影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以资源基础观作为理论基础,基于数字化战略与企业内部资源协同的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数字化战略、人力资本、企业规模、发展潜力、盈利能力、数字化团队六个方面,对 38家北京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组态前因进行了分析,得到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源配置的四种组态形式。本研究证明了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源配置组态效应的客观存在,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及资源配置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创业能力不足是我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深层原因。积极推进资源型企业群落创业,提高创业扩散能力,是实现资源型群落产业转型的关键。基于资源型企业群落内在的知识网络、商业网络、社会网络的具体特点,深入分析了政府、市场、社会网络治理对于提高资源型企业群落创业绩效的适用范围,提出了建立政府、市场、社会网络治理相结合的动态相机综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关于资源配置以及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缺乏多个维度的分析,同时大多忽略对其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考察,为此,尝试将企业资源禀赋视为整体并结合创新视角,系统地研究资源配置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2017—2019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多维视角将企业资源分为财务资源、关系资源、管理资源和创新资源,从宽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刻画企业资源配置,并将创新质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模型检验资源配置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传导路径及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资源配置宽度和深度都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并且均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实现转型升级,而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资源配置的深度和宽度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推作用更显著,同时资源配置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企业的资源配置深度影响效果更强、资源配置宽度影响效果较弱。由此可知,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形成独特竞争优势、改善创新质量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政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实施差异化的政策指引和干预;此外,经济基础优越等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一家机电类企业从传统国有制造企业的经营模式向平台型B2B电子商务模式转型的前因、后果及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外界环境及企业对平台型B2B电子商务模式内在认知的共同作用会导致企业向这种模式的转型;而转型的结果是促使企业绩效的增强;转型过程受到企业IT能力、B2B电子服务能力及B2B电子商务转型能力的影响,且各种企业能力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对企业冗余与创新关系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冗余资源的分类讨论以及忽视了环境因素对冗余资源发挥作用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沉淀性冗余资源与企业创新呈现"U"型关系,即在资源较少的阶段,沉淀性冗余并不利于企业创新,只有当企业的沉淀性冗余达到一定程度后,沉淀性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环境不确定性的提高会加强沉淀性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项目的这种正"U"型影响,但对沉淀性冗余与企业创新成果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我国制造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TOE理论框架,构建了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fsQCA方法探究6个前因条件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组态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并非由单一因素驱动,而是技术、组织、环境条件协同作用的结果。制造企业高数字化转型存在4条驱动路径,根据核心条件不同可归纳为“全要素驱动型”、“技术导向型”、“规模优化型”和“内外联动型”;而非高数字化转型仅存在1条“要素缺失型”路径。研究结果不仅从组态视角丰富了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而且也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