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安南郊有一座寺院,名曰兴教寺。寺因唐玄奘的五层灵塔坐落于此而兴建,又因唐朝皇帝赐字而闻名。该寺院"原依少陵,地近樊川",青山灵秀以障南,绿水盈盈以隔北。四周古木参天,松柏环抱。千百年来,一直是僧伽和众多善男信女静心休养、参佛礼法的好地方。抗战前夕,蒋介石亦曾光顾这里,并借此"倡修周陵以振兴中国文化"。于是,这座寺院便更显巍峨、庄重。庙宇原以修行为本,孑然独立,清心寡欲。但世态炎凉,自身虽然静谧,却仍  相似文献   

2.
转轮藏又称转轮经藏、转法轮藏、经轮藏。实际上就是能够转动的收藏经文的书架。印度并无这种藏经形式,而是中国人的自创。传为南北朝梁人傅翕(x墿)所创。也可以叫做一个转动的图书馆,一般来讲,一座寺院内也只有一架转轮藏。这里的藏书已不再以阅读为目的,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成为一种佛教的仪规。真正的佛经还要另建藏经阁或藏经楼来储放。佛教经书是备受佛教僧侣及其他信众顶礼膜拜的佛教三宝中法宝的具体表现形态,是佛教信徒必须随身携带的。伴随寺院在中国建立,寺院藏书也就诞生了。当然寺院藏书主要是佛教经书。为了使佛教教义得以广…  相似文献   

3.
在西安以西200里,史称中华民族发祥地周原的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矗立着一座因保存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和唐懿宗皇帝献佛的稀世珍宝而名播寰宇的佛教名刹法门寺。史载,早在东汉永平年间,这里就有了无忧王真身宝塔和寺院。此后,虽然朝代更迭、兵燹时起,寺院也几毁几复,宝塔却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1.观音寺的传说 宝邑西七十里的大山里有个村庄叫观音堂.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村里有座观音寺,这座寺院历经兵燹,代废代兴.几经毁葺,尽述德功。而今观音寺香烟燎绕,香客络绎不绝,呈现出盛世的祥和景象。  相似文献   

5.
掌握好档案赋予我们的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曾做了一个梦:梦中我来到一座寺院,从装饰华丽的外观和高高的尖顶似乎看到了希望,我想我会在这里得到某种启示,于是推开大门走进去。门在我身后吱地一声关上了,里面光线昏暗,高高的窗户使阳光照不到我身上,尽管外面很热但里面很凉爽。一位保安走过来,寺院又变成了监狱。保安让我交出钢笔并将公文包放进一个柜子。我坐在桌前,保安和摄像头一直在监视着我以防逃跑或行窃。我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7,(7)
现代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日益深刻地作用于当代佛教寺院生活,但既存研究尚少有沉潜至微观层面去详细探询新媒介之于寺院的具体影响。通过对一座汉传佛教寺院的田野调查,本文以媒介人类学视角结合寺院日常生活的现实情境,重点对数字新媒介与寺院之间的互动进行"深描"。文章认为,寺院在对待现代媒介的问题上,或存在拒斥和接纳的双重态度,并具体显现在僧人自身修行和寺院对外弘法这两个面向;同时,寺院媒介图景的变迁既取决于寺院面对媒介如何取舍,但又不全然受此决定,从而也就新媒介对寺院的影响提出反思。  相似文献   

7.
王铭珍 《北京档案》2010,(11):44-45
今阜成门内大街有一座高大雄伟的白色覆钵式佛塔,人们习惯称它为白塔.白塔所在的寺院,正名叫妙应寺.  相似文献   

8.
不论是地震损毁,还是战火焚烧,这座曾谱写过《西厢记》的传奇寺院总能如凤凰涅架般一次次得以重生。因为这段爱情的不朽,普救寺自己也得以不朽  相似文献   

9.
陇南多山,越往南部徽县、成县、两当一带走,山越陡峭崚嶒,路越迂曲盘折,水随山行,穿峡绕谷,而植被汹涌,漫山填沟,与途经的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已是大异其景了. 那年我去陇南组稿,偶然走进了一座藏在群山深处的寺院. 寺院挂在壁立的半山腰.说是寺院,其实只有削山崖而建的半爿佛堂、一守寺老翁而已.许是隐在深山中的缘故,不见香客,无甚香火,颇觉冷清.逼窄的佛堂里仅有一睡佛,靠着山墙侧身而卧,似在午间小憩,神态恬然.细看,那睡佛宽额广颐,柳眉弯弯,细长的眼睛似闭非闭,尤其是一张肥厚的嘴唇像涂了口红,艳红鲜润,夺人眼目,让人油然想到当世摩登女子性感的红唇.我当时即有些吃惊:此佛有女相,为他处寺院所未见者.为何如此,思谋半晌,仍不解其意.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白石桥东长河(高粱河)北岸,有一座古老的寺院——五塔寺。五塔寺环境安谧清静,为明清两代巨刹。  相似文献   

11.
在南北两面黄土高坡的夹峙下,九曲黄河蜿蜒流入兰州这片开阔的谷地。缓缓流淌的河水在东北角向南伸出一只手臂,宽松地围揽出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岛。这里,过去的果园、农田和菜地而今成为开发区,拔地而起的一座17层建筑——甘肃省档案馆就坐落其间。甘肃省档案馆1956年开始筹建,1959年10月正式开馆,原址在市区牟家庄并在郊区建有后库。2004年易地重建迁入现址。  相似文献   

12.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藏书的兴起阶段。汉地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浮屠经》是第一部成文的汉泽佛经。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汉明帝在洛阳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自马寺,佛教寺院藏书便随即产生。那时白马寺等寺院已有藏书形态出现,并具备了一定数量的藏书,  相似文献   

13.
电脑温度计     
2012年冬天,我在豫北大伾山上一座寺院里小住。寺院条件简陋,没有暖气,我独自一人住在客房里,晚上睡觉裹两层被子还嫌冷。每天早上洗脸刷牙,水龙头冻得结结实实,还得去厨房打一壶热水把它浇开。洗漱完毕,跟着僧众上殿做早课。殿门大开,寒风横冲直撞,每个人的双手都冻得红肿,打问讯时不再举手齐眉,改  相似文献   

14.
<正>正定开元寺钟楼是一座无明确纪年但具早期建筑特征的二层楼阁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于1933年4月、11月,1963年3月先后三次来正定对其进行考察,并以图文形式展示研究成果,不仅根据建筑特征确定该钟楼为唐代遗构,而且还为后世重修勾勒出基本方案。开元寺是正定古城八大寺院中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座。在其发展进程中,历经了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静观寺、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解慧寺、武周天授元年(公元690元)大云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开元寺几次寺名更易。静观寺、解慧寺是以富含深刻哲理的佛教术语命名,而大云寺、开元寺则是由皇帝诏敕在全国诸州统一设立、统一寺额且承担若干特殊功能的官立佛教寺院。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初,河南省候师县出土了一件十分罕见的汉代小型碑刻——肥致碑。据《文物》1992年第9期《偃师县南蔡庄乡汉肥致墓发掘简报》介绍:这座碑出土于一个已经遭到破坏的汉代砖室墓中。这座墓的规模较大,包括墓道、甬道、前室、后室以及南北两个侧室。肥致碑设立在南侧室的北部,高98厘米,宽48厘米,碑下有长方形的碑座。碑座前面刻出三个并排的圆盘,每个圆盘中刻了一个耳杯,象征祭把的供品。碑阳上面用整齐秀丽的隶书书写了一篇具有神奇色彩的铭文。而这篇铭文与这座石碑又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疑惑。这里,我们不妨先从头到尾…  相似文献   

16.
正上海的寺院不少,当然不能以寺院的规模和香客的多少来妄论高低、座次,那至少是曲解了寺院和佛教。不过从世俗的知名度来看,龙华寺、静安寺和玉佛寺是名气最响的,是上海的名刹。龙华寺和静安寺都是年代久远,有说是始建于五代吴越时期。静安寺是上海唯一一座寺名同时作为地方名的寺院,静安寺三个字就是华山路南京西路一带的同名词,以至于静安寺在"文革"中严重被毁,几十年间静安寺庙门紧闭!而如今"静安寺"作为一个西区商业圈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17.
河南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时期,是佛教从天竺传入中国最早之地,被称为中国佛教之源。东汉皇帝汉明帝刘庄,为安顿天竺高僧和翻译经书,特地建造了一座大寺院取名白马寺。白马寺成为管窥各个朝代建筑艺术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1970年随学校南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部拥有东、西、南3座校区图书馆,建筑总面积4.1万平米,本期封面照片为西区图书馆。2021年9月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一座3.9万平米的崭新图书馆开始逐步投入使用。另外,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还各有一座小型图书馆。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1970年随学校南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部拥有东、西、南3座校区图书馆,建筑总面积4.1万平米,本期封面照片为西区图书馆。2021年9月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一座3.9万平米的崭新图书馆开始逐步投入使用。另外,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还各有一座小型图书馆。  相似文献   

20.
刘双 《新闻世界》2014,(7):344-345
寺院非正式出版物是寺院自编出版与自办发放的无正式书号印证号、不公开发行销售、用于内部交流的各种出版物,如经书、小册子、光盘等。仅供内部使用的寺院非正式出版物对其接受者与社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与它的传播体系密不可分。本文立足于"5W模式",从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受众与效果出发以冀呈现寺院非正式出版物的基本传播过程,并试图为信息时代的寺院非正式出版物传播探寻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