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鬼当家     
曾竞熠 《学语文》2009,(3):36-37
平时,我在家里尽情享受爸爸、妈妈的“优质服务”。周日这天中午,我来了一次“小鬼当家。”  相似文献   

2.
陈景秀 《山东教育》2004,(19):32-32
放寒假的最后一节课上,我在给学生们发奖状。“平时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获得学习优秀奖”,“平时干值日认真,劳动积极的同学,被评为劳动能手”,“在学习上有明显进步的同学,获得学习进步奖”……我宣布着获奖的同学名单,同学们个个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相似文献   

3.
一次,游戏结束后,我照例催促孩子:“快点,把玩具整理好。”这时,我发现双胞胎兄弟丁丁和豆豆没有整理玩具,而是躲在一边嘻嘻哈哈地嘀咕着什么。我生气地走过去:“你们在说什么?”面对我突如其来的问话,胆小的丁丁如实地交代了:“豆豆叫我跟他一起骂你。”“骂我什么?”“老师是条大懒虫!”“大懒虫?”我转身看豆豆,这个调皮小子全然不理我的生气,眼珠转了转,理直气壮地说:“王老师,你平时说我们不整理玩具,是条小懒虫,而你也不整理玩具,你难道不是大懒虫吗?”我猛地醒悟过来。对呀,平时我把整理玩具看成是孩子们的事…  相似文献   

4.
平时,妈妈都是给我过生日,可她自己从来没过生日。有一天,我知道了妈妈的生日,于是便行动起来。平时的零花钱我都不用,全放在一个铁盒子里,从那以后我就不买零食吃了。到了妈妈生日那天,我对妈妈说:“今天早一点回来。”妈妈说:“好。”到了傍晚,我一放学就跑回家,拿出铁盒里的钱,到蛋糕店买了一个大蛋糕,上面用奶油写着:“祝您生日快乐。”我一回到家里,就听到楼下放车子的声音,一定是妈妈回来了。我急忙把蛋糕盒子拆开,点上生日蜡烛,然后在旁边唱着“生日快乐”歌。“哗”,门开了,妈妈一看愣住了,她说:“这是给谁的…  相似文献   

5.
我是业务园长,与老师们相处很融洽,就连刚刚转进我园的新老师也受大家的影响由最初的“园长”、“周老师”到现在直呼其名,那亲热的语气证明我是一个“人缘儿型”领导。小结平时的做法,我有这样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2010,(1):18-19
慈溪一位读者来电问:“我的儿子上二年级,平时学习还可以,就是一到考试或测验的时候容易马虎,所以,经常为此丢分。请问。我该怎样帮助孩子改正马虎的毛病。避免平时学习或考试的时候丢分呢?”  相似文献   

7.
天啊,这可真是奇耻大辱。我自从上学以来,第一次被老师罚抄一百遍错别字。谈起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平时,我写错字成为习惯,常常把“来来往往”写成“来来住住”,把“太阳“写成“大阳”,闹出了不少笑话。虽然父母也曾经专门管教过我,可我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中学生学习更紧。压力更大,自由思考独立想象的时间也相对较少。为了避免学生思维僵化,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语文老师不仅要在作文课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更要在平时的课堂上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使学生由平时的“要我写”跨越到“我要写”的层次,并逐渐由“先乎情,始乎言”向“切乎文,深乎义”的作文阶段过渡。这样,新型的作文也就应运而生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不敢言商     
虽然我是不屑于经商的,并以为为鸡毛蒜皮的小利而争得面红耳赤可耻,可当看到那些出手阔绰、牛气冲天的人物时,本是红尘中人的我不免生出欲动欲试的念头,“儒不言商”的古训便渐渐灰飞烟灭了。我一个五尺高的汉子,何必总被讥为“穷酸秀才”呢?况且还能打破妻常挂在嘴边的“离开讲台,你还能做什么”的常话,机会出现,我何不牛刀小试?临行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陡然发现,自己平时所学,平时所教竟百无一用,便手忙脚乱去一位邻居那里进行了“短期培训”———他倒挺大方,传我一些经验并送我一个大的计算器。初次出行,适逢阴雨,颇…  相似文献   

10.
笑声飘荡     
不久前,我们班配合焦老师的自然课,上了一节“我在大自然里寻找”的室外课。我把平时一些成绩不太好,不敢和老师交流,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平时不多言语的学生编为一组,由我亲自带领去郊外活动,其余由组长及班委们各司其职分头行动。  相似文献   

11.
沈松明  关磊 《教书育人》2004,(12):22-22
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平时活泼好动。可是,开学没多久。老师捎话来了:“你家孩子上课时一声不吭,不愿意举手发言!”我一听纳闷了,怎么会这样呢?他平时可不是这样的啊!问是怎么回事,孩子回答说:“以前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我常常不举手就回答,老师就批评我乱插嘴,不遵守课堂纪律,所以,我现在上课就不讲话了,免得挨批评!”原来如此,看着孩子一脸委屈的样子,我一时竞不知说什么好。  相似文献   

12.
李冬云 《广东教育》2006,(12):27-28
一、润物无声——在平时细微的言行中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课,我通常都以语言学家王力教授的“先做人,再做学问”为主题,教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开始,做一个明事理、懂礼貌、有爱心的人。平时,无论是发试卷还是通知.或者是传递其它的物件,我都注意用双手递给学生,以示礼貌;科代表每回交作业,我都不忘真诚地道一声“谢谢”;只要有学生和我说话,  相似文献   

13.
粗心马大哈     
吕永军 《红领巾》2009,(6):18-19
天气越来越热,很快又要到期末考试了。为什么总有那么多考试在等待着我们?我有点害怕考试,因为我总是太马虎,一“烤”就“焦”。平时呢,我也常犯一些低级错误,比如穿错袜子、穿反衣服。  相似文献   

14.
咨询室里,王明明低着头抽泣着说:“我这个人很自私,他们说我的思想品质不端正。我真是太失败了,没有人喜欢我,我的生命一点意义都没有。”据我所知道的王明明是一个学习成绩很突出,平时表现很乖的学生。带着各种疑问我找到王明明的班主任,“这个孩子一身的坏毛病,他心里只有自己,从来不为班级着想,整天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架势,连老师都不放存眼里,高傲极了。”原来王明明平时不太爱说话,很少参与班里的活动,也很少与老师交流。  相似文献   

15.
《青年教师》2004,(5):50-51
我永远都会记得那个晚上,我像平时一样在看体育新闻,妻子洗了澡出来对我说:“我的脚上怎么多了一颗黑痣?”  相似文献   

16.
张雪 《幼儿教育》2003,(4):39-39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儿子今年就读于我园大一班。儿子平时是老师眼里的“好孩子”,坚持天天上幼儿园。可是有一天早上,我催促儿子快点起床时,儿子却慢吞吞地吐出了一句话:“我不想上幼儿园了。”我以为自己听错了,连问了几声:“什么?什么?你说什么?”儿子又重复了上面那句话,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问为什么,最后儿子说:“这  相似文献   

17.
我是爪.陇郁的女孩,平时不太爱说话。在同学的眼中,也许他们认为我是故意“自命清高”,一个个对我若即若离,而我的生活也因此变得黯淡无光。  相似文献   

18.
何建军 《福建教育》2006,(11A):21-22
在一次小学毕业生语文素质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用“心急如焚、心满意足、因为……所以……”各写一个句子。相当一部分学生围绕“学习、考试、成绩”来答题,如,“上次,我的语文测试成绩不理想,我爸爸心急如焚。”“每次考试我只要能达到85分,我妈妈就心满意足了。”“因为我平时学习不够认真,所以这次考试我没有把握。”造句教学本应流光溢彩,答案本应丰富多彩,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造句的答案“清一色”、“千句一律”?  相似文献   

19.
燕居丽 《山东教育》2005,(19):34-35
“丁零零……”随着清脆悦耳的铃声,我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因为这节课我要上孩子们最喜欢的习作讲评课。“报告老师,门把手掉下来了!”随着这不协调的声音,我发现那么粗的一根钢棍竟然倒在地上,顿时火冒三丈,声音提高了八度:“谁干的?”在我的斥责声中,平时最老实的任朋胆战心惊地站起来,大气不敢出:“老师,我弄的。”  相似文献   

20.
徐艳 《贵州教育》2010,(20):22-22,30
记得一次改卷,儿子一边翻着试卷一边对我说:“妈妈,你们班叉叉同学得了25分。”我当时感到很奇怪,我们班没有叉叉同学呀?我一看原来是我班学生卜义,平时不认真,调皮捣蛋的他居然把自己的名字写成了“X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