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7年.是我们局开展“读书年”活动的第一年.全局上下都掀起了学习的热潮。为了提高大家的档案业务知识,增强业务素养.我们订阅了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档案“五五”普法基础读本》一书,这本散发出油墨香的书邮寄一到.大家就争先阅读.一睹为快,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多掌握一些业务知识。不看不知道.一看就感受颇深.感觉到编辑的良苦用心。它通俗易懂,尤如一场春雨.浇灌了我的心田:真是久旱逢甘雨,我的心灵得到了又一次深刻的洗涤。  相似文献   

2.
林颐 《全国新书目》2014,(12):49-49
传奇之所以传奇:故事里的人,必定被添了很多调料,烈火烹煮、小火慢炖,再经了岁月沥干风化,在口口相传的交头接耳之中,成就了她的神秘莫测、她的撩人遐思。  相似文献   

3.
铁凝在长篇小说《玫瑰门》中以其独特的智慧与才情讲述了自己同类的故事,塑造了司猗纹这样一位新时期中国文学画廊中富有奇特光彩的新人。这是一个复杂的、富有厚度的多面人物,是一株在压抑中艰难生存的"罂粟"。  相似文献   

4.
浙报集团所属九家县市报为深入推动“走转改”活动,于2011年9月至11月举行了现场短新闻大赛,起名为“我们在路上”。  相似文献   

5.
樊丽  王亚男 《出版参考》2010,(13):32-32
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很有妙趣,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有种心态上的变化。可以用书中提及的一个字为例进行描述:“娃”字,原本在汉代,是形容成熟女子之意,可时间流逝,到了唐宋,娃摇身一变成了小姑娘的代言,到如今,娃娃二字,往往多用于婴儿。作者于是感慨地对其子女解释道“原来娃娃不是小孩子,这个字是从大人长、长、长、长回小孩子的。”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报道上下功夫,蚌埠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淮河晨刊》积极探索,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努力挖掘乡土文化,让报纸看得见乡音,触得着乡情,解得了乡愁,不仅扩大了报纸在读者中的影响力,还给报纸注入了丰富的营养。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作为一种具象化的传播方式,在城市形象塑造、文化传承和集体记忆传播上具有重要作用。纪实性影像是记录街区变迁的一个重要载体,历史街区纪录片折射出街区的现代化和再生过程,承载了人们对于街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想象,并促使受众去追寻影像中的城市街区。本文从《记住乡愁》的内容表现加以分析,阐述其如何在媒介视域下进行空间叙事,用视觉语言讲好历史街区故事,塑造街区形象。  相似文献   

8.
《凶年纪事》(2007)的文本分割为论说与叙事两部分,主角是那位垂垂老矣的作家,说他是库切本人似乎也未尝不可。论说文部分是库切以他的作者身份在说话,尤其是第二编“随札”富于自传性,点明其老作家的身份,而在有关于安雅的故事中他是JC或C先生(库切姓名的缩写),以那具衰弱无能的肉体现身,告诉我们写作“危言”和“随札”的那个人,他在现实中所处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马万容 《大观周刊》2012,(35):232-232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  相似文献   

10.
成放 《新闻实践》2010,(9):79-80
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作家袁鹰为《各具生花笔一枝——高集与高汾》(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写的书评后,就急切地想求得此书。因为,书中提到的高汾,我有幸与她同在大公报有过一段短暂的共事;高集是早年大公报著名记者,后来的人民日报大记者,早知其名,却缘悭一面。于是,就向此书的作者去电索书,不久书就寄至我手中,一读为快。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官为之先生是著名纺织学家,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对安徽地方史很有研究。本文是他的遗作,现发表并志纪念。  相似文献   

12.
《出版经济》2005,(3):16-18
近期,有少数出版单位出版了一些含有虚假信息的图书。普遍的做法是伪造外国作者,伪造国际知名媒体、人物的评论,伪造国外图书畅销信息。  相似文献   

13.
张蒙 《军事记者》2011,(10):58-58
为庆祝建党90周年,白山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套"黑土地军事文丛",胡世宗的诗集《我把太阳迎进祖国》位列诗歌卷首位。书中所选诗作,是其几十年来的成名之作、品牌之作、精品之作,字字坚实,句句滚烫,篇篇精彩。胡世宗长期坚持采访写作,堪称诗人式的记者、  相似文献   

14.
指出关于“互著”、“别裁” 这两种文献著录方法的起源问题,历来就有诸多分歧。梳理学界现存的种种观点,尤其是剖析王重民先生在《校雠通义通解》中的归纳与分析,考辨“互著”、“别裁”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两者起源于刘歆的观点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5.
农历腊月二十九晚上,电话铃响了,是郭亮。她告诉我,明天(大年三十)要随温家宝总理到灾区,为不能按时交给我约的稿而致歉。放下电话,我沉思良久……阉家团圆的大年三十。在漫天的烟花即将燃放的时候,她离开温暖的家,走进满山冰雪弥漫处.走进断水断电的灾民中——这就是我们的时政记者.一百多年前,现代传媒业在中国诞生。从它诞生之日起.时政新闻就是读者关注的焦点。一百多年中,多少时政记者和郭亮一样走进了风雪,走进了灾难。我们这个多难的民族.正是在战胜一次次的灾难中走向崛起。,在五星红旗鲜艳的颜色中,也浸染着许多时政记者的热血。这是些什么样的人啊!他们活跃在辉煌的殿堂,与风云人物侃侃而谈:他们活跃在边疆哨所、农民炕头,与老百姓说家长里短。宋代范仲淹有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时政记者则是“居庙堂之上心怀百姓,处江湖之远胸有全局”。古人云:上下同心者胜。他们是沟通上下的桥梁,他们凝聚了民族的精神。辛苦了——郭亮!好样的——时政记者!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贯穿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具体实践中,成为当代中国“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在避免进入舆论监督认知误区的同时,应与顶层设计形成同构关系,与自媒体形成议程设置互动,强调建设性,并构建更完善的舆论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媒体被‘大西洋银行’绊了一跤”——作者取了一个不那么刺眼而诙谐的标题,但读后却一点儿也让人幽默不起来。因为,这一跤,摔得着实有点疼,有点惨,有人可能还觉得有点冤。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不断加速的社会情境,时间异化已成为当代人的普遍感知,时间的稀缺性问题也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基于时间社会学视角,以钉钉App中的“已读”功能为案例,通过参与式观察与半结构式访谈,探讨“已读”技术背后资本的时间政治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劳动者的时间感知体验。研究发现,资本会借用“已读”的监控、联结、提速作用,对劳动者的休闲时间进行序时重置、再同步化以及效率复刻,致使休闲时间发生异化,包括属性上的异己化以及感知体验上的“去时间化”,这被体验为时间剥夺、时间抽离以及时间恐慌。在此过程中,劳动者会摸索出一套捍卫自由时间的“潜隐剧本”,但这些策略只是基于妥协基础上的行为应对,劳动者依旧在时间争夺战中处于弱势地位。此外,本文还指出了“工作/休闲”时间异化程度的差异性,旨在为“时间异化”批判理论的优化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忻志伟 《新闻战线》2012,(5):99-101
报纸编辑在制作标题时,一定要注重创新,倾尽全力精制"卖点"标题,其目的只有一个——将报纸的新闻及观点"卖"给读者即消费者。"好标题能吸引读者对新闻的注意,如果没有这些标题,新闻则可能被忽视。如果标题未能很好地推销内容或吸引读者的注意,当日的最佳新闻也可能会影响甚微或全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驻京办的去留问题由来已久,如今已是第三次撤销令。它到底该不该撤销?此番撤销令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本刊就此专访畅销书《驻京办》的作者吴茂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