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地球的生态环境已受到人为的破坏。保护好地球是人类造福子孙后代的必然选择。“环保教育从幼儿抓起”,这已是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因此,要把环境保护教育的时间定在“现在”,而且要从娃娃抓起。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将决定将来我国的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2.
<正>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也没有完全了解这颗绿色星球。比如,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位于地球内部的物质都在进行一些什么反应?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现在,来自地球内部的中微子为人们张开了一双探测地球内部的眼睛。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人问散文作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笔者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形散神聚”。其实,散文的这一基本特征,也是散文作者创作时所遵循的基本章法。既然如此,那么散文的这一特征是否也是教者在备教时所要关注的核心内容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宇宙与真理     
在人类之初,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许是没有概念的,那时的“天”只是人们眼睛所看到的“一片蔚蓝”,“地”只是感觉到的脚下的“一种存在”。后来,人类的认识有所进步,能够从整体上来看待“天地”了,认为天为“蛋清”,地为“蛋黄”。再后来,人类的认识中终于形成了天体的概念,认识到日月星辰皆为我们地球家园之外的天体,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终于开始理性化。  相似文献   

5.
宋唯唯在打工文学作品《长河边的小兄弟》《家政工》中不仅创造性地运用轻柔明快的"边城"笔调进行书写,而且也成功地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含泪的微笑"的氛围。她对打工文学的精神视野也做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即她用"轻逸"美学的理念向人们展现了农民工群体那坚韧不屈的生命形态。她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人文关怀情感既给我们以震撼,也让我们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6.
和许多幼儿园一样,我园每学期都有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来园观看幼儿在园的半日活动。这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家园联系方法,但是每学期只“开放”一次,而且每次都是家长看老师“表演”,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数量上看,我们都感到这种联系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我们的保教工作,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更有效地进行家园之间的沟通呢?我们从国外幼儿园的“义工”活动中得到启示,有了一个  相似文献   

7.
汤显祖是明代晚期著名戏曲家、文学家,其创作的传奇《牡丹亭》声名远著、影响深远。作品中所宣扬的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精神,在晚明乃至今时都掀起了层层波澜。特别是作者奋力讴歌并践行的爱情信仰"情之至",更是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人。本文试图就戏曲《牡丹亭》分析并阐述作者汤显祖的大爱情怀。  相似文献   

8.
书法中的“功”和“性”与“意象”,从书法创作的整体意义上说,是局部与大局的关系,它们是一个融合贯通的整体。就里论述的“功”是特指书法中的用笔功力;“性”则指作者在书法创作中所流露的学识修养。书法“意象”,是作者创作中主观之“意”和作者情感所依托的客观形象即艺术之“象”的和谐统一。功”和“性”蕴涵在“意象”中并贯穿于书法创作的全过程,它的强弱影响到书法作品最终的艺术品质。如果说“意象”是书法创作前行为的思想动力和艺术形态的显现,那“功”和“性”则是书法“意象”之美在艺术表现上的强化和升华:是技巧和情感在作品中的再现和流露。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写作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树立"为写而读"的观念,既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解决"读"的问题,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写作。只有改变既有的公共理解,不加预判地潜入作者的心灵,以"为作者立说"的姿态与作品进行对话,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作品的信息,并将"我"融入其中,实现对作品的理解与超越。所以,以平视的姿态、"零度"阅读和"超越"的态势进入阅读,则可融写作于阅读之中,实现"读"与"写"的境界升华。  相似文献   

10.
90%的NO来自于天然资源,主要由大气中NH3的氧化和土壤中含氮化合物的微生物分解等产生,人类活动排放的NO仅占10%.人类活动排放的NO一部分来自硝酸厂、氮肥厂、金属冶炼厂等排出的废气,而更主要的是来自燃料高温燃烧过程.NO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但近年科学家又发现少量的NO在神经信号传递、血压生理调控、血液流量控制、免疫调节和抵抗感染等许多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NO的“过”与“功”应辨证地去看待。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在众多《荷塘月色》的解读文章中,"作者中心论"一直被作为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许多研究者把追寻作者的"原意"作为解读最主要的目标。而事实上,文学文本是开放的,对作者"原意"的追逐是一种典型的"意图谬误"。数十年来,众多研究者之所以热衷于在《荷塘月色》中解读作者的"原意",与这篇散文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即整个文本有一个类似"谜语"的结构;文中的写景是"谜面",而作者面对"荷塘月色"的"心情"则构成了某种"谜底";于是很多研究者联系朱自清当时的政治、生活处境给出了多种解释。《荷塘月色》其实就是一篇出色的写景散文,回到对作品的审美欣赏才是文章解读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正在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但愿这篇关于地球健康的文章,能引起读者朋友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3.
在科幻电影当中,外星生物入侵地球是一个被反复应用的题材,人类害怕外星生物来毁了我们的家园。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由外来生物引起的生物危机,都是由人类本身造成的。因此, 人类需要及时地去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寄予大自然更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漫长暑假,怎么玩?不如学学下面这些小朋友,拿起画笔,把脑子里积攒的奇思妙想画出来,然后再给自己的作品配上一段有趣的“话”吧!李君豪:我想发明一个吸尘器。有了它,就可以把地球上的垃圾通通吸走,让我们的环境变得又干净又整洁。这样,人类就会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  相似文献   

15.
池浩 《初中生》2011,(1):51-56
火星在过去或现在是否和地球一样存在生命?是否有文明?是否有水?自古以来,披着红色外衣的火星一直是人类着迷的对象。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对地外空间的探索之梦逐渐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怀才不遇”是一种精神上的失望和痛苦。无论是乱世和盛世 ,那些古代的文士们常常感到怀才不遇。这种心态既来自外部 ,即社会 ;也来自自身 ,即自己的心理和性格。这种心态 ,对文人来说是一种苦难 ,但这种苦难也成就了他们 ,使他们的创作达到辉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医院中》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比较,可以看出,作者们用不同的故事演绎了相同的主题,即主人公都面临着与现实环境相冲突的问题。同时,作品中的主人公敢于提出问题,作者也在用作品反映现实问题的同时又分别对当时的创作模式进行了反叛。于是,作者们与主人公们合奏了这一"狂人"断想曲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家约翰·格雷在自己的书中描述到: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现在又有了另外一种流行说法:90后来自火星。"地球""火星"的界限成为舆论划分一般人与"另类人"的标准。另类的则来自火星,而90后素有另类的特征,于是有了"90后来自火星"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天天看报纸看杂志,经常看到有些作者把“来自”用成“来自于”。如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请听来自于初中生的灰色幽默……”“来自”和“来自于”,虽只有一字之差,看起来对与不对无关紧要,但我认为,有必要辨析一下。“来自”本是两个词,而不是一个词。“自”在这里作“从”或“  相似文献   

20.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小说在纯美的语言掩映下,持久地闪烁着这样一个主题:精神还乡。这里固执地生长着对现代文明的排斥心理及对人类古老生存家园的回归意识.深刻地内含着对人类本真意义上的生命存在模式的深深怀恋和念想及对精神家园的无尽愁绪。这种精神诉求同时为其作品罩上了某种“寓言性”和“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