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明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在重大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对一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李钦发 《考试周刊》2013,(23):146-147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在重大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对一些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中学历史教学与环境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在研究人类历史的同时,应该加强对自然环境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历史活动课程,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其中,尤其要让学生了解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对于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参与力所能及的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能力。使学生从小认识环境、热爱环境、自觉地保护环境,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那么,如何帮助小学生学习环境科学,把环境保护教育逐渐渗透进孩子们的心灵中去呢?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越来越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的因素,适当延伸教材内容,做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相似文献   

7.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师院校应制订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教学大纲,教师则应挖掘环境教育内容,利用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环境道德观念,以使全国公民自觉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春美 《考试周刊》2012,(78):175-176
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证明:要推进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有效、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渗透的目的,就是为了开辟一条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自觉性。在重大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对一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是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问题。治理环境污染应当从环境保护意识抓起,环境保护应渗透于中学教育的各门课程中,化学教学理应进行环保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促使学生自觉地宣传环境保护,去维护人类赖以 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张丹红 《中学理科》2005,(10):53-54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所以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也是必不可少.每一位化学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环保教育,贯穿环保意识是化学教师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曹东 《教师》2011,(23):11-11
环境问题是当今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环境保护也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热点,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师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形成较强的环境意识,更好地保护环境,改造环境。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因为环境是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首先,要从我做起,特别是中学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存在的一系列令人忧虑的环境问题,诸如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沙尘暴、泥石流、厄尔尼诺现象等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未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保护环境,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环境意识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常言道“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相似文献   

14.
戴涵宇 《考试周刊》2010,(15):186-18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以其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推动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公害,以及破坏自然环境的隐患.所以人们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形成力量,共同保护人类的生活环境。但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匮乏.使得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如何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学生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并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例中来.树立起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产生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负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加强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搞好环境保护,除了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采取科技措施治理日益恶化的环境,加强环保监测等手段外,更重要的是强化环保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环保意识。本文就如何结合学科特点,挖掘和发挥物理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物理课堂教学、物理习题教学和各种物理课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学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环境,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自觉地热爱环境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7.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人类在遭遇无数的全球性或区域性环境污染,饱尝环境问题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生命健康威胁之后,许多国家和组织发出了保护环境的口号。199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之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渐渐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把保护环境教育纳入现代幼儿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在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过程中,把环保教育内容渗透在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使环境教育既生动直观又充满儿童情趣,让幼儿通过教育初步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9.
左艳清 《考试周刊》2012,(32):189-190
地球只有一个,而地球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的热门话题,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造良好的环境成为人们共同的责任。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从小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进步.保护环境、和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话题。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进行维护.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人类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环境问题的现状。就要从教育着手,从基础教育做起.培养出一大批有文化、有道德、有较强环保意识的一代新人。使今后的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才有可能使人类摆脱目前的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危机。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做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