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海浩 《钓鱼》2009,(18):37-37
钓鲢鱼,已被广大钓友视为夏钓首选对象,其最重要的一环为寻找鲢鱼所在水层。只要准确找到其活动的水层,配好钓组以及钓饵,即能将其钓获。笔者从去年开始学习垂钓鲢鱼,外出垂钓数十次,现摸索总结出垂钓鲢鱼的最佳钓位——进水口以及下风口。  相似文献   

2.
马建华  郭红明 《钓鱼》2008,(4):26-27
鲢鱼、鳙鱼作为大型淡水鱼类,由于其生长快,适应性强,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也是水产养殖的传统四大家鱼之一,几乎所有的水域均有放养。过去垂钓鲢鱼、鳙鱼时,由于对其摄食习性了解不深,加之传统的坠钩卧底钓组灵敏度不足,用手竿垂钓鲢鱼、鳙鱼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使用海竿飞钩钓组、爆炸钩钓组、水雷钓组配酸、臭的饵料才能钓获鲢鱼、鳙鱼。  相似文献   

3.
王仁忠 《中国钓鱼》2018,(12):24-25
在寒冷的冬天,水面温度比较低,喜温怕冷的鲢鱼下潜到水底避寒越冬,使用海竿钓。半水很难钓到鲢鱼了。这时聪明灵活的钓友不再使用海竿钓鲢鱼,改用灵巧的手竿采用钓底的方法垂钓鲢鱼。我在冬天也喜欢用手竿钓鲢鱼,经过多年的磨练,逐渐摸出了冬天用手竿垂钓鲢鱼的要领和诀窍。  相似文献   

4.
鲢鱼曾经被认为是很难钓起的鱼。近几年来,随着垂钓活动的普及和钓技水平的提高,鲢鱼作为钓对象鱼的一个鱼种,已经引起了许多钓友的兴趣;我们也陆续收到不少介绍钓鲢鱼方法的文章以及询问如何钓鲢鱼的来信。为了交流钓鲢鱼的经验和技术,我们特选出几篇较育特色的来稿予以发表,期望钓友们不断总结出新的经验和方法,把钓鲢鱼活动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编者  相似文献   

5.
链鱼是人工放养的主要鱼种,属中上水层生长的滤食性鱼类,以浮游植物为食。传统钓法的特点不适应鲢鱼的生活习性,所以认为鲢鱼是很难钓获的,其实不然,现在的台钓法就很适合钓鲢鱼。  相似文献   

6.
浮钓夏鲢     
杨天举  张晓芹 《钓鱼》2014,(12):30-31
“鲢鱼难钓”—这是昔日钓友们在不知其生活习性时常常发出的感慨。有人说:多年钓鲢收获甚微。有人说:钓了一天,还是“光头”,钓不到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不了解鲢鱼的生活习性。如今,鲢鱼难钓的感慨已成历史,南北钓友垂钓鲢鱼的技法五花八门,获鱼量都相当可观。现结合钓友和笔者实践,谈谈浮钓夏鲢的几点心得。鲢鱼分白鲢和花鲢两种,前者学名鲢,后者学名鳙,鲢鳙统称为鲢鱼。  相似文献   

7.
马建华 《钓鱼》2006,(14):23-24
一、确定鱼层的基本方法 在到达一个钓场后。要找准鱼所处的水层,必须首先明确你所垂钓的目标鱼,然后根据目标鱼的密度、天气状况以及水情确定应该垂钓的水层。比如我们将鲢鱼作为对象鱼,这种鱼本身就生活在水的中层,如果气温较高,气压正常,鱼的密度还可以。水深2米左右,我们一开始就将钓棚设定在水的中下层(比如1.5米),  相似文献   

8.
鲢鱼因浮游、怕惊、挑食,曾被认为是难钓之鱼。近年来,随着垂钓活动的普及和钓鱼技术水平的提高,钓鲢鱼已经引起了许多钓友的兴趣。笔者从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水库浮钓鲢鱼的新方法,采取这样的方法曾钓住过许多大鲢鱼,请钓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9.
实践出真知,垂钓也如此。对垂钓某种对象鱼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因此,观念不断更新,钓法也随之改进。这在垂钓鲢鱼中显得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10.
双休的第一天,家中有事没有出门垂钓。午饭后小睡一会儿,钓瘾难忍,决定就近去钓几小时鲢鱼。因为头天晚上有一钓友说宗汉菜市旁一条河有鲢鱼可钓,也没有人管,不少人都去试过,能钓起鲢鱼的人却寥寥无几。专钓鲢鳙,在我二十多年的垂钓经历中还是首次,毫无实际经验,也无把握可言。前几年也曾买过一盘谭佛航老先生主讲的钓鲢碟片,但酸、甜、香、臭俱全的饵料制作起来实在太繁琐,试了一次就放弃了。自从学习了《钓鱼周刊》发表的许多钓鲢文章,才知道用香甜的商品饵料也能钓鲢,并且效果还不错,今天算是亲身体验一下钓鲢的滋味究竟如何。到达钓场一…  相似文献   

11.
垂钓鳙鱼(俗称“胖头”或“花鲢”)的用饵,钓界首推酸臭饵。鲢鱼喜酸,鳙鱼好臭,似已成共识,几乎所有的垂钓出版物在谈及鲢鳙垂钓技术尤其是垂钓用饵时都持同一看法,香甜饵大都被排除,仅少数几种垂钓书把甜饵也归入鲢鳙钓饵,但排位最末。“鲢鱼鱼饵以酸味为主,而鳙鱼鱼饵以酸臭为主,并略带甜味……鳙鱼既然偏爱酸臭甜味,因此在制作鳙鱼鱼饵一定要使它以酸为主,以臭辅之,略带甜味。”《钓鱼技术问答》一书如是说。  相似文献   

12.
范宁 《钓鱼》2013,(13):14-15
悬坠十答(上)魏大海(江苏)问:夏钓鲢鱼,是否天气越热,鲢鱼越好钓?答:鱼属变温动物,其体温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们的生长繁殖都需要一个适宜的水温环境。鲢鳙鱼属于温水性鱼类,其最佳的适宜水温应在15~30℃之间。根据它的生长规律,确实是在气温、水温较热的夏季、初秋等季节时垂钓比较好,但这也  相似文献   

13.
中原冬钓鲢     
冬天能钓到鲢鱼吗?能,当然能!我们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一些冬钓鲢鱼的经验,在此介绍给各位钓友。一、时间与温度时间:除了“大寒”及水面结冰以外,在春节前的冬季中,都可以钓到鲢鱼(春节后鲢鱼大都出塘上市)。一日中又以上午10时到下午3时为垂钓鲢鱼的最佳时段,这一点与冬钓鲫、鲤基本相同。温度:无风的晴天,气温在0℃左右,都是冬钓鲢鱼的好天气和理想温度,虽说不如夏季收获大,仍然还是有钓头的。二、钓点与饵料钓点:冬钓鲢鱼所选的鱼塘不能太大,一般十亩八亩足可。塘大鱼靠中间,竿够不着,同时也不宜判定鱼的聚集位置。…  相似文献   

14.
“鲢鱼吃酸食,鳙鱼吃酸臭食”,这是查遍几乎所有鱼类食谱书籍而得出的结论,而且我也曾得益于这个结论。 去年,我去附近一个收费钓场垂钓,一天只钓到一尾鲤鱼和一尾草鱼,且均不超过500克。临归前,一位旁观长者告诉我,这个鱼池深4米,主要养的是鲢鱼。回家后,我认真查阅了《中国钓鱼》杂志,使我大有领悟,鲢鱼是上层鱼,爱吃酸食,我在水底用糟食钓不到鲢鱼是理所当然的,何况池水很深。《中国钓鱼》上河北钓友张庆的一篇关于酸食大漂浮钓鲢鱼的文章,让我在下一次的垂钓中连连上鱼,1  相似文献   

15.
总体而言,春天鱼难钓,鱼口轻、水层不清晰是垂钓过程中的难点。同船垂钓,尤其是在漂钓时,如何多钓鱼,特别是多钓大鱼,是新老钓友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这里,结合我这些年船钓大鱼的经历,简单说一些个人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钓浮是指将钩饵悬浮于不同水层,是垂钓水体中下层、中层或上层鱼类的方法。钓底是指钩饵落入水底,垂钓栖息于水体底层鱼类的方法。钓浮的精髓在于找鱼层。很多钓友在钓浮时之所以钓不到鱼,就是没有找到鱼层。找鱼层的方法很多,一般情况下建议从离底开始慢慢搜索鱼层,每次将浮漂下拉20厘米左右,每个水层抽上十几二十竿,没鱼上钩就继续下拉浮漂,一直拉到水皮为止。如果还没鱼上钩就从水皮继续向下找鱼层,只要找准鱼层,  相似文献   

17.
白鲢擒拿术     
徐国刚 《垂钓》2002,2(10):18-20
鲢鱼虽不如鲤鱼那样刁钻,甚至有时还显得呆头呆脑,但它特殊的吃饵方式、垂钓方法和对水温的敏感程度,常会使钓鲢成绩飘忽不定,钓友们为此大伤脑筋。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掌握钓鲢技术?  相似文献   

18.
孙晶 《钓鱼》2006,(8):13-13
我来解释怎样手竿底钓鲢鱼,但不是所谓的“蒙鱼术”。我们在正常钓鱼中,如在池塘或水库垂钓时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窝子打的很好,水面的鱼星很多,明显是鱼进了窝,可就是没有正常漂汛,左等右等就是钓不上鱼来,可把人急坏了。其实,不仅是一般初学者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连许多钓了好多年的高手在钓鲢鱼时也是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时提竿不小心会蒙上一条或两条鱼的也有,其实道理很简单:首先手竿底钓鲢鱼的饵必须是雾化很好的。在这里请注意,它并不是颗粒状的雾化,而是几乎肉眼很难看得清的白色的像豆浆般的雾化,所以基础饵一定是非常细的。其…  相似文献   

19.
张杰 《中国钓鱼》2007,(5):40-41
经笔者多年来实践及朋友传授,本人总结出了几个钓饵秘方,其主要针对鱼种为鲫、鲤、草、鲢鱼等广大钓友常钓的鱼种,现整理出来供参考。秘方1:夏秋季节垂钓野生鲫鱼饵所需原料:50克玉米面、味  相似文献   

20.
张林 《钓鱼》2008,(3):48-49
鲈鱼是一种在浅水区域活动的掠食性鱼种。在大多数情况下,鲈鱼多是在2.5米左右游弋,所以这是钓手垂钓的最佳水层。水体清澈、表层缺少遮蔽物、水温低等情况都会使得鲈鱼下潜至更深的水层,但大多数的钓鲈高手都认为,鲈鱼在水温10℃时仍旧会停留在常见的水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