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所要探研的是杭州丁氏八千卷楼前期藏书的史实,即咸丰十一年太平军攻破杭州之前丁氏家族的藏书情况.限于材料,迄今对该问题的研究仍止步于简单介绍的层面上.笔者从丁氏藏书题跋、年谱等材料中钩稽史料,勾勒出了丁氏早期藏书的大致实态,考察了其藏书的渊源、规模、种类、品质、购求途径等诸方面.最后还考述了丁氏藏书在太平天国战争中的损毁情况.  相似文献   

2.
马国需 《兰台世界》2016,(18):122-125
旧八千卷楼经历了咸丰十一年太平天国运动战火的破坏后,丁氏兄弟通过书市访购、书友借抄、接受赠送等手段重新聚集藏书。八千卷楼后期藏书不仅来源众多而且因其主人独爱乡土文献、致力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底本、不弃残本等鲜明的藏书特色,在近代江南书林享有盛誉。后丁氏家族因经商失败,被迫将八千卷楼藏书悉数售予江南图书馆。  相似文献   

3.
石祥 《图书馆杂志》2011,(11):86-91
杭州八千卷楼丁氏作为清末著名的藏书家而为人熟知,其藏书活动当然也是为人注目的。本文利用丁氏藏书题跋、丁丙年谱等一手材料,分阶段考述了丁氏在太平天国战争中的流亡期间、寓居上海期间及战争结束后的访书情况,介绍了丁氏主要的访书途径、购书地点及数起大宗收购,并论述丁氏的注意搜访四库底本、注重收集残本的访书旨趣。  相似文献   

4.
“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不仅山清水秀、地杰人灵,而且素有“藏书之乡”的美名。自元至清,常熟知名的藏书家多达60余人,藏书楼有赵琦美的脉望馆、毛晋的汲古阁、钱益谦的绛云楼、陈揆的稽瑞楼、张金吾的爱日精庐,而尤以瞿氏铁琴铜剑楼的历史最为悠久,藏量最为丰富,也最具影响力。它与山东聊城杨氏‘悔源阁”、归安陆氏‘丽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齐名,合称清代全国四大藏书楼。瞿氏宗亲第六代瞿冕良先生退休前在苏州大学图书馆工作,与第五代瞿凤起都从事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他们交往甚多,并对铁琴铜剑楼颇有研究。笔者近日就瞿氏数代藏书的历史、特点,如何避免战乱及捐献于国家的经过,采访了瞿冕良先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三部写本形态的丁氏八千卷楼善本书目<八千卷楼藏书目>、<善本书室题跋>与<八千卷楼藏书志>.以南京图书馆所藏的前二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其成书时间、性质、特点,并利用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流出境外的稿本<八千卷楼藏书志>,与前二者相互参证,得出了前二部书目成书在<善本书室藏书志>之前,在研究<善本书室藏书志>编纂过程上具有重要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晚清时期的私人藏书楼皕宋楼与八千卷楼出现时间和所处地域都较为接近,文章从藏书楼命名、藏书利用、藏书散失原因、藏书特色、藏书来源、藏书结局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得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晚清藏书,丁氏八千卷楼与杨氏海源阁、瞿氏铁琴铜剑楼、陆氏硕宋楼,合称"南北四大家"。丁国典开始藏书,筑"八千卷楼"。至孙丁申、丁丙,藏书更多,增筑"后八千卷楼"、"小八千卷楼",总名"嘉惠堂"(因"八千卷楼"之称最为人知,故本文用此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还有大家不知道的事:作为大藏书家,必有雄厚的财力。丁氏非大官僚大地主,这钱从何而来?近承丁氏后裔丁利年先  相似文献   

8.
姚光是民国时期著名藏书家、南社核心人物之一.上海图书馆藏写本《倚剑吹箫楼诗话》,是姚光晚年成书的诗话著作手稿.通过《诗话》,不仅可以了解清末民初南社周实、高燮、高均等人的文学创作,还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姚光其人的交游及其生平事迹,对于研究南社有重要价值.作为著名藏书家,姚光还详细钞录所见多种古籍善本的内容、题跋,为相关诗学...  相似文献   

9.
铁琴铜剑楼位于江苏常熟古里镇西街,是清乾隆、嘉庆年间瞿绍基及其子孙五代藏书处,与聊城杨氏海源阁、归安陆氏萌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并称我国晚清四大私家藏书楼,又有"南瞿北杨"的美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以求精、重用见长,且瞿氏铁琴铜剑楼又是唯一楼与书保存至新中国成立后的藏书楼,历经五代藏书,名扬海内外,在我国私家藏书史上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明代私家藏书楼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地域上遍布江南。红雨楼是明代中后期一个重要的藏书楼,也是福建省古代大藏书楼之一,地位与明代宁波的天一阁相齐。本文试述了红雨楼藏书的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与浙江归安陆心源的“皕宋楼”、杭州丁丙的“八千卷楼”及山东聊城的“海源阁”,为晚清时全国有名的四大藏书楼。  相似文献   

12.
泰华楼是广州地区现存唯一的古代私人藏书楼,由近代学者李文田建于清代光绪初年,与当时广州一些学者的私人书斋所不同的是,泰华楼采用了模仿江南藏书楼的建筑形式,并且保存了相当数量的藏书楼专用文物.泰华楼的藏书以清代禁毁的明代人文集和西北地理史籍最具特色,虽然大部分今天已难觅踪迹,但是从近代的三种藏书纪事诗中,仍然可以看到泰华楼藏书的面貌.泰华楼所藏劫余书籍,大部分归入各大图书馆中,文章对其中部分珍本也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13.
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与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一度并峙海内,有“南瞿北杨”之号,二者皆历经五代主人,辛苦为役,积书、守书、护书,使得藏书楼能够历经百年而不朽,二者又与归安陆氏皕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合称“晚清四大藏书楼”,其藏弆之富自不待言。叶德辉《书林清话》曾记此两座藏书楼:“赭寇乱起,大江南北遍地劫灰。吴中二三百年藏书之精华,扫地尽矣。幸有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保守其孑遗,聊城杨氏海源阁收拾余烬”。  相似文献   

14.
卫凯 《图书馆界》2012,(6):50-51,59
《涵芬楼藏书目录》形成了一个基本完整的系列,在近代目录学史上有重要的价值,它反映了涵芬楼早期的发展历程与藏书建设,展现了商务学人保存古代典籍与传承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岛田翰与皕宋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7年是中国近代四大藏书楼之一陆氏皕宋楼东移日本九十周年纪念,这是一个不应忘却的.皕宋楼的流失使得中国文献留下了不可弥补的巨大空白,由此给中国学术研究进程所造成的损失更不可估量.而皕宋楼的东移与当时日本学者岛田翰的从中斡旋密不可分,本文正是论述了岛田翰本人事迹及他游说陆氏后人鬻出皕宋楼藏书的前后过程.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晚清著名藏书楼--测海楼的建造情况及测海楼在收书范围、阅览制度、教育理念三方面的进步意义,这些理念对于现今的图书馆建设仍然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藏书史上,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与聊城杨氏海源阁、归安陆氏(百百)宋楼、铁塘丁氏八千卷楼并称为四大私人藏书楼。 铁琴铜剑楼坐落在江苏常熟市城区东约10公里的古里镇,沪宜(宜兴)公路北侧。它始创于清乾隆末年,历经五代人的不懈努力,至新中国成立,共有150多年的历史,在私家藏书史上实属罕见。 铁琴铜剑楼初名恬裕斋,由瞿绍基创建。绍基(1772—1836),字原培.号荫棠,常熟人。其父进思,乃古里村富户。绍基自幼酷爱读书,得补廪贡生,但科举仕途很不畅达,连举人亦未曾中。后以明经署阳湖(今江苏武进)县学训导。不久,便辞职归里,以藏书著述自娱。  相似文献   

18.
陆安 《湖南档案》2008,(5):44-45
凡是去过广州越秀公园的人,恐怕都难以忘怀雄踞山巅、古香古色、气势恢弘的镇海楼。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楼高28米,宽31米,深16米,红墙绿瓦,雄伟壮丽,是广州著名的古建筑。  相似文献   

19.
韦正兰 《大观周刊》2012,(47):220-220
“者楼模式:指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持之以恒地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在者楼河流域种植蔬菜,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法和机制。”经过20余年的探索,册亨形成远近闻名菜——菜——稻 “者楼模式”,开启了册亨早熟蔬菜种植业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萧山藏书家王宗炎是章学诚晚年归乡后的主要交往友人。章氏去世前曾将全稿付王氏校定,王氏十万卷楼钞本《章学诚全集》当因缘于此。十万卷楼钞本或由王氏后人抄成。该本部分篇章内容与大梁本两《通义》一致,部分与嘉业堂本《章氏遗书》一致,亦有超出两者之外的异文、跋语、逸文,有助于改进刊本之讹误、阙佚等,可促进章学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十万卷楼钞本经平步青、周作人递藏,平氏还对该本作了不少批校,亦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