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火车 《网球》2008,(3):124-126
北京城的网球圈里有一些人比较有传奇色彩,老吴就是其中一位。老吴名叫吴绍义,生于香港,来北京之前,已经在澳洲沾染网球多年,虽然持澳大利亚护照,并不妨碍他喜欢"老吴"这个本土化的称呼。只是,鼠年的春节一过,老吴就要去香港,离开这座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这十几年,他留下的一些实物和事迹能证明他在副业网球上的贡献,而他的主业动画,却充满了悲壮色彩。  相似文献   

2.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已经离开澳大利亚,但他又似乎无处不在。今年1月份,德约科维奇试图通过申请新冠疫苗医疗豁免参加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但这个做法引发了轩然大波。由于德约科维奇未接种疫苗,不符合澳大利亚政府对入境旅客的相关要求,他被驱逐出境。  相似文献   

3.
《网球》2010,(9):18-18
退役之前,球迷们曾经帮萨芬规划过未来一切可能进行的活动,爬山、读书、或者结婚生子,但这并不包括网球,他走之前告诉所有人,他对网球厌倦透了。但即便如此,没有人相信萨芬会真的离开网球,而如今事实也正如人们期望的那样,在这大半年的退役生活中,萨芬一直都没有离开球迷们的视线,只不过他的角色已经变了,他脱掉了球衣,换上了西装,以俄罗斯奥委会官员和俄罗斯网球协会委员的身份,频频出现在球迷的视线中。  相似文献   

4.
在网球场上,鲍里斯·贝克尔无疑是一位永不服输的斗士。尽管巅峰期早过,但已近而立之年的他仍在为重新夺回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而苦苦拼杀。然而在另外一个迥然不同的战场上,贝克尔却已完全心灰意冷。这位德国有史以来最优秀的男子网球运动员不久前决定,他将离开自己的祖国,和妻儿一起移居美国。这个消息一经宣布,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德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网球圈,很少有人不知道蒋育才的名字。从1998年至今,14年的漫长历程,他几乎从未有一天离开过网球。他将宝山网协从无到强,渐成上海区县级网协中最具品牌影响力的机构;他创编了自有的网球期刊,并集主编、记者、摄影、校对于一身;他以每年拓展三所学校的速度大力发展青少年网球运动。宝山也终于拥有了注册网球运动员;他致力于打造全市最强的业余女子网球队;他还是一位具有市场化意识的经营者和管理者……  相似文献   

6.
拉夫特,一个在西方国家中司空见惯的姓氏,却因为驾驭这个姓氏的主人在网球场上的优异表现而显得光芒四射。他本人是才华横溢的网球选手,两次美国网球公开赛的胜利令他成为了这项运动的杰出人物。拉夫特的出现不仅令澳大利亚网坛重现曙光,同时也愉悦了球迷的视线。球场上,激情果敢的拉夫特是最值得期待的选手之一,他那标志性的大力发球、“义无反顾”的上网截击,一切都为球迷所津津乐道;而场外,性感、幽默的拉夫特又给了人们太多喜欢的理由,以至于球迷都固执地认为,那个曾经说过要离开网球运动的帕特里克是不真实的,因为在大众心里,除了网球,拉夫特便再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大众喜欢的是与网球在一起的拉夫特……  相似文献   

7.
刘彤 《网球》2013,(8):90-91
张军慧说他走入网球这个领域是在2004年的3月,那会儿的他还是网球圈的新兵,对网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他原来是新闻单位出身,搞过教育也做过培训和人力资源,虽然喜欢体育热爱运动,但以前从来没打过网球,对于网球的认识也仅限于知道四大满贯,知道费德勒、萨芬、大小威廉姆斯这些明星,甚至在来到中网公司的初期,他都感觉这只是一项工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球的魅力逐渐显现出来。张军慧也开始被这项运动打动,他惊叹子网球文化的深厚,也被球员们的个性所吸引,因为工作的原因,他几次去大满贯考察,这也让他对网球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甚至觉得,网球在某种程  相似文献   

8.
网坛动态     
里奥斯退役7月17日,网坛名将里奥斯在圣地亚哥向媒体宣布了自己的退役决定,这匹“智利独狼”终于停下了对网球事业追逐的脚步,决定要歇了。里奥斯并不大,今年刚刚28岁,但一系列的伤病迫使他离开自己心爱的网球事业,他一直渴望能从伤病的阴影中恢复过来,但久治不愈的背伤却彻底宣布了他的“死刑”。  相似文献   

9.
阎密 《乒乓世界》2013,(4):74-75
从14岁进入北京乒乓球队,到60岁从教练岗位正式退休。樊正光虽已离开乒乓球多年,但他与体育运动之间的缘分并未因此而结束。他只不过是把年轻时候从事的“table-tennis”打掉了一半,反倒在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时候踏进了“tennis”(网球)界,成为了网球业余圈的一员。  相似文献   

10.
谢明 《网球》2012,(5):36-37
体育的精神属于古希腊,体育的政治却属于人。 2012年2月底,当天河网球学校校长杨展看了一份叫做《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竞赛总规程》的文件之后,禁不住大吃一惊,这份文件是向像他这样基层的体育工作者征求意见的,但这个文件上面根本没有网球这个项目,既然没有了网球这个项目,那么还向他征求意见做什么?  相似文献   

11.
金路  陈功 《网球》2008,(4):102-104
董峪杉,北京众多业余网球教练中的一员,或许大家对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但被他教过的网球初学者多得已经数不过来了。做为精品网球培训俱乐部的经理,他仔细钻研了国际专业网球注册教练协会(RPT)的教学课程,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思索、创新、改良,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网球入门培训教程。他幽  相似文献   

12.
甜点     
《网球》2013,(11):13-13
请换新球 因为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困扰,索德林已经离开赛场多时,不过他可没闲着。近日,他新发明了一款名为”RS—anycourt”的网球。据说这款新球易于控制并且能够减少伤病。  相似文献   

13.
走向赛点这个栏目是专门为青少年网球朋友而设立。在这个栏目中本刊将特聘中外网坛的权威人士、专家和官员,请他们就有关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训练和培养的问题发表评论。当然,一些曾经培养出著名球星的教练员也是这个栏目的常客。他们将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本世纪的青少年网球爱好者,将以怎样的姿态和心态,去探索和思考网球运动的真谛所在。相信在本世纪内,众多的青少年读者中将会有不少人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和走向胜利的最后一个赛点。 作者简介:沈建球先生是中国网球界资深高级教练员。他曾先后多次担任过国家网球队和国家青年网球队总教练、教练等职务。近年来,他也受聘参与中国网球协会青少年的工作,多次撰文发表关于提高青少年网球运动水平的专著和文章。  相似文献   

14.
艾思 《网球》2010,(6):85-85
我很喜欢网球,虽然羽毛球、乒乓球也都玩得不错,但是网球是最爱,因此也嫁给了一个网球发烧友,因为在学校里,只有他能赢我。我们在没结婚的时候就想过,自己将来有孩子,一定要让他打网球,最好能成为网球明星,不光我们俩有这个想法,我周围的人,他们知道我们的爱好和经历,也很期待我们的孩子将来能成为网球明星。  相似文献   

15.
2002的夏末,当桑普拉斯赢得美国公开赛后走向看台,在那里他拥抱了怀孕的妻子,留下了泪水。这是比我们所意识到的更具有象征性的一幕,因为现在他和他的家庭已经远离了网球。“我向美网的观众鞠躬,”桑普拉斯当时说,“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要离开。”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国王的时代来了又走了,好像不是我们眨眼之间错失的,而是我们很难做一次巡礼。在以后的历史的镜子里,我们会看到  相似文献   

16.
“请记住,网球不是生命的全部,生命中有比网球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生活,平衡地生活。”4月,在北京,在不同的场合,世界网坛的华人英雄张德培向人们平静地、真诚地述说着网球,但更多的是在阐述人生。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张德培和聚在他周围的人们分享着他对爱、家庭、网球、成功、信仰、自信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17.
痴心人的“痴心”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年前,北京体育学院开设了第一届网球专项学习班,一个青年人一脚踏进了这个门坎,选择了他今生的至爱——网球。毕业后,从网球的培训教学、市场调研、器材营销、场馆营造,到著书出版,到参与策划业余网球和高校网球赛事,再到tennis123网球网的试开通一直奔波着……,不见其人,但观其事,难免会产生距离感——高处不胜寒。 然而,见到汪俊,却是那样的亲切、自然:个子不高,瘦瘦的,剪得很短的发,中间有些许白,带了一脸很灿烂的笑。他背了网球拍和一个黑色电脑包,看上去就像一个学生,不免惊讶于他如此重负,可他只是淡淡一笑,“习惯了”。找一处闲  相似文献   

18.
汪彦平 《网球》2010,(6):101-101
又到了夏天,法网、温网两项大满贯赛事相继上演。这时候天气正适合户外运动,又正值放暑假的时候,所以你会发现网球场上一下子又出现了好多小朋友。也许就是从这个夏天开始,网球成了他们一辈子的爱好。然而,不合适的球拍可能会扼杀了他们的网球兴趣。他们都是兴致勃勃地来到网球场,但如果身为家长或者教练的你,并没有为他们选择一把恰当的球拍,在离开网球场时,他们很可能无法同样的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19.
《网球》2006,(4)
保罗·迈克纳米选择休伊特在拉斯维加斯争取赛季第一冠前提出自己的辞呈,是可以理解的,因为2006年澳洲网球公开赛的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现在离开也许能为澳网新一代掌门人腾出足够的时间来与雷顿·休伊特沟通。一边是为澳网尽心尽力12年的老骥,一边是澳洲网球孤芳自赏的天王,这段在两人间持续了15个月之久的宿怨,不知道是否可以就此消散。早在百年澳网开始之前,口舌素不饶人的休伊特就公开抱怨澳网场地的球赛过慢:"墨尔本公园球场简直就是一堆牛粪!"在他看来,赛事组织者对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体育博览》2010,(8):101-101
网球中心的诞生灵感来源于1977年1月,时任美国网球协会(USTA)财政部长的赫斯特透过飞机舷窗看到原有体育场几近废弃,随后他向纽约市申请将这个原名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体育馆改为美国网球公开赛的举办地,第二年8月,体育馆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