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4 毫秒
1.
曾经,我们在教育、教学上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但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曾经,我们煞费苦心,而学生并不领情;也曾经,听到过同事不少的埋怨、牢骚:为什么一遍遍苦口婆心的教育,换来的却是学生的不解甚至满脸的无所谓?……苏霍姆林斯基说:“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而许多时候我们正是这样,教育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了。想想,这种毫无艺术性的教育,结果怎么不会是事与愿违!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满腔的心血和爱心,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忘我工作的热情,更需要有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和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2.
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讲”曾经占据着统治地位。现在,教师讲的过多的现象尽管不能不存在了,但至少人们早已有了共识:教师在课堂上下不能“包揽天下”,一讲到底了。于是,人们提倡“练”,提倡将练结合,在练的类型、方式诸方面也的确做了少探索。  相似文献   

3.
所谓师风.既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为师之骨.德为师之魂。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曾经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倡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4.
阙文霞 《成才之路》2014,(36):49-49
有效的课堂一直是教师追寻的一方天空。当我们怀抱教科书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必须要思考的是:在我们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中,能不能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能不能让课堂的活动进行得更加有效?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笔者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黄山奇松》,现撷取其中的几个场景思考何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向前看才能走得远、走得快。是的,每个校长在长期的工作中或许有过曾经的辉煌,或许有过曾经的失误。但是,理智的校长千万不要因曾经的辉煌而自我陶醉,也不要因曾经的失误而耿耿于怀。惟有将目光放远一些,并与广大教师一道制定好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努力去实践这个发展规划,才能甩掉历史的包袱而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6.
茫茫人海中,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骄傲;360行中,我们应该为自己选择教师而自豪。2010年,有着8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我,投身于美术教学。曾经为离开班主任的操劳而高兴,曾经为美术教师的清闲而自得。然而,一年的美术教学带给我的并非是幻想的怡然,而是压力的增多。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第八次课程改革,教师们曾经那样急切地期盼过,曾经那样热烈地憧憬过,也曾经那样轰轰烈烈地探索过。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痛心地发现教师的课改热情开始衰减,茫然之中不知所措,徘徊之中不自觉地倒退,苦苦追寻之中难排失望。是什么影响了教师的热情,阻止了教师的步伐?如何让我们的教师始终能以火一样炽烈的情感、冰一样冷静的思想直面现实、上下求索呢?  相似文献   

8.
周赞青 《教师》2011,(33):15-16
爱,始终贯穿于德育工作中。因为爱,学生获得了自尊和信心,也因为爱,教师获得了尊重和理解。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的爱不能是一朝一夕的,而应该绵延流长。笔者从事德育工作多年,在这个问题上也曾经有过教训,以此案例为鉴。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同时,不可否认,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上仍起着重要作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的批评通常是委婉的,而对学习成绩不好、纪律差,而又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往往感到无奈、厌恶,甚至放弃。我也曾经这样做,差点毁了一名好学生。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教师流失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教师流失现象探析刘和武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对高教战线已经并将进一步产生巨大的影响与冲击,高等学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关键在教师。”而在新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11.
“民办教师”——一个既陌生又熟悉、令人陡生无限感慨的词语。在“民办教师”再也不复存在的今天,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曾经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民办教师”们,回顾一下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经历、他们的坎坷与痛心,为曾经的“民办”,也为如今的教师。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课件在被广泛应用的同时,在制作和使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注意:不能只重视观摩评比而轻实际应用,不能只用多媒体而应多种媒体并存,不能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不能忽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教学的主体,只有从这几方面出发,才能真正使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罗飓教育吧     
《天津教育》2011,(12):60-60
教育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做些强制性的表层工作上,而应该让全校教师潜心地做一点深层的、有益学生身心的事业。同样,在对待教师工作的创造性问题上,我们不能停留在拿一点钱、给点政策、允许几项做法或提供一点方便的层面上,而应在这一层面的努力之上,真正挖掘教师的潜能,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相似文献   

14.
记古圣寺     
古圣寺,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一个地方,我之不能忘记古圣寺,正和我之不能忘记陶行知是一样的。而且勿宁说,正是因为这里曾经是陶行知生活教育发育滋长的地方,曾经是陶行知手创的育才学校的校址。  相似文献   

15.
我常常听到教师总是轻易地就对一个孩子"盖棺定论":"你们是我教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你要是能考上大学,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托马斯·曼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不要为别人不能成为你所希望的人而愤怒,因为你自己也不能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个人."真的,请骄傲地做你自己,而不要小心翼翼让别人定义你."我就是我",而非别人盼望中的"我".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所以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宏观调控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此观念指导下,我进行了大胆尝试,收到了一定成就,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曾经,我们把学校比做山头,而教师就是"山大王";曾经,我们把学校比做一座神庙,教师就是"神";曾经,在我们眼里教师是"知识富豪",是"完美无缺"的。长大后,我成了教师……教育专家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书中说,"学校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学生就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成长起来的"。现在,同样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我终于明白:教  相似文献   

18.
宋炎玲 《河南教育》2005,(11):42-42
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 有人认为教师无权惩罚学生。尤其是在推行赏识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学生、赏识学生,这样才能激励他们进步。所以不能批评芎粤生。更不能惩罚学生,因为批评和惩罚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而有人提出,我们每个人走上社会后都会因为做错事而受到相应的批评和惩罚,为什么学生在学校就不能受到批评和惩罚呢?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如果能,应该注重什么问题?如果不能,怎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请您对此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19.
关注教师心理危机——“心病”亟须医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温涛 《教书育人》2006,(4):13-14
教师,曾经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学生心灵的守护神。然而,在不知不觉当中,他们自己的精神和心灵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和问题,并且日益危及到教师自身以及他们所守护的孩子。一方面我们固然不必因此而过于大惊小怪,因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切地感受到教师作为普通人在如此沉重的社会责任下面的艰难处境;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为此而忧心忡忡,因为我们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精神联系和心灵作用的巨大意义。我们需要以前所未有的宽容和爱护来关注我们共同面临的教师心理危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句话极精辟地告诉我们,教师队伍管理如何,对于办好一所学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在中学管理中,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作为学校教育的要素,没有教师,学校就不成其为学校;只有全心全意依靠教师,才能办好学校。因此,对教师的科学管理,在中学管理中是一项重要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