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调研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读者网上留言平台的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读者网上留言平台的读者使用和系统管理两个模块进行了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杨小凤 《晋图学刊》2013,(5):57-60,75
对"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网上咨询留言进行调查统计,从咨询留言问答中发现读者对电子资源检索与利用、图书馆管理与环境设施、馆藏图书借阅服务咨询留言较多。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参考咨询问答发展建议:认真及时回答读者提问,尊重读者隐私;透过读者咨询,解决图书馆存在的现实问题;重视读者培训工作,切实提高读者信息素质;利用参考咨询平台宣传图书馆开展的新服务。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网上留言"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近3年的"网上留言"进行归类,分析了各类留言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图书馆完善读者服务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的读者观:谈创造读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入2l世纪.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核心仍在于不断地创造读者,即在图书馆这一平台上,通过向固有读者与潜在读者、到馆读者与网上读者、文化娱乐读者与科研学习读者提供各种服务,并用先进文化加以引导、提高,使图书馆读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要达到上述目标,图书馆必须通过加强传统服务、强化品牌服务、宣传自我、参与公益活动、发挥馆藏特色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高校图书馆读者网上荐购现状,选取50所高校进行调查.读者网上荐购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常规服务手段,但存在不足:书目信息不完善、对读者荐购的反馈不及时、读者参与荐购的方式不完善.图书馆应提供全面的分类书目,提供更多样更完善的荐购途径,重视读者反馈,建立荐购人信息档案,以提高荐购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图书馆的网上读者留言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其网页上都设置了读留言专栏,并把它作为读服务工作的一个窗口,本描述了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网上读留言服务开展情况,指明了其积极意义,并对搞好这项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是现象级的图书馆叙事案例。文章以故事社会学为理论框架,结合文本分析法,探究这一案例的生产、传播及其意义再生产,为后疫情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新冠疫情的爆发、农民工的身份建构、东莞图书馆的职能定位是故事生产的关键所在;图书馆界、社会公众在故事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并通过专业研讨、转发、评论与回复等形式进行故事意义再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发生在某大学网络留言管理平台上的读者恶意留言案件为背景,反思高校图书馆网络留言的管理不足,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通过加强网络留言管理者队伍建设等途径应对突发事件以促进网络留言平台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读者网上文献荐购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阐述了图书馆采访工作中开展读者网上文献荐购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图书馆采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图书馆网上文献荐购图书采购流程和开展读者网上文献荐购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读者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长,读者网上荐书成为图书馆采访选书工作的辅助方式之一。文章通过调研20所高校图书馆读者网上荐书的现状,分析了现有荐书模式的特色和不足,提出了完善图书荐购系统的措施。最后介绍了PDA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1.
徐健晖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9):138-144
[目的/意义] 通过对澳大利亚8所知名高校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的启示。[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查法对8所澳洲高校图书馆残障读者注册制度、网站残障读者服务栏目建设、残障读者服务设施配置、残障读者服务内容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高校图书馆应提升残障读者服务意识,搜集残障读者基本信息,加强网站残障读者服务栏目建设,完善残障读者相关辅助服务设施及馆藏资源配置,开展适合残障读者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2.
当新媒体遇上5G,如何将线下工作转至线上开展?打破空间壁垒,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将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重点,直播技术为图书馆线上工作提供契机。文章选取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32所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代表进行调研,从直播的数量、内容、对象、时间和平台及效果反馈等方面进行剖析。调研发现,目前图书馆直播服务中存在无规划、平台散乱、渠道单一等问题,文章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对策,以期为之后同类服务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针对微信学科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微信学科服务的具体模式,引导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便利的学科服务。[方法/过程]根据学科服务的含义与微信的功能模块,分析微信应用于学科服务的可行性。通过对"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调研,阐述高校图书馆微信学科服务的现状。[结果/结论]分析结果显示,微信公众平台适合作为学科服务的载体。但调查结果却显示,高校图书馆没有专门的学科服务微信平台,现有的微信平台更多地被用于发布信息而非提供服务,其所提供的服务也更多地注重形式而非内容。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学科服务的方式,包括信息推送、互动交流、表单处理、在线课程以及学习小组等。指出开展这项工作需要注重平台推广问题、平台类型选择问题、读者粘性问题以及读者信任度问题等。  相似文献   

14.
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效果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分析手机图书馆短信相关服务的实际应用效果,选取启用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平台”的短信通知服务和短信续借服务的215位有效读者的借阅信息作为研究样本,借助单纯判断和SPSS统计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研究样本在启用手机短信服务前后的图书借阅总数、逾期次数、逾期罚款总金额、每次罚款金额和逾期比率等统计比较指标,并给出研究结论:手机短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图书的逾期概率,减少了逾期罚款额度,提升了图书馆服务品质,提高了读者的借阅需求。  相似文献   

15.
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是近几年公共图书馆的热点问题之一,它集成全地区资源向读者提供统一公共图书馆服务。2009年厦门市采用统一管理平台对全市公共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进行整合,构建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为全体市民提供无层级、无差别、无障碍的统一服务,同时厦门图书馆与全市各级图书馆合作与协调,形成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推动厦门市公共文化事业与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茆意宏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31-137
[目的/意义] 对全民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国内在线阅读服务的举措进行总结与分析,为我国在线阅读服务发展提供建议。[方法/过程] 借助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在线跟踪出版社、图书馆等阅读服务机构在防控疫情期间开展在线阅读服务的举措,对其表现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结论] 大疫当前,各类阅读服务机构均将服务重心转移到在线服务,并根据各类读者的多元阅读需求,加大系统保障力度,紧急出版防疫出版物,扩大网上优质读物传播。服务效果总体表现不错,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人们需要变压力为动力,进一步完善在线阅读服务体系,提高综合性阅读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了解美国常春藤联盟8所高校图书馆面向校外读者服务情况,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此项服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法,从开放对象、入馆方式、收费情况和开放权限4个方面收集、整理和分析常春藤联盟大学图书馆面向校外读者服务的详细信息。[结果/结论]美国常春藤联盟高校图书馆的校外读者范围广、服务人性化,制度较为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转变思维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开放制度,积极及时公示宣传和争取多方政策与资金支持,保障开放持续可行等。  相似文献   

18.
基于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图工委关于高校图书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以及11个高校图书馆在此期间开展的支撑在线教学服务情况的报告,总结了全国高校图书馆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保护读者和馆员健康、保障高校在线教学和科研顺利开展而推出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创新型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英高校图书馆校外读者服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英高校图书馆校外读者服务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并未将校外读者进行细分,仅有个别高校图书馆向校外读者提供除图书阅览以外的服务;收费服务的观念比较强,而且收费机制不够灵活;校外读者的管理制度不够详细。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加强面向企业研发人员的服务,完善管理制度,淡化有偿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方式,以做好校外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总结厦门大学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参与管理在线教育平台的实践,探讨疫情之后高校图书馆推进学校教学创新的发展策略。[方法/过程] 统计在线教育平台每年度开设课程、教师和学生数,面向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平台在选课管理、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模式、满意度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监测并分析服务器日志,对平台性能进行持续改进。[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参与在线教育平台的管理与服务,推动图书馆员与教师、学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疫情之下,危机之中亦存在机遇,高校图书馆应与学校相关单位通力合作,提升教学信息化运用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为推进高校教学创新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