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处理好学科与综合、必修与选修的关系,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的现代化与适应性,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处理好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改变课程内容陈旧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要向“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转变。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百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强调注重结论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体验.认为教学过程是发展学生智力,形成独特个性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倡导物理课程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只注重教学结论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导致研究性学习学科化和学习功能的过分窄化。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是:教师观念陈旧普遍进行“去问题教学”;课堂教学重传授轻探索,重结论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学校课程、学校活动的内容及范围的局限。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行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转变“师道尊严”的教师权威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质疑气氛;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当前哲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尤其是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方法的分解、概念的识记而不注重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的这一现象,提出如何正确、合理的激发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和独立思维的建议,并就如何实施把问题意识导入课堂教学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过分注重知识传授、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窄、旧,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推进课堂教学素质化,作为教师首先必须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推进课堂教学素质化,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如下八种教学意识。(一)“生本”意识。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是被装填知识的“容器”,而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现代教学论就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教学活动必须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主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生本”意识的对立面是“师本…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领地,因此,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传统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角度而言,主要局限在教师的教上,从新课程的发展性教学核心内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而言,主要局限在知识技能教学和教法上。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教学观,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相比较,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新的课堂教学观致力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潜能;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集体协作精神。这不仅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还要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实现“师生、生生、人机互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改革过分侧重于知识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现代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探究式教学既重视结论,又强调知识获取,既关注建构,又注重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科学探究的“误区”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有些教师未能深刻理解科学探究的真正含义,使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走进了误区。主要的误区有: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盲目开展探究活动;过分注重探究过程,忽视探究的结果;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法,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课堂教学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当前的教育理念是不但注重教学结果,还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本文从教师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在数学课堂上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强调打破学科壁垒,重视课程整合。本文详细介绍并比较了美国与中国同一同容的教学案例,凸显了中美两国教学方式的差异:美国课堂教学通过制定课程整合计划、多学科教师配合、师生全方位互动等方式调动教师或学生的潜能;中国课堂教学通过概念学习、判断筛选、制作图表等方式完成知识学习过程。这些差异要求我们加强课程整合: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注意创新;增加教师处理教材的自由度;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过程的学习,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15.
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必须用新课程观去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策略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文章从处理好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充分运用“再创造”教学原理开发教材、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意外,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化学知识;注重实践,让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四方面进行的探索实践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应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己成为我们的共识。我们的课堂教学绝不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17.
谈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存在一些弊端: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学技巧,忽视学生的实际收获;违背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忽视学生的层次性和教学目的的整体性;以评价一堂课代替整体教学活动评价,有失评价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要注重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观;注重评价过程的长期性;改变用统一标准评价的做法,鼓励教师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误区 (一)过于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 目前,我们评价语文课堂教学重心是语文教师“教”的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效果,是对教师知识传授水平的一种评估。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发展,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这就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常出现如下现象:有的教师上课风趣幽默,口若悬河,结果学生在一片笑声之后却感觉什么也没学到。有的教师讲课井井有条,将知识分析得很透彻,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遇到稍微变化的问题却又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讲课设置许多问题,师生、生生之间有问有答,或讨论或交流,教师将对教学技巧的过分重视,已经导致了教师过分追求表现教学技巧而忽视学生学习效果,从而使一些课成为“作秀”课,好看而不实用。  相似文献   

19.
数学知识是“死”的,学习的人是“活”的,“活”人学习“死”知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把“死”知识赋予其“生命”,使其“活”起来,让“活人”学习的是“活”知识。这正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主体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自主获取知识的活动;体现学生感知、体验、运用知识的思维发展过程;同步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