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澳门的政权交接,澳门在离散400多年后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本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举世瞩目。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家新闻媒体、3500多名记者云集澳门,报道在这块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堪称一场划时代的“新闻大战”。 作为新华社澳门回归前方报道团的一员,笔者有幸参加了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重大活动的采访、报道,亲身参与了这场激烈的新闻竞争。现不揣浅陋,将在澳门回归期间写下的几篇手记献与读者,希望…  相似文献   

2.
“摄影文章”并不是以文为主的文章,而是美国新闻摄影报道的一种体裁。它是以照片为主,以几张、几十张,甚至更多的照片,组成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来阐明一个主题,或深入地探讨一个问题。“摄影文章”与找国的摄影专题报道有类似之处,但又不尽相同。“摄影文章”最初出现在美国《生活》杂志上,发展到今天,它包含的内容越加广泛,形式也日趋多样,在报道手法上也有着不少的发展与创新。美国《生活》杂志曾以“摄影文章”的报道形式闻名于世,后来不少画报、杂志也竞相采用这种形式。有不少的“新闻摄影文章”还汇集成  相似文献   

3.
为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由澳门日报总编辑李鹏翥任主编的“澳门人文”丛书日前由辽宁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 丛书包括《澳门古今》、《东西交汇看澳门》、《澳门现代艺术和现代诗评论》、《水湄文语》和《澳门写真》五本,重温  相似文献   

4.
当年“末代港督”彭定康手捧英国米字旗黯然离开港督府的录像带,成为澳门总督府官员反复观看的资料,为的是研究如何令澳督离澳时少一点离愁别绪。跟97年英国人乘坐“不列颠号”游艇“光荣撤退”香港不同,葡萄牙千方百计追求的是“体面撤离”。据称,在中葡关于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磋商中,葡萄牙方面曾一度提出改变香港交接时午夜升降国旗的形式,改由葡方在傍晚日落时自行降下葡国国旗,中方在翌日清晨升起五星红旗。后来,葡方就澳门政权交接的场地、规模、程序等,也提出不少有别于香港交接的想法。今年早些时候,葡方原计划另建一个临时场馆,在12月19日举行一个盛大的告别仪式,后来以葡中关系友好为由,改口称  相似文献   

5.
港澳台之窗     
台湾爱书人的阅读管道 在台湾,有着让爱书人左右逢源的获取最新出版信息的各种阅读管道。首先是不少报纸都设有固定专刊,如《中国时报》的“开卷”专刊,十多年的经营,培养出许多忠实读者,版面最多,书评和专题报道更树立了“开卷”风格;其他如《联合报》每周一的“读书人版”、《民生报》的“读书”周刊、《工商时报》的“大书坊”和《中央日报》、《中华日报》的阅读版面,也都为爱书人保留了一块专属的书香园地。 在杂志出版领域,台湾虽然还没有专业的阅读杂志,但一些大型连锁书店或经销业者,定期推出书讯等相关刊物,免费赠阅。在这类刊物中历史最悠久的是金石堂书店的《出版情报》,综合书市的各项出版消息,还有作家专访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2013,(8):F0004-F0004
7月23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节目中心发起组织的“港澳媒体采访团的西行,启动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铁骑、对港澳节目中心主任韩长江率对港澳节目中心、中国广播网、《中国广播报》以及《香港商报》、《澳门日报》、香港《大公报》、香港电台、澳门电视台等10多家港澳主流媒体和澳门师生代表组成的采访团,共同开启为期一周的“港澳媒体采访团陕西行”报道活动。  相似文献   

7.
王荣昌     
《出版参考》2011,(4):F0002-F0002
王荣昌作品先后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文化部、中国军事博物馆等机构及海内外社会团体、个人收藏,作品先后在《人良日报》、《美术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艺术与收藏》、《中国收藏》、《艺术界》等近百家杂志报道,并出版有《王荣昌作品选集》。2006年10月,广东卫视《一朵时光》栏目以“君子荣昌”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1987年10月6日、7日连续发表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的觉悟》(以下简称《方位》、《觉悟》),受到广大读者的你赞和新闻界的重视,被人们誉为是一种新的新闻文体(体裁)。这是一种什么文体呢?《方位》与《觉悟》的作者这样说:“两篇文章,说是通讯也行,专访也行,评述性新闻也行,解释性报道也行。”他们把这两篇文章称之为“四不象”的综合写法。他们认为,先不要急于给这样的文体下定义,只要承认它们是新闻就行了。首都新闻界公认这两篇文章是新闻  相似文献   

9.
“本刊策划”(2012年名为“封面专题”和“特别报道”)是《支点》杂志的品牌栏目之一它承载着主题性报道、深度调查报道等,灵活选用综述、调查、圆桌、专访等体裁形成系列组稿.聚焦承大政经新闻.自杂志创办以来.“本刊策划”广受关注,并得到各界的正面评价和指导。现淡谈采编心得.以便进一步提升该栏日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在欢庆建国50周年、喜迎澳门回归祖国之际,又欣闻《图书馆杂志》出版100期,在这喜庆的时刻特此撰文,论述该刊的创新精神和主要特色,以示由衷地祝贺。1创新精神1.1栏目新颖新作涌现 《图书馆杂志》(以下简称《杂志》)是在1980年内部资料《图书馆学研究》的基础上,于1982年2月正式创办的一种图书馆学类专业期刊。该刊开始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主办,1984年第二期起改由该学会和上海图书馆联合主办,其主要栏目除了与图书馆工作直接有关外,还有一些新颖的栏目,如“现代化之路(包括现代化)”、“新视野”(包括…  相似文献   

11.
今年第一期《新闻记者》杂志的“向您推荐”专栏,摘登了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罗伯特·卡恩1968年写的调查报告《救救国家公园》,同时还刊登了推荐文章《见微知著妙笔生花》。读了这两篇文章,感慨良多。我不想贬低卡恩的作品。在当代美国记者的报道中,他这篇《救救国家公园》算得是杰出之作,不然他怎么会获得美国1969年“普利策全国报道奖”呢?我认为《新闻记者》杂志推荐  相似文献   

12.
上海的《新闻记者》杂志也辟有“新闻与法律”专栏,报道了不少“新闻官司”。可是不久前,它却因为报道“新闻官司”而遇上了“新闻官司”,当了一回被告。这是一起“案中案”和“连环案”。《新闻记者》报道了一起顾某诉解放日报等侵害名誉权的“新闻官司”。这起官司是,解放日报报道了一起“一女二夫”的违法婚外婚事件,由三起诉讼案组成,当事人之一  相似文献   

13.
萨梅尔·约翰逊认为“杂志是典型的冲动型购买品。”《新周刊》正是将专题报道通过大标题、图片等呈现在封面上.意图形成杂志的显著卖点。  相似文献   

14.
1995年5月号的《中国记者》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妖魔化中国的背后》,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妖魔化”的命题,批评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不仅有失公允,而且是一种恶意的贬低;美国媒体对中国持续的负面报道是对中国的一种“妖魔  相似文献   

15.
力清 《出版参考》2005,(10S):31-31
据澳门媒体报道,以提供及分析澳门商业信息的中文杂志——《商讯》月刊创刊号于近Et在澳门和香港两地与读者见面。这是由澳门经营传媒多年的多媒体公司创办的一本中文杂志,填补了澳门长期以来缺乏中文商业和财经类期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董婷 《青年记者》2016,(23):55-56
《新疆日报》是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机关报.《新疆日报》的自治区成立大庆专题报道(以下简称“大庆专题报道”)反映了新疆现代化建设、民族政策贯彻实施最辉煌、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成就.分析总结大庆专题报道有三重意义:一是梳理新疆新闻事业发展史;二是回顾新疆社会建设史;三是从大专题庆报道中“见史,见人,见精神”,凝聚民心,放眼未来,筑梦新疆.本文以1955年到2015年的大庆专题报道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传媒     
凤凰卫视“时事开讲”8月22日播出“中国追捕外逃贪官”的谈话节目,本刊综合该节目主持人与时事评论员的观点如下: 这几年,海外媒体、中国内地的媒体对有关中国贪官外逃的消息都有报道。最近北京的一个叫《半月谈》的杂志,刊登了一篇长篇文章,这篇文章是比较权威的,因为这个杂志是中国新华社主办的。文章总结了中国近年来在追捕外逃  相似文献   

18.
外交部1949至1955年间形成的部分外交档案对外开放后,新华社及国内十多家报纸如《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文汇报》等分别以大幅版面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作了专访。日本、韩国驻京记者更是抢在第一时间前来查阅档案,迅速发稿。美联社、法新社等也相继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19.
读罢王列耀、龙扬志所著的《文学及其场域:澳门文学与中文报纸副刊(1999 ~ 2009)》,感慨颇深.本书选择了从澳门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澳门日报》入手,以报纸副刊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了自1999年澳门回归以来的澳门文学历史语境转换过程. 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文化交流有过几次高潮,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西方文化的传入,这一次传入的起点在时间上是明末清初,在地域上就是澳门.”的确,澳门算是中国历史上“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桥头堡,它称得上是第一个开放的文化特区.  相似文献   

20.
某报发表了一篇7名工人自觉组成学“毛著”小组乐在露天煤矿矸子山上献青春的报道,一些读者看后,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消息说:“一年来,这个小组学习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等文章”,这个“等”究竟包括多少文章?是个模糊概念。作者没有向读者展示新闻事实的全貌,人们怀疑是否搭“花架子”。因为大家知道,这几篇文章都不长,如果一年来在每周两小时的学习中,只学这么几篇文章,尽管消息说“此外,还学习了法律常识、线路技术等”,能否因此便称作学“毛著”小组?这是疑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