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回顾国内外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总结应对方式与性别、年龄和年级、应激源以及人格特点的关系,分析应对方式对抑郁症状、焦虑情绪和其他心理健康指标的影响,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并根据相关因素,探索如何进行应对方式教育,以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特殊的社会角色和压力,使得其心理健康总是产生若干问题。本文通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对200名包括班主任在内的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究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应对方式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心理依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教师相比欠佳,男性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低于女性班主任,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0名高考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高考学生在强迫、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和情绪波动性5个因子上都普遍存在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且应届生学习压力显著大于复读生;(2)对于应届高考学生来说,男生的学习压力显著高于女生;对于复读生来说,男生的心理不平衡显著高于女生;(3)在压抑维度上,应届生和复读生存在显著差异,复读生高于应届生;(4)高考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349名高二学生为被试,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1)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2)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3)高中生面临问题时大多选择成熟型应对方式;(4)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能够有效预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C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就云南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关系,对57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是:(1)不同性别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但女教师除了偏执一项外,其他均分都高于男教师。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乡村中小学教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乡村中学和城市中学、乡村中学和城市中学、城市中小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教师在积极应对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区域中小学教师中,城市小学和其他三类教师(城市中学、乡村中学、乡村小学)均存在显著差异。(3)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但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结论:云南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较全国普通人群差;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甘肃省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甘肃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2)甘肃省大学生采用的应对方式最多的是解决问题,然后依次是合理化、求助、幻想、自责和退避。(3)解决问题和求助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笼统地说,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可分为直接道德教学和间接道德教育两条途径,二者可分别对应于传统道德教育和现代道德教育。因此,人们常常把直接道德教育等同于权威主义与灌输,对直接道德教学持排斥态度,并把道德教育的许多失误归之于直接道德教学,片面强调间接道德教育,这必定会影响德育课程的实施,削弱德育的实效。因此,本文主要对直接道德教学的内涵、现实性及其限度进行审视,以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直接道德教学,发挥其德育的功效。一、直接道德教学的含义提倡直接道德教学是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的一大特色,他把直接道德教学界定为“向学生直…  相似文献   

8.
9.
以538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波士顿情绪智力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特点及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性别不同和生源地不同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各因子上差异不明显,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自我意识、自我激励、人际情商和情智教练四个方面都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应对方式方面,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均不太显著。情绪智力各个因子都与SCL-90总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与SCL-90总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自责和退避因子与SCL-90总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人际情商、自我激励、自我意识、自责、解决问题和求助与SCL-90总分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线性关系,能够联合预测71.6%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关注。前期的相关研究大多从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压力源和压力应对方式三方面分别进行单独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加强变量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将三者结合起来讨论;加强纵向考察,对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增强研究的实效性和实践指导意义,提出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并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职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职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以应对方式问卷、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为研究工具,对617名高职生及530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测评。结果高职生六种应对方式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高职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生源差异。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六种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相关。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幻想、求助进入了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回归方程。结论高职生的应对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边疆高校大学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及相关状况.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SCL-90量表对90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试采用积极型应对方式多于消极型应对方式,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上得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在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结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采用成熟型的应对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人格、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对26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分析与结构方程分析表明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积极应对可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消极应对可负向预测心理健康;人格各维度直接或通过应对方式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人格的外向性、行事风格、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对积极应对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行事风格还对消极应对产生正向的预测作用。结论:人格直接或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广东省24所高校5603位教师的问卷调查,考察当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结果发现:(1)高校教师自评健康状况总体上良好,不同性别、教龄、职称和学历教师的自评结果有一定差异;(2)高校教师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型的应对方式相对较多,但不同性别、教龄、职称和学历教师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差异显著;(3)应对方式对教师的自评健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解决问题、求助等应对方式有助于高校教师良好心理状况的发展,而自责、退避、幻想等应对方式则会阻碍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大学生价值观与其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部某省四类高校中的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价值观可以预测其应对方式。大学生价值观及其应对方式共同解释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11.2%。结论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并可以预测其应对方式,大学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402名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来看,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0.1%;从各个因子来看,学习焦虑检出率最高(51.03%);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年级、性别差异。(2)小学生社会支持方面年级、性别差异显著,而应对方式上年级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3)高社会支持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低社会支持组,低消极应对组和高积极应对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对应的高消极应对组和低积极应对组。(4)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与MHT总分及除自责倾向外的诸因子相关显著,客观支持与孤独倾向相关显著;两种应对方式均与MHT总分及除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外的诸因子相关显著。(5)主观支持以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均进入了回归方程,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嘉应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306份有效问卷进行对照研究。结果:SCL—90各症状因子贫困生高于普通大学生,贫困大学生更多采用自责、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应对方式的自责因子有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与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显著相关。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需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相似文献   

19.
高师院校硕士研究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河北师范大学710名研究生的应对策略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得出高师院校硕士研究生在面对挫折时,有34.28%的人栗取积极应对方武,而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较少;与国内研究生常模相比,高师院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研究生采取的应对方式特点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关系.由此,应加强研究生的应对方式教育,以更好地提高其心理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州某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压力源、应对方式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发现:压力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对生活适应与独立、学习动机及就业带来的压力;总的来说,生活适应与独立、学习动机及就业带来的压力会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高压力下,使用积极应对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在中等情况下,持续使用消极应对,有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