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发展学生职业能力的项目课程模式是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为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按照项目课程的改革目标和原理设计了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旨在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服务于商务英语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双证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落实工学结合、创新评价机制、打造"双师"教学团队"这五个关键着力点,探讨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核心,体现高职教育以"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本文作者分析了设置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依据和目标,着重从"教什么"和"怎么培训学生"入手,探讨建立高职特色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以培养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和国际商务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建设对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四条原则,建立"语言+商务+综合+个性"的商务英语模块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开发中出现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以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中的推动作用为切入点,提出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课程体系,并就这种新的课程体系如何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6.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推进双证教学的宏观管理、构建课证一体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强产学合作的内涵建设、构建双证融通的考核评价方式、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这六个关键着力点,探讨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双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职业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如何,对专业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要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重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同时要多条途径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8.
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导向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勤 《教育导刊》2011,(3):69-71
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合理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以职业考证相关课程融入日常专业课的教学计划为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建立了"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双证书"中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基础建设,直接关系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质量和发展方向。文章结合工学结合思想和世界高职课程发展方向,在分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商务英语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研究框架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构建优化课程体系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出发,依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探索构建"多模块、双证融通"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优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文依据《网络管理员》岗位“建网”、“管网”及“用网”等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平台+岗位”的理念,阐述了《网络管理员》岗位课程体系的构建设计。  相似文献   

12.
“工学结合”已经成为我国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流培养模式,实施“工学结合”的关键是重新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本文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五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出工学结合实习课程方案,完成了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整体构建。  相似文献   

13.
化工机械设备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方式组织实施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文章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学会共处”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学习需求。“学会共处”作为学前教育课程的新取向对“文明交往”的同伴共处、“和谐共处”的师幼互动的形成,“关关与共”的幼儿园文化的营造具有积极意义;其价值取向主要在于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他者意识、群体意识;“学会共处”作为学前教育课程的建设,以弹性的游戏课程的设计、基于教师指导的课程实施和以园本课程制度为依托的课程运行为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按传统的课程设计方式进行,已不能适应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求。采用增加实践环节,变“设计”为“测绘”,变“二维设计”为“三维设计”的方法,可提高课程设计的应用性、实践性,提高教学效果贴近高职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IT产品营销》课程是伴随着IT产业的发展和IT产品的市场应用应运而生的。将场景模拟教学法运用于IT产品营销课程教学中,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相关产品营销技能,但需要对场景模拟教学法的特点、内容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理清该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期急需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校企融合、工学互动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工学互动”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有效实施工学结合教育的关键。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工学互动”课程体系构建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从五个方面对“工学互动”模块化课程体系进行研究:确定课程目标、进行课程开发、设计课程模块、组织课程实施、完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8.
高考是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点,是新课程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一环,对基础教育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为配合高中新课程改革,自2007年以来全国共有11个省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高考改革的新方案,这些方案根据新课改的精神,虽然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不尽相同,但整体上体现出"求稳、求变、求新"的改革新理念,从而贯彻了新课程改革所遵循的"稳中求变,变中有新"的原则,使高考制度朝着分散化、地方化、多样化的方向推进,让学校和学生享受到越来越多的选择自由,从而使高考真正实现科学选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课程理念。从不同学习理论的视角来解读"以生为本"课程理念得出不同的结论,人本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命为本",行为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动为本",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长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从不同的角度将其解读为以生命、生动和生长为本。  相似文献   

20.
“通信业务与设备营销”课程采用了校企共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了以就业岗位所需知识为原则,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校企共建课程提供了参考。在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确立了重要地位。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实践的设置则尤为关键,它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