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窦建芳 《江苏教育》2012,(Z1):88-89
《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师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是这些高"帽子",让我们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深受极大的压力。有人戏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以及媒体的压力是教师头上的"五座大山",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越教越迷茫,越教越茫然,于是乎有了"鸡叫出门,鬼叫回家"的自我调侃,也有了安徽六安教师改编的《新教师醉酒》:"这些年补课加班白发长满头,这些年的工资单啊看得泪直流……"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深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时觉得自己很无  相似文献   

2.
<正>不研究"教什么",只研究"怎么教",堪称极其愚昧。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不是演员,说重点儿不是"戏子"。语文教师不能做到有"腹笥",总不该是除一本语文书、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本习题集之外胸无点墨的角儿,靠这"三本主义"在台上只能装神弄鬼。2014年4月19日《中国青年报》有一给力的长篇消息《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向假语文宣战》中云:"来自河北的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教师,  相似文献   

3.
《师范教育》(86年第六期)发表了拙文《由"眼光"想到的》.文中立论是很明确的:"教学情况如何是衡量一个教师的主要标准",教师应首先务好这个"正业".不期叶水涛同志有《眼光三失》(见《师范教育》86年第十期)这样的误解.看来有必要做些解释,兼与叶水涛同志商榷.教师以教好学生为本,此为"正业",其  相似文献   

4.
<正>"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精髓。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要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需教。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中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学科教学的目的固然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的方法,使学生离开教师的教也能独立学习,终生受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到:"教师  相似文献   

5.
"还教于师",是美国学者罗宾·巴罗在《还教于师:课程批判导论》(1984)一书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似乎有点怪.因为只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都能见到教师在"教",见到教师"满堂讲",或"满堂问",学生"满堂听",或被动地答,难道成千上万教师不是几乎每天都在"教"么?有什么"教"可还?相反,我们有感于教师"教"得太多,学生"学"得太累,所得甚少,倒是呼吁教师把"学"还给学生,而"还教于师"又从何说起呢?  相似文献   

6.
首先应当肯定,这场大讨论击中了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些要害,令我们许多从事语文教学的中小学教师汗颜。中国有两句俗话:一句是"当局者迷",我们语文教师确实迷惑了。几十年来,一次又一次地折腾,语文怎么教?绝大多数教师感到无所适从,"越长越不会教",是教师们普遍的苦衷。另一句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个中国人,只要稍有文化,便有指责语文教学的本事,今天说我们少慢差费,明日批我们摧残儿童,让我们这些热爱语文教育事业的人心寒。(女儿的作业)一文,其选材之偏狭,语调之嘲讽,更令我气愤。好像学生作业只有语文的负担重,语文教…  相似文献   

7.
一、当下教育研究的"地表现象"《江苏教育》有"大家意识",关注真正的"大家",全力将"大家"介绍给大家,影响深远。《江苏教育》更有"平民情结",以极大的热情扶持一线的普通教师,乡村教师尤其受到眷顾。《江苏教育》在推动苏派教学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也是《江苏教育》的忠实读者。在阅读中我发现,教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部新出台的《中高考改革制度》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关注"传统文化",培养"阅读能力",回归"语文本质"。这无疑是一缕喜人的春风,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敲击着每一个语文老师的心。语文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师究竟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学生究竟应该学什么?如何学?……这些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时时浮现在脑海中,以致夜不能寐,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理想  相似文献   

9.
常常听到我们身边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同行抱怨:教了那么多年语文,有时真是感到越教越不会教了。其实,这些同行的困境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困境。每当为完不成学校下达的"任务"而烦恼时,我们何尝不是这样抱怨的?抱怨归抱怨,我们还得面对现实,找到走出困境的正确方法。从我们语文教师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这个方法就是要"跳出语文教语文"。"跳出语文教语文",至少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作为语文教师,首先我们自己要能从思想上跳得出来。  相似文献   

10.
田雪莲 《山东教育》2011,(17):34-35
1947年朱光潜先生在《克罗齐的历史学》一文中说:"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关联。"可见,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然而,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实施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机械式教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正>江苏是中国的教育"高地",与《江苏教育》(教师发展)相伴已经有两年。一个渴求专业发展的教师如果隅于一座学校,一个地区,甚至一座城市……这些都会变成思想者生存的局限。《江苏教育》的魅力在于每一位不甘于做"教书匠"的"思想者"绽放出的"思想之光",做一位不断思考的践行者。《做一个眼中有光芒的教师》激励我,当一位教师要"点亮孩  相似文献   

12.
前一段时间,在学校举办的公开教学与研讨中,执教《九寨沟》的教师认为这一课中第3自然段字字珠玑,教学时应该着重处理,取舍是必需的。执教《黄鹤楼送别》的教师认为教"文包诗"有"文"有"诗",两者关系密切,应该"诗""文"对照着教。这两位教师的看法引发了大家的思考:语文课到底要教些什么?语文的教学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呢?从上述两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可以看出,文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教师的任务是教学、教授、教导、教化……,无不立足于"教"的一端,围绕"教"字展开。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如此,整个学校教育也概莫能外,就像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里描述的那样:"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关键在于"教"  相似文献   

14.
教师压力在今天已不再是新鲜话题了,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受访教师表示压力大,其中43.8%表示"压力较大",13.1%表示"压力非常大",46.5%的受访教师表示,工作是其主要压力来源.教育改革、个别教师行为不端导致公众对教师群体的怀疑、经济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度下降……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教师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语文课堂中的"变脸"层出不穷:如火如荼的朗读合唱、沸沸扬扬的"超文本"对话讨论、铺天盖地的多媒体"轰炸"……以至于有的教师感叹语文教学太复杂了,真是越教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崔峦先生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有些农村小学的音乐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能正常开展。我是农村小学兼职音乐课教师,深感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音乐课不受重视。不少学校对音乐课都是随便安排一些教师教唱,不管他们懂不懂乐理知识,只要把平时会唱的歌教给学生就行了。二、教的歌曲不适合儿童学唱。如有些教师教一二年级唱《马儿啊,你慢些走》、《泪痕》、《太阳岛上》、《九九艳阳天》、《回娘家》……这些歌曲虽然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教给低年级的学生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歌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唱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教师节,温总理在讲话中说:"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当中小学教师不会有大出息,我认为不是这样,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在这个平凡岗位上完全可以成就一番不平凡事业。"遵循总理讲话精神,《中国教师》将以"从中小学讲坛走出的杰出人物"为主线,展现这些历史人物的中小学教师生涯对其本人终身成就的影响,与所有教师共勉。本期推出作家鲁迅和"两弹元勋"邓稼先。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师》2011,(9):29
<正>编者按:2010年教师节,温总理在讲话中说:"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当中小学教师不会有大出息,我认为不是这样,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在这个平凡岗位上完全可以成就一番不平凡事业。"遵循总理讲话精神,《中国教师》将以"从中小学讲坛走出的杰出人物"为主线,展现这些历史人物的中小学教师生涯对其本人终身成就的影响,与所有教师共勉。本期推出历史学家陈垣、艺术家李叔同和儒学大师梁漱溟。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过于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常常是为了"教"而"教",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状况。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听得乏味,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从"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为构建者",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要教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教师节,温总理在讲话中说:"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当中小学教师不会有大出息,我认为不是这样,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在这个平凡岗位上完全可以成就一番不平凡事业。"遵循总理讲话精神,《中国教师》将以"从中小学讲坛走出的杰出人物"为主线,展现这些历史人物的中小学教师生涯对其本人终身成就的影响,与所有教师共勉。本期推出学界泰斗蔡元培和艺术大师丰子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