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婷婷 《文教资料》2011,(12):78-80
一、深情导入,诱发期待 师: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天有春天的妩媚,夏天有夏天的妖娆,冬天有冬天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情去诠释心中的秋,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  相似文献   

2.
秋祭     
寒风四起,雪花也跟着调皮起来,眼看秋姑娘随着万物凋零而告别。秋风已逝,留下的是对秋的纪念。秋姑娘刚刚来到时,她的顽皮就暴露无遗。秋风送走了夏日的火热,带来丝丝凉意。秋的精灵舞动在田野间,逗得果子羞红了脸,戏得麦子笑弯了腰……此时,天下任凭秋姑娘来指点江山,但秋姑娘玩得有些过头了。把天上的云都气得黑了脸,趁她不备倒下了一瓢瓢冷水。秋姑娘玩得正高兴,不晓得哪里来的冷水,浇得她浑身都湿透了,吓得她流出了泪。红红的落果上,沾满了秋姑娘的泪水。云一看把秋姑娘吓哭了,也觉得有些自责,便偷偷地把太阳放了出来。太阳伯伯用它那温…  相似文献   

3.
生1:老师,郁达夫的"秋"与老舍济南的"秋"是不同,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能理解,但好像与中国古代文人甚至西方的也不同,就是说不出. 生2:应该是一样的,郁达夫自己就说了,"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相似文献   

4.
徐晓岚 《阅读与鉴赏》2007,(4):78-78,80
对于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结尾处的一组比较,历来有诸多解读,但笔者以为几种说法在论及“黄犬之与骆驼”时,都未搔到痒处,因而也就未切中问题的关键。其实,我们不妨从简单处来着眼,或许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5.
读与哈姆雷特是怎样的关系?笔浅谈三点。 一、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为什么“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原因有二:首先是作品本身的丰富性。这里主要是指学作品,那些用形象来说明道理的作品,形象大于思维。一个形象、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看可以说明不同的道理。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至今诸家看法不一:有人说是咏物诗,有人说是爱情诗。可以说各有道理,难下定论。《教参》上也是这样处理的。这不是一个是非选择题。再举一例,《水浒传》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是“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壮举,抑或是“招安”、“投降”。一句话: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已为读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可能与基础。  相似文献   

6.
师: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情去诠释心中的秋。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板书课题:故都的秋 郁达夫 )  〔点评:以简洁的导语,引导学生“入境”。〕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读提示”和注释 (1)简要地介绍一下作者及写作背景。   生 (1):郁达夫是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他的小说代表作有《沉沦》《薄奠》等;他的散文以游记著称…  相似文献   

7.
秋姑娘来了来到草地上送给小草一件黄衣裳秋姑娘来了来到桂花树边送给她一大瓶香水秋姑娘来了来到农民伯伯身边送给他们一个大丰收秋姑娘的礼物$浙江省上虞市金近小学@陈小燕  相似文献   

8.
《故都的秋》的秋味品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写秋,现当代作家不乏名作,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确可独推为上乘之精品.所以然何?就因为他的写秋,不只重在描状秋景秋物,而是刻意传染秋色秋味,摹写秋的深邃意境,尤其是笔墨里融进了太多只属于他个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故都的秋,与其说是故都北平所独有,不如说是专属于郁达夫,只是郁达夫的秋.因此,我们当尽可能从中读出一个现代名士式的"秋士",领略一番他是如何品出秋的独特的意境和趣味.  相似文献   

9.
秋姑娘来了     
秋姑娘旋穿着拖地一边走一花瓣飘呀变成了密洒向干枯秋姑娘将花瓣飘呀变成了温柔的这时,秋姑娘要走了她一扭腰,天边出现了一片金黄。秋姑娘来了@许圣欢!226100$江苏省海门市少年宫实验部三〈1〉班  相似文献   

10.
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郁达夫的妙文.”①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江南的冬景》一文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②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和他的另外一篇《故都的秋》写作于同一个时期,都选人中学语文课本作为经典美文被传学.  相似文献   

11.
读过一则笑话:一妇人在清理垃圾,想扔掉一本书,对丈夫说:“那是本嗜血的夸张之极的情节剧,充满了谋杀和自尽。一个人的父亲被他叔叔杀死了,他自以为是个私家侦探,便开始在夜间偷听,又杀了他女朋友的父亲和兄弟,然后是他叔叔,最后他自杀了。“”典型的现代垃圾!”丈夫愤愤然。妇人将书扔进垃圾堆,封面上赫然写着《哈姆雷特》。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位读者心中的哈姆雷特是否让你大跌眼镜?新课程倡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莫把教科书当《圣经》。笔者以为,“创造性”的前提是文本解读要恰如其分,如果误读了文本“,创造性”有百害…  相似文献   

12.
秋姑娘     
<正>九月,善良、美丽的秋姑娘又来到了人间。秋姑娘有一盒五光十色的颜料。看,她把橙色给了柿子树,一个个小柿子就像一个个小太阳,在树妈妈的照顾下绽开了笑脸。她把金黄色给了田野,田野像无边无际的金色海洋。她把树林染成了红色、绿色、黄色……真是层林尽染呀!多么像一幅秋天的画呀!再看,秋姑娘像个指挥家。她指挥风儿吹散树叶,那声音像有人在吹黑管;她指挥南飞  相似文献   

13.
冬爷爷的信     
丰收晚会刚刚开完,秋姑娘就来向森林里的朋友们道别了。小熊皮皮很舍不得与活泼的秋姑娘分别,它紧紧地拉着秋姑娘的裙角,仰起脸问:“秋姐姐,别走嘛,别走嘛,再陪我玩几个月吧!”秋姑娘俯下身子,摸着皮皮的小脑袋说:“不行  相似文献   

14.
窦娥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著名的悲剧典型,正如“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人们对窦娥这一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的解读也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沈永生老师认为,窦娥因柔弱而反抗而美,她是一个被封建社会黑暗现实折磨得不行的柔弱的反抗者,你认同他的说法吗?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对北平的秋总是情有独钟,这故都的秋到底有多大的魅力让他一生都牵挂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对此,本文再现了《故都的秋》一课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参加了几次音乐教研活动,发现一种现象值得警惕:参与评课的老师们对于好课的理解千差万别,甚至背道而驰.原本课堂教学的评价是不应该有一个机械刻板的标准,还要鼓励"一千个观众眼中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正如对于美与丑的辨别一样,人们总该有一个大致趋同的价值方向.如果太多的课都出现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争端,那也意味着一种价值观的混乱,不利于音乐教育的发展.所谓真理越辨越明,我们需要正本清源,就音乐教学的价值取向做一些源头的思考和辨析,以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做一些参考和铺垫.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评台     
亲爱的同学们,上期的“作文评台”黄老师给大家出了个材料作文题。我们在众多的来稿中选择了三篇学生习作,欢迎同学们把对他们的评价告诉我们。可以寄给我们,也可以发电子邮件至xywxx_gz@163.com,还可以登陆我们的讨论版http://b487290.xici.net直接留言。作文评台,期待你的光临![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做人心中要有一把尺;有人说,做人心中要有一把锁,有人说,做人心中要有一盏灯……你以为做人最紧要的是心中应该有什么?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作文评台…  相似文献   

18.
无论你有没有读过《西游记》原著、无论是在看2011版电视剧《西游记》,还是在怀念1986版《西游记》,沙发土豆人人会做,如果只吐吐槽拍拍砖也太彰显不出格调了。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齐天大圣,那么在你心中,《西游记》里哪个妖怪最有文化?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独领30年代咏秋散文的风骚。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郁达夫是颂秋,这其中的“秋”味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咏秋悲秋的诗文歌赋不计其数.可既不一味歌颂,也不一味悲啼,而是表现一种自然而健康的人生境界的,当数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