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世纪中国与阿拉伯的友好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中国与阿拉伯的交通我国与阿拉伯的关系,发生很早,西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命出使西域,亲历大月氏、大宛、康居等中亚国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先后在西域住了十年.他虽然没有亲临西亚,但已经听到关于"条支"这个地区的情况.《史记》和《汉书》都提到"条支",指的就是波斯湾、伊拉克等阿拉伯地区.东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甘英奉西海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包括埃及、  相似文献   

2.
张骞最早跨越葱岭张骞受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域。当时汉武帝要联络原先住在祁连山、而后西迁的大月氏人去打匈奴,就派张骞出使大月氏。他第一次出使是在公元前138年,但在途中被匈奴拘禁了10年。后来逃脱,经过中亚的费尔干、咸海和巴尔喀什湖一带,到达已在阿姆...  相似文献   

3.
《张骞出使西域图》在初中、高中教材中曾4次被用作插图,大部分师生从未感觉到这幅图有什么问题。实际上,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时候,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然而张骞、汉武帝却是光头、袈裟一派佛教装束,由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图》这幅佛教感应故事画“篡改”了历史。文章对《张骞出使西域图》详作考释,探究佛教感应故事画为什么要“篡改”历史,我们应当如何在教学中吸取类似的教训,并指出,以图证史,一要了解史料作者及其所处时代,二要注意辨别史料的真伪。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域诸地人民的关系史上,有众多的使者、僧侣、商贾,为发展两地的交往,加强国家的统一,增进各民族间的和睦团结,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明代出使西域的使者——陈诚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不畏艰辛,三次西使,共计近四年之久,为巩固、发展明朝与西域各地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关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基础知识: 和亲政策汉武帝张骞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西域都护丝绸之路二、要求学生认识: 1 汉武帝对匈奴的正义战争,是在经济发展,政权巩固和军事力量强大的基础上取得的。战争胜利的结果,使西汉北部得到安定,生产得到发展,并沟通了汉和西域的道路。 2 张骞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的设置,加强了汉和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  相似文献   

6.
课本第60页:“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张骞先后两次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根据《中学历史手册》中国古代史部分第136页: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是劝乌孙回河西故地,与汉共同抵抗匈奴,并加强与西域各国联系。可见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不完全相同。张骞之使命有二$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7.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我国“丝绸之路”的先河。随后,班超又奉命出使西域。隋唐以后,又由海上开辟了通往西方的商贸古道。“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我国与世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我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西汉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也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西部地区的序幕。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了“都护”,完成了对西域的统一。在此前后,西汉王朝为开发和治理两部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     
《中学生英语》2014,(12):19-19
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当时一名中国使者——张骞,他沿着这条连接亚欧两大洲的贸易通道出使西域(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汉代自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经过近八十年的惨淡经营,到宣帝神爵年间(前61—58年)终于在西域的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设立西域都护,从而确立了我国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统治权,它的首任都护就是郑吉。因为教学上的需要,我比较深入地翻阅了几种书籍后,惊讶地发现有关西域都  相似文献   

11.
西域作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特殊地域,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西域与汉朝联系往来增多,双方文化都对彼此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而西域文化更是对汉朝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西域,指的是现在玉门关以西的新疆和中亚细亚等地区。自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西域物产便源源不断地传到中原,让我们从唐诗中看一下神奇的西域文明对汉民族的馈赠吧。一、物产  相似文献   

13.
班超和班固是历史上两个重要的人物,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班固是其长兄,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班超为人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曾出使西域,为平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班固在文学和史学上都很有造诣,关于他们兄弟关系的说法却各家有别。  相似文献   

14.
伊朗古称波斯,汉代又称安息。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二世纪,曾是罗马与中国贸易、交通(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据《史记·大宛传》记载:西汉张骞曾派副使访问安息,安息王令将出动二万骑到边境迎接。随后,安息又派使者来中国,赠送礼品大鸟(驼鸟)卵,带来黎轩(今地中海东部)善眩人(杂技表演者)。东汉和帝时,班超出使西域,派甘英往大秦(罗马帝国)于公元97年到达安息。公元124年班超的儿子班勇出使西域,又到过安息的西部。安息王子安世高也曾来中国,据《高僧传》卷一记载:从148年到169年的二十多年中,他在洛阳将三十多部佛经译成汉文。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对宁夏地区的影响陈育宁中国早在汉代以前,就和南亚、中亚、西亚以至非洲、欧洲等地,经过陆路交通开始了丝绸贸易和文化交流。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使者张骞出使西域与大月氏结盟共击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度遣使者张骞携金银丝帛出使西...  相似文献   

16.
段一平 《保山师专学报》2010,29(2):F0002-F0002,F0003
据《史记》记者,西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向汉武帝禀报,大夏距汉朝约一万多里,  相似文献   

17.
15世纪初,当拜占廷帝国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为争夺连接东西方传统商道而激战犹酣的时候,东方的明王朝正从容不迫地派遣使者南下西洋、北上西域,放眼看世界,创造了郑和七下西洋、陈诚三使西域的千古佳话。陈诚是中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外交家。他的《陈竹山先生文集》详细地记载了历次出使的经过和遭遇,对于研究中亚帖木尔帝国的历史,研究中原王朝与西域地区国家和人民的文化交流,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答     
问: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年代为什么说法不一?答: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年代,历来史书都语焉不详.现代的历史书,如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第二册,范文澜编的《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中学《中国历史》课本第一册,吉林师大历史系编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都指出在汉武帝建元三年,即前138年.而新编《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和某些报刊论文,则写明在建元二年,即前139年.此外,有的书认为是建元二年应募,三年出使.也有的书又说是在建元三、四年间.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9.
依据现有的历史文献资料,对西汉时期冯奉世的一生经历进行叙述评论。冯奉世出身良家子,他多次立功于边疆,早年随军出击匈奴,元康元年(-65)经韩增推荐出使西域,平定莎车叛乱,后又于永光二年(-42)以七十岁高龄率军平息陇西叛乱。他对稳固汉朝边疆局势,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迄今仍然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旅游种类很多,其中最有社会意义的有:出使旅游以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和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最为著名。张骞受汉武帝的派遣,两次出使中亚各国获得成功。郑和则受命于明成祖朱棣,先后七下西洋,经37个国家,是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