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从永泰二年(766)春末迁居夔州,到大历三年(768)正月离开夔州沿江东下,杜甫在夔州寓居了近两年的时间,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在杜甫创作的一千余首诗歌中,创作于夔州时期的诗歌占了三分之一。杜甫一生有七律一百五十余首,而夔州所作七律有六十余首,也占了三分之一有余。在成就上,夔州诗亦是斐然,如《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等名篇均作于此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也选入了杜甫作于夔州的七律——《登高》。对杜甫夔州七律诗进行关注,并试图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来分析这一类诗的文学成就,希望能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教学杜甫的七律诗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初夏,杜甫由云安到夔州,在此居住了三个年头,直至大历三年春,离夔州下江陵。在这短短的三年中,共作诗四百余篇,占生平创作的近三分之一。毫无疑问,夔州时期是他一生重要的创作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显示出了鲜明的艺术创新精神。然而,对于杜甫的夔州诗,历来有一种不公允的评价,例如朱熹就认为夔州诗“自出规模不可学”,“郑重烦絮”等等(《朱子语类》)。然而,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地研读原著,不难得出结  相似文献   

3.
吕刚 《语文知识》2014,(5):55-56
《登高》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过四年,大唐王朝已是千疮百孔,杜甫贫病交加。一日,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想到自己,想到大唐,想到百姓,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引起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百感交集间就写作了这首被后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相似文献   

4.
杜甫夔州诗是值得研究的。诗人自大历元年(766年,55岁)春来到夔州,到大历三年(768年,57岁)春离开夔州,在这里住了两年。这是他生命的最后阶段(59岁死去),身体很不好,患有肺病、糖尿病和风痹等病,牙齿掉了一半,耳朵也聋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老人。但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却极勤奋,短短的两年内,写了四百三十多首诗,并且多是长篇,约占他一千四百多首诗的三分之一。这些诗在思想上仍然是忧国忧民的。特别是在艺术  相似文献   

5.
乾元二年(759)前后,由于社会态势的恶化和个人政治上的失意,杜甫产生了归田的念头。从大历元年春(766)至大历三年(768)初,杜甫在夔州尝试归田,但最终未能完成人生的转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归田生活方式与杜甫固有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态度相左,遭到其内在的价值系统的抵制;二是杜甫对夔州独特的文化形态缺少基本的认同,社会顺应不良;三是夔州混乱的治安状况使杜甫不能安心生活。  相似文献   

6.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这首诗被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为古今七律第一,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四川夔州时所作。虽然在诗句中点到哀,但不是直接诉说自己感到的悲哀,而是风急天高猿啸哀———猿猴  相似文献   

7.
从杜甫的夔州诗看唐代夔州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甫在夔州寓居两年多,留下430多首诗篇,其中不少篇章述及当州物产、农业、手工业及商业、交通等。杜甫夔州诗反映,唐代夔州农业整体水平滞后,手工业稍有可称,然一枝独秀的则是商业,这也正好反映了唐代整个重庆地区经济开发的实况。  相似文献   

8.
杜甫这首诗被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为“古今七律第一”,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四川夔州时所作。虽然在诗句中点到“哀”,但不是直接诉说自己感到的悲哀,而是“风急天高猿啸哀”———猿猴的鸣叫声悲哀,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自由,并不明说,是猿叫得悲哀,还是自己心里感到悲哀。点明了“哀”还不够,  相似文献   

9.
名作细读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被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为古今七律第一。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四川夔州时所作。虽然在诗句中点到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选入了杜甫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该诗是“诗圣”晚年漂泊西南时期创作的一首著名的登楼咏怀诗,曾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诗人与世长辞的前一年,也就是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这一年,杜甫携家眷由夔州出峡,沿江经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到江湘一带,并在暮冬时节流寓岳州,登临岳阳楼而赋此诗.  相似文献   

11.
《登高》是杜甫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全诗通过登高时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昂、动人心弦。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多抒写自己对国家现状的担忧,抒写自己的抑郁,表现人民的疾苦。在教学《登高》一诗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杜甫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那种忧围忧民的博大胸怀,更要让学生学习杜甫诗歌中沉郁顿挫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夔州诗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创作的结晶,其中风土人情诗达三十余首,鲜明地体现了夔州当地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杜甫歌颂了夔州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描述了夔州民间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批判了当地的恶俗陋习。然而在批判的同时,更多地谴责了不体谅人民的大小官吏,饱含了杜甫一贯悲天悯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13.
杜甫在夔州只住了一年零九个月(766四月—768正月)就搬了几次家。他究竟搬了哪几个地方?它们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又为什么搬?弄清这个问题,对于研究杜甫在的夔州的思想和生活不无意义。历来注家已作过许多有益的考证,但也有一些可能由于对白帝城和夔州一带的地理环境及历史沿革缺乏实地调查研究,故难免偏执一说,或人云亦云。这自然与年代久远,缺乏实物资料(如陆游在东屯高斋见过的“大历中故券”)分不开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杜甫的诗作入手,结合夔地的具体环境来进行探讨,作  相似文献   

14.
海若 《文教资料》2009,(18):21-22
作为古代文学的研究热点,从古至今对杜诗的研究从未间断,作为杜甫晚年创作重要时期的夔州阶段一直广受关注,甚至早在宋代就引发过争论.推崇杜甫的黄庭坚称:"观子美到夔州后诗,退之自潮州还朝后文,皆不烦绳削而自合矣."[1](<与王观复书>)对此,朱熹却表示异议:"人多说子美夔州诗好,此不可晓,夔州却说得郑重烦絮.不如前此有一节诗好.今人只见鲁直说好,便都说好,矮人观场耳."[2](<清邃阁论诗>)对夔州诗的评价意见相左,引起了后人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5.
杜甫《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的系年是有争议的。宋人黄鹤订为广德二年夏成都作。清人朱鹤龄认为是大历四年夏在荆门附近作。据考,均难以成立。根据对诗中所描写的自然景色,以及通过“黄牛平驾浪”,“巫峡将之郡”句对李十四布行踪的考证,可以断定该诗是诗人于大历三年夏在夔州Xiang西草堂所写。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秋天。杜甫在夔州瀼西草堂居住时,西屋邻居有一位老寡妇常到屋前来打枣子。杜甫同情老妇人的境遇,总是任她随意食取。这年秋天,杜甫从瀼西移居东屯,把草堂让给了他的一位晚辈亲戚吴郎居住。吴郎来了以后,  相似文献   

17.
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写于大历二年秋。此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蜀地却发生藩镇内乱。诗人告别了逍遥的草堂生涯,买舟南下。辗转流寓夔州。夔州即今重庆奉节,雄踞瞿塘峡口,据荆楚控巴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此一时期的杜甫漂泊西南,弟妹离散,故友凋零。疾病缠身。于登高之时赋诗描尽秋声秋色,写尽秋士秋悲。  相似文献   

18.
根据杜甫本人诗中的叙述,可知他最后两年的经历如下: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三月至江陵,秋迁居公安,暮冬至岳阳,拟去襄阳隐居.次年(大历四年,769)春,变计南征衡州,投靠韦之晋.杜甫到衡州不久,韦之晋调潭州,突然去世,杜甫在衡州作诗哭之.夏末秋初杜甫离开衡州返潭州并拟去寰阳,作<回棹>诗.到达潭州后急欲北归,有<登舟将适汉阳>、<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二诗.但当年暮冬他取消了北归的计划,决定在潭州过冬.大历五年(770)春杜甫仍在潭州,有终老于此的意向,其间作有<长沙送李十一(衔)>、<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等诗.四月,臧玠之乱发生,杜甫虽欲长住长沙而不可得,遂取道衡州赴郴州,投奔他的舅舅崔伟;夏至来阳,因意外事件去世,时年59岁.  相似文献   

19.
杜甫一生,心存社稷而身落荒丘,胸怀稷契之志却流离困踬于山程水泽。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已57岁,拖着病躯,他出夔州,抵江陵,移居公安,转瞬又泊舟岳阳,在荆楚之间辗转漂泊,像秋风中的枯叶,抖抖瑟瑟。大历五年,诗人在湘江上的一叶扁舟中寂寞地去世。杜甫在其孤舟漂游于荆楚河川的最后三年,创作了大量“老而严”的优秀诗篇,其中,五律《江汉》更是声口不凡,亘卓今古。  相似文献   

20.
杜甫《遣怀》诗中有“气酣登吹台”句,《全唐诗》夹注云:吹台一作文台。看来,《全唐诗》编者持二说并存的观点,且必有所本。此后杜诗的诸多注本、选本均不加考辨地沿袭了“登吹台”之说,笔者认为,应以“登文台”为是。《遣怀》诗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其时诗人在夔州。诗的首句“昔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