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无论是教育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十分关注。尤其是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陷入传统与现代的二元悖论之中,从而使教育发展形成一种非此即彼的简单模式选择,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和完善。究竟应该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传统与现代之间有没有融合或对话的可能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理论起源的梳理,明确传统与现代在教育领域的关系建构。本文以杜威思想作为传统与现代的研究视角,从杜威思想的发展和变化历程出发对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关系进行动态的研究,提出传统与现代在教育领域完全有可能从对立走向融合和和解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儒家修身思想有着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求、具体化的行为规范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探讨儒家修身思想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学科交互融合,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已经开始,应该看到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信息化对教育的挑战,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教育手段的更新必然会对传统的教育方法、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产生一种冲击, 形成一种新的模式。本文描述现代教育技术的特性、形式,以及与经济、素质教育相互联系,从这些方面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所处地位。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对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超越与创新。虽然两者在教育基点、教育指导原则,儿童发展观、教育行动研究思想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理论联系,但在教育本质观、教育领域观、教育方法观等方面存在着实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赵飞 《西江大学学报》2000,21(4):102-106
“两课”是指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思想品德课。它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的挑战,“两课”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调整改革。本回顾了“两课”课程体系从建国至今的发展和改革情况,并对今后的进一步调整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受到影响和冲击,文章从分析研究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入手,提出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语境中的“公民教育”进入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视域,并逐渐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近几年来,一些学者提出将“公民教育”纳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由此,在公民教育本土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回应三个问题:一是近代以来公民教育经历了怎样的探索过程?二是公民教育如何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向前推进?三是在现代语境中如何建构公民教育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教育理论研究中,“现代教育”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而且也是理论内涵和实际意义极大的一个词,可以说这个词的词义弄不清,当今许多教育问题的研究也就都失去了立足点。为此,首先要找出划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正确标准,据此弄清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的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的区别和联系,进而通过分析现代教育与教育传统、教育现代化等概念的关系,最终理清“现代教育”的涵义。  相似文献   

9.
郭法奇 《教育研究》2014,(1):117-123
研究现代教育中的杜威和杜威所探索的现代教育,是现代教育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如何继承前现代教育遗产和培养现代社会新人"的问题。研究现代教育要处理好正确对待"传统教育"和"教育传统"的问题。20世纪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前现代教育走出封闭,面向社会开放,进行多方面改革,向现代教育转型;科学主义、实验主义影响教育领域,教育研究出现科学化取向;教育多元发展,各种观念、思潮不断涌现。现代教育发展的"逻辑"是,在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教育传统,使教育能够可持续和常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熹的“切己体察”与“个性化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的语文教育思想是他汲取孔孟、二程等前人教育的思想精粹并融合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深刻的总结与反思后形成的理论结晶。今天,我们从新时代的视角来审视朱熹的语文教育思想,笔者认为,其中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主张和理论迄今仍对现代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多媒体技术对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从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育方法三个层面上促进现代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多媒体技术积极地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现代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2.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放弃传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法,而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是希望找到一种新的、能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解决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不显的问题,是想要真正触及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深度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整合"不要求,也不关注这种变革。能否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就是能否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出"革命性影响",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了没有。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放弃传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法,而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是希望找到一种新的、能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解决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不显的问题,是想要真正触及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深度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整合"不要求,也不关注这种变革。能否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就是能否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出"革命性影响",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了没有。  相似文献   

14.
推行素质教育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本论述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树立的几个现代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实践和创新教育思想、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思想,及其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教育平等”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平等”思想古已有之。自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并实行“有教无类”,到近现代义务教育的大规模实施,二千多年来,人们从未放弃对“教育平等”的追求。但实际情况是,尽管人们在实践与理论中取得了许多成绩,“教育平等”却依…似空中楼阁一般,可望而不可及。因此,“教育平等”何以可能?这个命题从来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方娇 《文教资料》2014,(25):79-80
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教育领域古老的研究课题,教育、生活各自有着自身的内涵,在原始社会教育融于生活之中,现代社会伴随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教育与生活分离的现象,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及教育过程等方面处处都体现出这种分离状况,而在当下及未来的社会中,我们殷切期盼教育与生活融合。  相似文献   

17.
电视应用于教育领域后,曾在教育领域产生过很大影响。然而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教育电视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也不断显现出来。在信息时代,如何正确看待教育电视所面临的生存挑战?如何正确看待教育电视未来的生存空间?教育电视还有没有发展的必要?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问题一直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应当辨清而又常常混淆的问题。高校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建设和教育实践上的确存在着交叉重叠、相互融合的"等同性",但二者在发展历程、概念内涵、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功能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应用到社会各个阶层和行业当中。"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与各个行业领域更加深入的融合,通过"互联网+"对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内,"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正确利用"互联网+",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无论从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趋势来看,还是从教育领域的公共性特征来看,教育领域都无法拒绝不同学科对其进行探讨、研究,由此,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向:其他学科研究者为解决教育领域中的相关问题而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探讨的“教育的立场”;教育学专业研究者力图通过研究,提高教育学理论水平,建立、完善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并运用教育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对教育领域中的教育现象进行研究,这两种立场可以并行不悖,并有可能相互促进各自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