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在全国教育系统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时期,有部分教师仍把学习成绩的优劣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尺度,似乎成绩就包含了学生的全部,代表着其好与坏。这种思想对师生的影响极大,老师因此而看“定”学生,而学生则因成绩不佳,认定自己在智力发展上的潜力有限,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背上了低人一等的思想包袱,造成各方面急剧滑坡,有的导致厌学、辍学,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设下了很大的障碍,对孩  相似文献   

2.
春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钻进衣裳里,暖和极了。远处堤岸上的小柳絮睁开朦胧的睡眼,醒了。脚下新生的绿草笑迷迷地软瘫在地上,像是正和低着头的蒲公英悄悄地说着情话。沐浴在这明媚的春光中,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干红总是春”的诗句。学校的操场上,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阳光中展开透明的翅膀尽情地飞舞着,穿梭着,他们那灿烂的笑脸比湛蓝的天空还明净。看着这一朵朵笑容可掬的“鲜花”,呼吸着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鲜活空气,我感受到了这跳跃着生命音符的美丽。我被这校园里所发生的一切深深地打动着……  相似文献   

3.
上课了,习惯性地扫视了一下教室:今天洋洋还是没有来。他已经连续缺课三天了!这孩子的身体一直不好———先天性心脏病。这对于我这个刚带他们一个月的语文老师来说,还真有些挂念;但与之同窗五年的同学们也许已经习惯了吧,要不怎么不见他们询问有关他的消息?学生开始做作业了,我在教室里四处巡视着。高年级学生打扫卫生已经不用老师担心了,看着教室里窗明几净的,心情好不舒畅!走到最后一张洋洋的座位时,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他的桌子、凳子上已经蒙上了一层灰,几本作业本零散地放在桌上。看来,这个位置几天来一直没人光顾过!十一二岁的孩…  相似文献   

4.
有节课,由于心情不好,我板着脸走进了班级,大部分学生察觉到了我的变化,便没有像往常那样欢呼雀跃,争抢着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显得有些紧张。而王字同学(化名)并没有注意到这微妙的变化,依然激情飞跃,抢着答题。“第五题答案是……”“A!”不等我公布答案,他便喊道。“第八题,由于……”不等我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喜欢     
张兴武 《教育文汇》2005,(10):27-27
作为老师,我以为人生的最佳状态是让学生喜欢。喜欢听你讲课。当然也包括喜欢你本人。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喜欢     
作为教师,我以为人生的最佳状态是让学生喜欢:喜欢听你讲课,喜欢你的课程,当然也包括喜欢你本人。  相似文献   

7.
马际娥 《山东教育》2004,(18):11-11
作为一个教师,曾经为自己培育出的一批优秀学生而自豪,也曾为一些“无方可施”、“无药可救”的所谓“低差生”而遗憾.而“恨铁不成钢”。我把教育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学生本身,认为“孺子不可教也”,自然很少去从自身找原因。直到有一天读过这样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十几年前,我初为人师。通过一个多月的上课改作业以及明察暗访,我对全班46名学生已了如指掌,自以为教学不过如此,遂欣欣然。  相似文献   

9.
对流行歌曲尤其是很摇滚的那种我实在谈不上喜欢。但苏芮的那首《奉献》每次听到却都能一下子击中我心灵的最柔软处。我不是一个嗜唱高调好为人师动不动就对别人耳提面命的人,但我愿意让这首歌成为我和我的同行们的晨钟暮鼓,以时时警醒我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是需要奉献的,即便是出于一种感恩、一种报答甚至一种本能。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需赔偿12.5美元,闯了祸的他向父亲认错后,父亲为了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便说:“这12.5美元先借给你,不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每逢周日,假日便外出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  相似文献   

11.
王栋生 《师道》2004,(3):18-20
如果孩子们不懂得信任。有一次我问学生:“当你们出门时,父母对你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们笑了,不说,我请他们说,大家都不好意思,异口同声地说是“外面坏人多”。是的,如今每逢孩子出门,家长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第二个问题:“小时候大人用什么吓唬你?”答曰:“老拐子”。——也难怪,社会有些邪恶现象是我们当年想不到的,尤其是在一家一个孩子的情况下,谁都怕孩子遭遇不测。我向许多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了解过,他们指着满街目中无人的汽车、摩托车和乱闯乱撞的自行车,无奈地说,他们宁可让孩子晚几年自立也不愿意孩子面临危险。当传媒批评中国孩子生存能力差,中国的家长溺爱子女时,可能应当先呼吁尽早健全社会法治意识,呼唤人们有爱的意识。但是现在我想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你自己意识中有没有很强的“防”的意识?“外面”的坏人多吗?  相似文献   

12.
曹凤山 《教书育人》2001,(11):39-39
批评,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采取的一种手段,而批评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批评的质量,同时还取决于学生对批评的接受能力。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仅要注意讲究批评的技巧,而且要让学生不罕如何接受批评,从而使批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在骑岸初中上学时,有一位老师姓曹,快要退休了,学校安排她每周给我们上两节地理课。从她的衣着可以看出,曹老师是个极爱干净的人,但她下课总要等自己把黑板擦好了才走。每次走进教室,看见满讲台的粉笔灰,她就会微微地皱一下眉头,拿起鸡毛掸子,慢慢地转过身来。走到讲台后面,背对着我们,一边轻轻地掸着灰尘,一边说,你们的肺子嫩啊。我很感动,她是怕我们吸到灰尘呀——所以总要转过身去。而不是随随便便地一掸,任由灰尘在我们面前飞舞。  相似文献   

14.
谈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我们无不为之自豪,因为这是教师大都具备的品质。但2005年5月20日看中央台的“今日说法”时,我却不得不重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爱?这一期“今日说法”讨论的话题是如何对孩子们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马际娥 《中学教育》2004,(12):17-18
作为一个教师,曾经为自己培育出的一批优秀学生而自豪,也曾为一些"无方可施"、"无药可救"的所谓"低差生"而遗憾,而"恨铁不成钢"。我把教育失败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教改工作势在必行,从减轻学生负担入手,让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对待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如何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教师们应关心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说教师要有触及学生灵魂的智慧?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中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是的,因为真正的教育是构筑或者说是塑造学生的灵魂,所以,是忘不掉的。同样,笔者认为所谓“受教育”实质上是学生在经过学校一切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后,所衍生出来的或者说是生成的存留于学生灵魂的态度、能力、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并非学生所受的教育本身,所以,也是忘不掉的。正因为如…  相似文献   

18.
上课了,我习惯性地扫视了一下教室:洋洋还是没有来,他已经连续缺课3天了!这孩子的身体一直不好——先天性心脏病。对于我这个刚担任他们一个月的语文老师来说,还真有些挂念,但对于他的同学——5年以来,也许已经习惯了吧?要不怎么不见他们询问他的消息。 学生开始做作业了,我在教室里四处巡视着。高年级学生打扫卫生已经不用老师操心了。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需承担起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水准的跨世纪人才的任务。如何才能完成这一任务呢?笔者认为,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教书,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育人,则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从某个角度来看,塑造一个健康美好的心灵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因此,  相似文献   

20.
静下来的时候.我常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今天.我教给学生什么?我之所教他们是否乐意接受?能否为他们的发展带来一点帮助?假如我明白.我之所教对学生没有多大用处.甚至根本没用,我可不可以无所顾忌地放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