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适用房关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国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我们采用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以运城市四季绿城经济适用房小区为研究对象,就经济适用房的用途、房价、户型等现状进行分析,得出运城市经济适用房用途混乱、房价偏高、户型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成本透明化,合理控制房价;规范经济适用房用途;控制户型标准,改进分配制度;科学选址,降低生活成本等。以期对运城市经济适用房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3.
经济适用房是我国保障房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对经济适用房补贴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模型比较分析"砖头补贴"和"人头补贴"两种补贴方式的优劣,证明实行"人头补贴"方式比"砖头补贴"方式更有效,且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发放住房补贴、完善征信体系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泉州市经济适用房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泉州经济适用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体系指标进行降维合并处理.得出见龙亭小区、城东片区、江南花园城、杏园小区等4宗经济适用房的水平梯度,采用聚类分析法对这4宗经济适用房进行分类,得出其聚类谱系图。研究结果显示,城东片区的梯度值最高,与杏园小区同属第一类;江南花园城梯度排名第三,为第二类;见龙亭小区,则处于最低排名,为第三类。研究结果与实际销售情况相符。提出欲改善泉州经济适用房品位,应做到布局好、服务好、人文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惠州市经济适用房抽样调查的分析,揭示了惠州市经济适用房推出以来,其营运过程中所存在的认购资格审核不严、套房面积及价格超标、房屋质量较差等问题;并由此提出了加大审核和监督力度、控制套房建筑面积和价格、加强房屋质量管理等建议,以规范和完善惠州市经济适用房的运作,充分发挥其经济适用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济适用房的物业管理问题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适用房的物业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解决困扰该类物业管理企业经营发展十分必要,在此从市场价格机制、政符政策优惠、业主的积极配合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经济适用住房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在相当多的城市,它是解决城镇工薪阶层居民住房的最好方法。从小户型经济适用住房的空间划分入手,根据住户特点和使用需求,针对如何使小空间变出大效果这个问题,研究小户型的经济适用房设计装饰装修。应规范功能区的分布,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合理分隔,巧妙布置,疏密有致来表现小户型住宅的空间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经济适用房的政策失效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经济适用房是1998年推行城镇住房体制改革的产物,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演进,在社会保障职能不断得到加强的同时,由于执行中出现诸多问题受到了学界的广泛评议。本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行保障性住房的普遍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六要素分析框架",并据此指出我国经济适用房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政策失效现象以及产生的问题。从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背景出发,分析导致经济适用房政策失效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经济适用房是一个系统工程,诸多问题亟需人们去研究解决。本文就发展经济适用房的规模与中低收入者的界定,经济适用房的面积,经济适用房的开发模式及政策衔接等问题作了一些探讨,以期对发展经济适用房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目前还未能真正起到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作用,对此我们必须及时完善这项政策。  相似文献   

11.
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对降低房价和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保障性质”在房地产日益市场化的进程中被弱化。从经济学角度,分别从成本、博弈、寻租、效用最大化、市场失灵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经济适用住房存在供不应求和管理制度缺陷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把经济适用住房政策规范化,使其成为真正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以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模拟保障房用地的演变过程,建立了元胞自动机(CA)和多智能体(MAS)相结合的模型.通过文献综述法,对保障房选址的决策因素进行梳理,构建关于保障房选址决策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出各层次因素的权重;基于各因素及其权重,建立CA和MAS相结合的模型;最后,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CA-MAS模型能够对保障房建设用地进行有效的演化模拟,对于认识、理解保障房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的形象代表着区域内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环境、从物质到文化、从地方到企业个体等多方面的综合形象。本文从下述几个方面对西宁市的旅游形象加以塑造:物质景观形象、社会文化景观形象、旅游企业形象、核心地段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其它感觉形象。  相似文献   

14.
缓刑的适用情况是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修改下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法院缓刑案件的调研,缓刑案件的适用情况面临着多重问题,要进一步改善现状,需要利用其网络平台,各司法局和法院积极联动,加强对缓刑案件执行情况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人口变化是西宁近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近代西宁人口变化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指出近代西宁城市人口变化的几个特征:第一,近代以来,西宁城市人口数量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第二,城市人口发展相对缓慢,籍贯构成中本地人口居多;第三,城市人口职业构成出现细密化倾向。  相似文献   

16.
公正司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鉴定结论作为法定证据之一,曾被誉为“证据之王”.近年来,随着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司法鉴定机构蓬勃发展,因鉴定结论而引发的诸多问题日渐凸显.本文以西宁市为例,旨在探讨伤情司法鉴定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存在的因鉴定结论多样致使无法采信或采信错误等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对多民族、多宗教的青海省西宁市具有代表性的龙泰社区居民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大力推动西宁市社区体育以及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宁市获得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资格。湟中县作为西宁市的直管三县之一,在创建示范区工作中虽然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条件,但财政支撑缺乏、文化设施运作效益低下、文化队伍建设数量与质量偏低、部门与区域缺乏联动等问题仍很突出。提出应坚持政府引导、工作效能为导向,遵从群众文化需求为中心,引进和培优秀文化人才为途径,统筹部门和区域协调为突破,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是位于城市中的村庄,每个城市、每个“城中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根据青海西宁“城中村”的现状、经济能力和城市规划的发展要求,青海西宁“城中村”的改造宜采用“撤村建居”的“渐进式改制”方式。应通过加强管理、寻求替代阶段、弱化“城中村”的改造障碍后,才能对“城中村”进行彻底的清除改造。  相似文献   

20.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文化自觉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基于文化自觉的视野,本文通过对西宁城市精神内涵的梳理和分析,阐述西宁城市精神构建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要件,从而使西宁城市精神的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至达到和谐文化境界,最终实现理想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