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对能源的关注和能源发展的需要,能源法学研究日益繁荣.实证分析30年来我国能源法学研究与能源法治建设之间的基本关系,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法学研究主要与能源立法和能源法制建设相依相伴,先导性不足;能源法学基本理论研究、能源法学学科建设最为薄弱,尚不能为能源、能源法的发展提供深厚有力的理论支撑.能源法学研究应沿着能源法学发展和能源发展的方向,与相关法学学科紧密衔接,进一步提升水平.  相似文献   

2.
国际能源法以国际能源合作为核心,以新型国际能源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以条约和合同为主要调整手段,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在能源领域的新内容,既拓展了国际经济法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又丰富了国际经济法的内容与体系。将国际能源法简单地归为国际公法的一个新分支或新设为一个独立的国际法部门,显然是囿于对大国际公法的偏爱或对于国际经济法已成为一个独立法学学科的漠视。国际能源法所调整的特定社会关系的经济性、国际性、综合性及调整手段的法律性等主要特征,充分证明其应成为国际经济法的一个新分支。  相似文献   

3.
能源安全是能源法必须考虑的核心价值,是能源法的首要指导原则。能源安全的内涵不仅包括能源供应安全,还应包括能源使用安全。目前我国能源安全形势严峻,面临严重的挑战,为此,应该协调各部门利益之争,尽快出台《能源法》,制定《原子能法》、《能源储备法》等能源单行法律,并加强能源法与环境法的协调,建立健全能源应急和安全预警机制等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近日揭开一个“气候内幕”的盖子:一家富有的美国石油公司,连续12年斥巨资向美国的国会议员们进行黑金捐助,目的就是为让他们在国会上攻击和反对任何有关气候立法或发展清洁能源的法案;同时该石油公司也资助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要求他们向社会散布关于全球变暖与碳排放无关的言论观点。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为了实现科学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在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等方商茳行了有益探索,2008年新修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相似文献   

6.
周飞 《大学生》2012,(Z3):53-55
新能源(新型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十二五"规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指出要重点发展太阳能、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以及海洋能潮  相似文献   

7.
国际能源合作中的国家能源主权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作为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基础的国家能源主权原则的概念和渊源,认为国家能源主权是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国家对本国能源事务的自主权、国家对其境内的能源资源的永久主权、国家对境内能源外资实行国有化或征收的权力及国家对能源外资的管辖权;同时,能源主权是发展中的能源资源国谋求经济独立与发展的前提。本文认为国家能源主权原则的具体使用在新的全球能源合作机制中将面临着调整,需要适度现实国家能源主权原则,同时,需要防止滥用国家能源主权而形成的资源民族主义,从而对国际能源合作造成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太原大学学报》2015,(3):59-63
油价下调的福利背后事实上是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拷问。油价跳水的根源在于美国页岩油产业的兴盛,美国与OPEC之间的石油竞赛体现深层的政治博弈,俄罗斯等能源大国也参与其中。过分融入和依赖世界能源体系、缺乏"独立"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一大漏洞,因此面对油价红利更应做出危机之下出路的探索。石油安全风险和能源结构调整困境是我国能源安全的两大软肋,切实风险应对策略需根植于能源法之中,立法亟待革新、重构,对于能源安全漏洞的填补也需回归能源立法。  相似文献   

9.
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原则、国际能源合作原则、节约优先原则是保障能源安全原则的应有之义。能源普遍服务仅存于能源供应与服务之中。能源统一管理和能源管理体制的规定相差无几。因此,《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基本原则的增删和保留在所难免。以此为契机,可将《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基本原则整合为保障能源安全、市场配置资源、能源财税政策和能源科技创新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起源于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将缓解全球油气资源匮乏的局面、使油气供需基本面趋于平衡,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与繁荣;同时,在传统产油国、美国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之间,形成复杂的油气地缘政治互动格局。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应重新审视全球油气地缘政治和能源安全形势,制定一套以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国际能源战略,提高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加快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1.
鉴于能源因素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关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作为世界级的能源出口国,俄罗斯拥有全球能源利益。近年来,俄罗斯在全球层面广泛参与国际多边能源合作,在区域层面继续深化与各能源主体的能源对话和双边合作,努力扭转与西方在中亚能源较量中不利局面,并全力进军亚太能源市场。俄罗斯在"八国集团"的框架内倡导建立全球能源安全体系,协调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相互关系,积极融入世界能源一体化进程,为实现经济崛起和国家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能源法功能维护的目标是能源安全,能源安全立法保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实践。能源法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为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并且彼此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日本能源法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已形成了由能源政策基本法立法为指导、各能源专门立法为中心内容、相关部门法实施令等为补充的能源法律体系.根据这一能源立法体系,日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法律制度,具体包括能源管理制度、能源战略与规划制度、能源储备制度、能源开发制度、能源节约制度.日本在能源法律制度上的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国际视角下我国能源教育事业的基本课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把能源教育事业视为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纳入国家能源事业和教育事业之中,大力推进能源教育发展。我国能源教育事业刚刚起步,许多课题可参考与借鉴国际经验来解决,对此提出十项对策建议:实现能源教育事业法规化;设置国家能源教育管理部门;制订国家能源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能源教育实施主体的职责;加强能源教育推广平台建设;促进能源教育事业国际交流合作;健全教师能源教育机制;加强能源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筹建专业化能源教育研究机构;创建全民参与能源教育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自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确立以来,建立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由于国内能源短缺且浪费严重,国际能源之争又导致国际能源形势不容乐观,因而建立能源节约型社会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也具有迫切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考虑我国的国情,我们应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立足于“走出去”,形成国际化和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着手构建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6.
替代能源与中国液化天然气行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石油危机的冲击和煤炭、石油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全球许多国家今后几十年的能源发展中,天然气作为新型洁净的能源开发和利用,在国家环保安全和能源保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液化处理的天然气通过航运安全送往遥远的能源需求国,这就是液化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LNG)可以用作调峰手段,成为替代能源。由于国际国内天然气资源的分布不同,LNG产业能源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不平衡,LNG在各个地区市场、运输、储存、计量、收益等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需要实行液化天然气行业标准化。与此同时,充分开发与利用天然气资源,完善LNG产业链和挖掘LNG价值链,也将成为今后LNG产业政策与法规重点关注和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徐文林 《留学生》2012,(3):20-21
当今世界影响国际能源合作的因素错综复杂,既有资源因素,又有商业技术因素,既有国际能源经济因素,也有国际能源政策因素。能源资源,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资源,而且是一种战略资源。在能源日益短缺的21世纪,能源资源的战略属性更加突出,能源资源的获取越来越依托国家的外交运筹,能源关系的开拓,也越来越多的服从于国家的政治和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18.
国际能源教育的兴起有其历史必然性.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矛盾使得能源危机四伏.国际社会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遍尝了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的苦果,使得国际社会对通过教育提高人的能源意识普遍重视.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能源教育发展方兴未艾,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和趋势,其经验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未来预测、科幻小说以及电脑模拟游戏中,核聚变的利用往往被视为人类最重要的终极科技之一。理由显而易见:它几乎是人类能源问题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现在,人类正在向这一终极能源大步挺进。随着欧盟、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印度7方在巴黎正式签署协议,启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我们的社会有可能在未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二战期间,美国东北地区陷入能源短缺困境。出于战时能源补给以及对盟国援油行动的需要,美国联邦政府联合多家企业共同修建了两条从休斯敦到纽约与费城的战时能源管道。二战结束后,管道处置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焦点,一场围绕天然气与传统能源的辩论席卷全国。最终,在能源利益集团、资源保护机构以及内政部等多方协调下,战时能源管道最终被售予得州东部运输公司用以运输天然气。战时能源管道打破了地区能源垄断,成为新能源普及的重要工具。它改变了民众的能源消费习惯,推动了战后美国部分城市的更新运动,重塑了美国能源结构。此外,战时能源管道还维护了美国东北地区的能源安全,甚至成为联邦政府参与海外能源扩张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