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闻报道通常是对现实客观和真实的反映,但其中也渗透着新闻报道者所代表的新闻媒体的态度和立场。而评价理论主要关注用于协调社会关系的语言资源和态度的表达,是对话语人际意义研究的新突破。通过运用评价理论分析转述引语中的两类态度资源,可以揭示在这些资源中表达出的媒体的态度和立场。这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丰富了批评话语分析体系。  相似文献   

2.
黄璐 《英语广场》2020,(7):78-83
本研究结合话语分析理论和批判分析法,对东莞本地英文新闻媒体《今日东莞》中的新闻标题和正文进行了数据统计和研究。通过分析标题中高频词的感情色彩、标题的立场和态度以及高频关键词修饰语的含义,探讨了新闻报道对东莞城市形象话语建构的影响,并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扬子江形势论略》是目前发现的陈独秀存世的最早文字.该文虽然借鉴了《刍议》和《续禀》,但这种“借鉴”不是照搬,而是巧妙地消化了这两篇“白人所论”,用文学化的语言转述了枯燥的军事文字,提高了可读性,有利于中国士人的阅读和接受.该文不仅表明陈独秀对《时务报》等维新报刊的精读态度,也预示了陈独秀对西方知识的接受态度,体现了陈独秀深厚的选学功底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的客观、中立原则以及事实与价值判断相互分离的理念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然是新闻业的主流报道理念,被奉为新闻业的职业规范和基本原则。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的使用旨在增强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由于转述动词构成引语最直接的语境,具有预示和支配其理解的功能,转述动词常常舌头这被转述者或作者的态度及观点。本文拟以有限的语料为基础,考察《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尝试对其使用转述语的异同做出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5.
新闻语篇运用转述引语的目的是提高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平性。转述引语往往要通过转述动词来引导,因此研究新闻语篇中的转述动词有利于揭示出新闻报道的真正意图和含义。本文以CNN上从2012年12月1日到31日的28篇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转述动词为研究对象,进而对积极转述动词和中性转述动词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报道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所隐藏的真正意图,从而提高读者的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中的消息来源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齐鲁晚报》中的消息来源进行分析,以探究《齐鲁晚报》在消息源使用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话语模式是小说文本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了作家的写作诉求.小说<家>的直接引语模式、间接引语模式、自由间接引语模式在完成人物形象塑造、内心活动描写方面发挥各自特殊作用.寻找形式与意义的关系,能从<家>的转述语模式中体会巴金的主观意图和潜在用心.  相似文献   

8.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社论态度资源各系统鉴赏、判断和情感的布局,一方面会受到语场、语旨和语式的共同制约而使中美两国社论语篇都呈现出一致的语类结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受制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两国社论语篇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话语模式。此种模式的形成既是一个历史过程和社会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与话语之间的相互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9.
陈健 《海外英语》2020,(7):216-217
该研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对自建语料库进行检索与分析,探讨了评论附加语fortunately在《中国日报》政治新闻中的表现特征.研究发现:fortunately作为新闻说话者对命题进行主观附加的一种方式,隐性表达了说话者对命题合意的态度,其出现在《中国日报》政治新闻报道中.  相似文献   

10.
教材话语是教材表达的基本手段,既是知识呈现也是价值判断,面向未来发挥潜移默化、缓释成效的作用。香港启思教材话语研究以《中国语文》课文篇章为单位,建立1-9年级30册299篇课文话语语料库,聚焦篇章下时空界域、主角身份、题材内容、作者国别以及态度等6个话语指标信息。启思语文教材话语时代性不太突出、空间范围有限,课文主角多笼统性身份、题材多常识性内容,台港澳作者较突出,中性态度为主。建议语文教材话语应在时空界域上更宽广、题材及主角身份上更鲜明、态度上更具有倾向性。  相似文献   

11.
转述动词是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中的重要成分。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是构成小说人物语言的核心内容。借助语言学和叙事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使节》男主人公语言中的转述动词。通过研究发现,转述动词在小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转述动词提供了信息的来源并通过这些转述动词生动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由此可以帮助我们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转述引语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部分,它被认为可以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消息来源、转述方式和转述动词等方面分析了三篇英语新闻报道中的转述引语。研究表明,新闻报道中的转述引语并非绝对客观公正,报道者往往以各种方式对转述引语加以控制,使其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交际目的采展示给读者。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对《易传》的文学价值进行了多方面论述。刘勰认为文学的本原是道,文学的作用是明道,他提出的"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这一重要命题,正是总结《易传》对《易经》的阐释所做出的概括。他认为《易传》释经不是简单的转述与琐碎的注解,而是精心创造并广泛使用了"丽辞",既多用对偶,又注重协韵,是文章的典范。他认为,《易传》在文章体裁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论、说、辞、序几种文体的产生,都与《易传》有着直接关系。他还论证了《易》象的意义,评价了《易传》的语言,分析了《易》的事象,既揭示了《易传》的文学贡献,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4.
甄真 《考试周刊》2011,(56):39-42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新闻媒体仍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由于美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涉华报道必将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并通过对两篇《纽约时报》上的报道进行分析,讨论了媒体报道中反映的新闻报道者的意识形态因素,并揭示了意识形态偏见在美国主流媒体的中国形象报道中所起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一种综合性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意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5.
阵娟 《文学教育(上)》2010,(20):100-101
关于文学的修辞手法,我们首先会想到比喻、排比、夸张、对偶等方法的运用,那么对于电影这种现代的高科技的艺术形式,是否也拥有自己的修辞手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修辞是一种传达创作者‘话语’的手段。电影电视中的话语指导演运用视听语言技巧有意义引导和表达态度地叙事,修辞就是实现话语表达的视听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16.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内外的交流日益增多,汉英报纸新闻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长,因此涉及到汉英新闻报纸中的转述语言。转述语言本质是一种反身语言,也就是话语中所包含的话语成分,更是对话语的解释。基于此,本文将对汉英报纸新闻语种转述言语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陈希我的长篇小说《心!》是作者直面人性的又一力作,作者挑战传统小说审美,通过梦境、科学论证、新闻报道、采访视频、转述其他书籍内容、心之独白、阴间场域里孤魂野鬼间的剖白等现代叙事手法,大量输入自我观念,构建完整而彻底的个人化世界,以期道尽人生无底深渊的真相,进而揭示众人面对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时,于黑暗挣扎的破败之中,所展示出的对生命的热望。  相似文献   

18.
象征意蕴是指文艺作品中形象或意境的深层意味。文学作品的象征意蕴是由文学话语含义的丰富性、文学作品的符号性以及读者理解作品的差异性等原因而形成的。《老人与海》的象征意蕴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类的精神风貌,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态度、生存心态的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19.
《在悬崖上》虽然在故事模式和人物设置上并没有突破用婚姻、爱情敌事来演绎政治意识形态的藩篱,但在叙述话语中却存在罅隙和裂缝,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了话语禁忌年代知识分子的个人话语。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人物塑造和叙事结构上。叙述者对加丽亚这一形象欲贬还褒的暧昧态度以及对套层叙述结构的运用,都是文学政治化时代中知识分子个人话语的曲折表达。  相似文献   

20.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其使用是制约话语理解的明示语言手段之一.在话语生成与理解的认知过程中,说话人会根据交际需要使用一些语言手段对听话人的话语理解进行制约.电影<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是一部经典的美国大片,片中人物性格鲜明,而语言正是人物性格的载体.本文以该片的人物对白为语料,研究分析了now和well在具体语境下的不同语用用意和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