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从新疆汉语方言兰银官话北疆片的语音特点分析入手,排除其他地方方言较多具备该片区语音特点和其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堪称代表话的可能,而后从乌鲁木齐的悠久历史和近代的行政隶属关系、清初之后乌鲁木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以及此地说汉语人口数量在北疆一直居高的状况几方面进行分析,最终认定,乌鲁木齐话堪称兰银官话北疆片的代表话。  相似文献   

2.
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与使用这种方言人口的基础方言分不开,通过实地考察,查阅历史资料,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新疆汉语方言南疆片形成的情况进行研究。南疆片(包括伊犁地区)有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伊犁州直属(原伊犁地区)等六个地州。  相似文献   

3.
新疆汉语方言形成的历史与新疆移民、屯田的历史紧密相连,不同的移民来源形成不同的方言特色。汉语在西域使用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形成新疆汉语方言则是近二三百年的事情。文章从汉语在西域流传使用、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方言分布、发展演变等方面概述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作为表选择关系的“Ma”,在新疆地区使用的范围比较广,而“X-Ma-Y”句型的使用在新疆尤其是北疆地区更为广泛。对新疆汉语方言中“X-Ma-Y”句型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其用法和性质,重点对新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选择疑问句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新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选择疑问句在句法位置上的不同表现,同时,还重点讨论了新疆汉语方言表选择的“Ma”在“A-Ma-bu-A”中的句法表现。  相似文献   

5.
新疆裕民县汉语方言官话之五的北京官话片,由于迁入年代和时间差异,基本上分三种,第一种中夹杂着很多哈萨克语词汇,第二种除原籍方言外,还夹杂了部分哈语词;第三种为纯粹的汉语,但因年龄差异或声调不稳,四声基本不分,带有明显的哈萨克人讲汉语的痕迹。40岁以下的中青年,不论原籍何处,但与普通话的距离逐渐减少。当然,裕民县方言中部分词汇和语言仍顽固保留了兰银官话北疆片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对北京官话北疆片有应予重新认识之必要;在对北京官话北疆片进行整体审视后,得出它不可能形成方言的认识,从而认定:要确定其代表话已经不大合宜;另外,还以北疆重镇克拉玛依为例,分析这里北京官话的形成,进而否定克拉玛依话称为北京官话北疆片代表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北疆方言特色虚词“带”、“但”书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北疆方言虚词“带”、“但”虽已有学者研究,但一向缺少书证。通过书面材料证明:“带……带……”连用,相当于普通话“边……边……”、“一边……一边……”;有时也会带有场合含义。“带”有时单用,表伴随;有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北疆汉语方言中“但”是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大致相当于“如果”、“假使”。北疆方言表假设多说“但”,一般很少说“但是”。多数学者将“但”、“但是”并举并且合称“但(但是)”,这是不合适的。我们认为北疆方言里的“但是”,很可能就是“但使”在方言中的存古。  相似文献   

8.
伊犁汉语方言和分布于南疆的汉语方言同属于中原官话南疆片.伊犁汉语方言是新疆的“土著”汉语方言之一.伊犁虽非汉民族的发源地,但从古代起,汉民族就在伊犁定居并繁衍生息,伊犁也就有了历史悠久的汉语方言.虽然当时的伊犁汉语方言与今天通行于伊犁地区境内的汉语方言有一些区别,但是联系是很密切的.有的专家认为伊犁汉语方言是在陕西回族所说的中原官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成时间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笔者认为伊犁汉语方言的基础的确是中原官话的关中方言,但又不同于关中话.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融汇其他方言如湘方言,吴方言以及北方方言其他一些次方言的词语,又融入其他民族语言大量借词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满语、阿拉伯语、俄语词语而形成的有继承又有发展的一种方言.伊犁汉语方言在多方言,多语种共处的语言环境和人文条件下兼收并蓄成为一种异彩纷呈、样态特殊的方言.它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词汇方面,更有其独特性.笔者认为伊犁汉语方言词语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承传性;二、融合性;三、变异性.本文试对这三个特点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9.
赤峰汉语方言的形成是汉语多种方言及北方少数民族语言长期渗透,逐渐融合的结果。其归属于北京官话区的朝峰片。  相似文献   

10.
喀什汉语方言的形成是在清朝后期,属于中原官话南疆片。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受到多民族语言、多汉语方言的影响,在广泛的语言接触中不断产生融合,展示出别具特色的方言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新疆汉语方言的研究相对于全国来说是比较晚的,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大量学者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进一步加强新疆汉语方言的研究,对于新疆的普通话推广和汉语规范化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间文学夏禹治水的故事有一个鲜活的新疆汉语方言文本,通过对这一文本的全方位语言学解读,生动地展示新疆汉语方言词汇与语法方面细节性的特点,是本文在方法论层面上有意识的探索。同时,也希望通过对这一文本的语言学描述,为新疆民间文学进一步的文学研究和文化学的研究提供可信的语言学依据。文中大量的同样来自新疆民间故事的书证材料,则为结论的信度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贺州市位于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地区.贺州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分学生的母语为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我们以贺州学院为例探讨研究多语多方言地区汉语言人才的培养模式,发挥学生的语言优势,培养语言学人才.  相似文献   

14.
汉语方言形成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方言研究不但可以为推广普通话提供可资比较的语言材料和为汉语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充分的语料依据,而且因为方言是语言与文化互动的结果,是文化的接触与扩散,对于研究民族文化关系史、民族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也有着重要的论证价值.因此,方言研究不仅具有语言学价值,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黔东南汉语方言在贵州方言中有特殊的地位,其内部包括湖广、桂北、川黔三种西南官话类型,另外还有属于湘方言的“酸汤话”。讨论黔东南汉语方言的形成有助于深化贵州方言研究。文章认为黔东南汉语方言的形成是明清时期汉族移民的直接结果。黔东南汉语方言在明朝时期渐具雏形,清代“开辟苗疆”时期在州内各县基本形成。在其形成过程中,移民来源、历史区划、民族语言、自然地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现在流行于新疆的汉语,从历史发展、民族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审视,指出新疆汉语具有方言层次参差错综、北京官话分布广阔、回汉群众语言有别、多种民族语言杂处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汉语方言音译地名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内蒙古汉语方言中,有许多蒙古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地名。这些音译地名,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容,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及其语言互相接触、互相交融的结果,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现在流行于新疆的汉语,从历史发展、民族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审视,指出新疆汉语具有方言层次参差错综、北京官话分布广阔、回汉群众语言有别、多种民族语言杂处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贵州自古以来便以土著民族居多,汉族人民是从内地迁徙而来,诸多的移民史材料证日月明清时期确大量的江南及江西等地的汉族移民进入黔中,从而也为黔中汉语方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黔中汉语方言的独特显现.“屯堡话”与明代移民的江南籍贯成分密不可分,而清代移民来源地的庞杂,又对明代移民官话有较大影响。作为维系明清时期移民交际的纽带,需要采用通行地域最广的语言才行,而这种语言很有可能便是在明代共同语及口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