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写作教学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写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这一宗旨。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的表述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其根本原因是教师让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教学中不要把学生限制在单一的读书学习上,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积累生活中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写作中不仅言之有物,而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一本无言的"大书",也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真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基础上,反映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性。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小学作文及其教学的基础要植根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读"好生活"无言书",抒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作文摆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就是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更是如此,写作的目的应为生活服务,写作内容应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新课标”有关作文方面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当他们写起作文来却眉头紧锁、无从下笔。我们写作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他们对"作文"二字的神秘感,能够用心地去感知生活,享受生活,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6.
车立红 《考试周刊》2013,(73):49-4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的写作有这样的论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说明了小学生活作文写什么内容。总的来说就是写生活,写熟悉的人、事、景、物,特别强调要说真话,表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小学作文教学应侧重于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一语道破了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以生活为本源,方可表达真情实感。据此,在作文教学中,我运用新理念指导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将少先队的体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作文教学互相整合,并以学生写的体验小练笔为切入口,进行了小小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感." <小学语文新课标>这段话既强调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对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易于动笔.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呢?我想,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这是一道难题:因为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教师上课时是如何投入,直至讲得嗓子发哑,可是临到学生动笔写作时,大多数学生还是觉得不知怎样下笔.即便是写了,也是不知所云.真正能够按照作文要求写作的,是少之又少.如何改进作文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0.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一些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思绪:"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相似文献   

11.
如果把文章比作鲜花,那么生活就是培植鲜花的泥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小学作文教学应关注生活与作文的联系。一、记录生活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从激发学生的情趣入手,让学生自主表达生活,成为改革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最具综合性的一项教学工作。由于各种因素,对于不少学生来讲作文总成为"无米之炊"。有些老师和家长过于注重考试技巧和能力,学生少有时间和机会去阅读,学生缺少生活积累,学生缺少写作的兴趣,学生作文当然不会有真情实感,不会写出好的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在《写作什么》一文中指出,"写作材料应以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最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应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关于怎样教作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地改进作文教学,彻底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以应试作文为主的为了练习作文而作文的传统做法。一.走进生活,丰富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生活和积累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相连。叶圣陶在《儿童例  相似文献   

17.
写作教学应确立正确的理念和明确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基本的认识和要求,即写作教学应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人生,要开阔写作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课程标准中的写作教学目标反映了学生写作应当追求的境界,即真实作文、个性作文、创意作文、独立作文。据此进行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示学生考虑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及提高学生独立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周荣海 《教育》2013,(12):58-59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是的,生活如泉水丰足而不干涸,文章才能像溪水般潺潺而流,生活就是文章的源泉。因而,学生的习作要鲜活、饱满且有生活气息,写作内容必须是真实感情体悟。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感受生活、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而,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自由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