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认为邓小平理论的起点范畴是“人民需要” ,主体范畴是“发展生产力” ,终点范畴是“共同富裕” ,邓小平理论正是以这三个主要范畴为框架构成的严密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哲学思想的三个内核是:解放思想论,生产力论、人民主体论。解放思想论既是逻辑起点。也是历史起点;生产力论体现出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要求;人民主体论既是逻辑终结,也是历史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人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并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人民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生命力的东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关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不同观点,即“思想”起点论、“生产力”起点论、“本质”起点论,这三方观点都各存缺胳,不能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初级阶段”论则充分具备作为科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的相关特性,应该是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真理标准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也是全国人民高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胜利前进的20年,真理标准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形成和确立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基础。本就如何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6.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目前有两种认识,一种观点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一种观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从逻辑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本质论”不宜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初级阶段论”才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帅国文博士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不宜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应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观点进行讨论,由此进一步阐明笔者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逻辑起点”范畴为立论依据,分析了学界关于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的几种不同观点,指出它们的不足;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范畴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的合理性;勾画了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的地位、价值和力量在于它的人民性。邓小平理论是为人民服务的理论;是来源和升华于人民伟大实践的理论;是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的地位、价值和力量在于它的人民性。邓小平理论是为人民服务的理论;是来源和升华于人民伟大实践的理论;是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人生价值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内容主要包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等。邓小平人生价值理论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为新形势下人们如何确立并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提供了思想认识与实践的武器。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青年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对邓小平青年观进行全面、概括论述的少数著述之一。相信文中论及的邓小平关于青年及青年工作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青年工作,尤其是对青年的培养和使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拨乱反正的尝试,完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开创。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发展都贯穿着邓小平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学习邓小平理论,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使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达到主观和客观的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阐述了邓演达提出的“我们的使命是代表民众谋利益”的光辉思想, 并科学地深刻地分析了这一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作者认为, 这一思想的提出, 是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标志; 他一生为革命英勇而献身的实践活动, 是他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崇高理想的具体体现。据此, 作者推翻了长期以来学术界确认邓演达是一位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结论, 认为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众谋利益奋斗终生的伟大的、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  相似文献   

15.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一个轴心。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现实的科学发展观,是引导中国社会主义走出挫折困扰,形成中国特色并迈向兴旺发达的保障,其根本特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的发展观是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开放性与包容性相统一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提出的“猫论”是一种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认识论,它体现了求真认识和价值认识的统一,为我们观察、研究事物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它是邓小平认识论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于邓小平,起作用的是中国文化的实践理性、实事求是精神;邓小平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原理的高度看待实事求是的,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的新哲学世界观;邓小平实事求是哲学是包含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科学观、主体论、发展观、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等方面思想的哲学理论体系;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中深藏着邓小平的哲学智慧。遍观当代中国各种哲学理论,只有邓小平实事求是哲学才是成功地反思、表征、指导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哲学理论;邓小平理论能够整合、统领当代中国多元文化;邓小平实事求是哲学将代表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竞争中夺取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与法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邓小平理论的改革观、富民观、法治观是对法家尚变思想、民本思想、法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 ,邓小平同志一生的所作所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上 ,人民性是他思想体系的价值取向 ,人民性是邓小平理论的最根本属性。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哲学基础 ,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各个方面的灵魂。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哲学 ,是在深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基础上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社会 ,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果。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在于 :它是当代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